稅惠助力春耕生產
時下正值春耕備耕、春管春護的重要時期,田園沃土一派農(nong) 忙景象。連日來,重慶稅務係統助農(nong) 服務隊、駐村第一書(shu) 記、工作隊隊員等走進田間地頭,講解助農(nong) 稅費優(you) 惠政策,幫助村民修繕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聯合農(nong) 委等部門開展農(nong) 業(ye) 技術培訓,助力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有序開展。
稅惠紅利精準達 涉農(nong) 企業(ye) 科技“搶春”忙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支撐。近年來,重慶大力提升農(nong) 機化生產(chan) 水平,為(wei) 春耕按下“快進鍵”。近期,重慶稅務部門積極走訪涉農(nong) 企業(ye) ,宣傳(chuan) 講解批發零售農(nong) 機免征增值稅、農(nong) 業(ye) 項目減免企業(ye) 所得稅等稅費優(you) 惠政策,幫助企業(ye) 改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條件,提升春耕春管質效。
3月6日,在重慶雪鼎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的(以下簡稱“雪鼎農(nong) 業(ye) ”)綠色種植基地,工人們(men) 搶抓天氣轉暖的有利時機,開展玉米、番茄、辣椒等作物的育苗。重慶市沙坪壩區稅務人員前來了解經營情況,送上涉農(nong) 稅費優(you) 惠政策指引,輔導發票開具等事宜。
“我們(men) 在沙坪壩區中梁鎮自建種植基地380餘(yu) 畝(mu) ,合作基地近3000畝(mu) 。基地安裝了環境檢測、氣象預警、遠程智能噴灌係統等智能設備,減少極端天氣對作物的影響。”雪鼎農(nong) 業(ye) 負責人李偉(wei) 介紹,這些智能設備需要一次性投入50萬(wan) 元,每3年就得更新換代,軟件維護費用每年15萬(wan) 元。2023年公司享受銷售自產(chan) 農(nong) 產(chan) 品免征增值稅、農(nong) 業(ye) 項目免征企業(ye) 所得稅等稅收優(you) 惠超128萬(wan) 元,讓公司有更充足的資金投入智能設備中。目前,公司正加快構建集智慧種養(yang) 、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冷鏈管理、生鮮配送、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培訓、數字農(nong) 業(ye) 場景應用於(yu) 一體(ti) 的發展模式。
根據重慶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委消息,今年重慶預計投入106萬(wan) 台(套)農(nong) 機具,助力春耕生產(chan) 有序開展,全力打好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第一仗”。今年春節以來,重慶稅務部門針對涉農(nong) 企業(ye) ,精準推送稅費優(you) 惠政策,依托網格化服務,一對一解決(jue) 涉農(nong) 企業(ye) 稅費疑難問題,助力其提升農(nong) 機化水平。數據顯示,2023年,重慶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540億(yi) 元。
近期,在重慶市銅梁區各鄉(xiang) 鎮的田間地頭,收割機、無人播種植保機、旋耕機等“網約農(nong) 機”正緊鑼密鼓地耕地、插秧、施肥。看著田間正在作業(ye) 的旋耕機,銅梁區太平鎮坪漆村村民周光民說:“借助網約農(nong) 機很方便,旋耕機加上人工每畝(mu) 還不到100元,翻耕速度快,費用比自己用小型手扶式旋耕機還低。”
重慶龍瓖供銷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瓖公司”)負責人汪林介紹,今年春耕期間,銅梁區率先在全市推出農(nong) 用機械網約共享服務,公司對全區重點農(nong) 機登記入網,統一調配農(nong) 機資源,在手機下單就能調配農(nong) 機手駕駛農(nong) 機到田間作業(ye) 。
“我們(men) 對購買(mai) 農(nong) 機可享受哪些稅惠政策有點吃不準,稅務人員很快就上門講政策,提醒注意事項。”汪林表示,2023年以來,公司累計享受農(nong) 業(ye) 項目免征企業(ye) 所得稅等稅收優(you) 惠12萬(wan) 元。公司把這些資金用於(yu) 購進農(nong) 機設備和升級聯網係統,提升網約農(nong) 機春耕作業(ye) 能力。
駐村稅務人齊上陣 田間地頭忙春耕
春耕季,在田地裏忙碌的不止涉農(nong) 企業(ye) 和村民,還有駐村第一書(shu) 記和工作隊的隊員們(men) 。近期,重慶稅務係統上百名駐村第一書(shu) 記和工作隊員結合所在村社實際,通過“農(nong) 民夜校”、入戶指導等方式送技上門,協調解決(jue) 種子、有機肥、農(nong) 膜等農(nong) 資方麵的實際困難,和村民一起勞作,助力做好春耕備耕。
“苗床行距25厘米,溝深25厘米,每隔3厘米左右擺放1根插條,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部分插入土內(nei) ,上端露出5—8厘米,再壓實、澆水。”近日,在重慶市秀山縣鍾靈鎮雲(yun) 隘村“農(nong) 民夜校”現場,擔任該村第一書(shu) 記9年的秀山縣稅務局幹部陳夕才,向村民講解山銀花種植技術。
“去年因為(wei) 極寒天氣,影響了扡插的山銀花成活率,眼看就要進行新一輪扡插,大家心裏有點沒底。”雲(yun) 隘村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陳旭介紹,了解到這一情況後,陳夕才谘詢了縣農(nong) 委專(zhuan) 家,又在網上自學山銀花扡插育苗知識,依托村裏的“農(nong) 民夜校”,普及種植技術,盡力解答村民們(men) 技術上的疑難。
目前,雲(yun) 隘村山銀花種植規模相較去年增加了800多畝(mu) ,種植麵積已達3200畝(mu) ,扡插育苗工作已經完成了60%。“春耕播種打好了基礎,我們(men) 對今年的豐(feng) 收信心滿滿。”陳旭表示。
聚焦春耕期間涉農(nong) 企業(ye) 和農(nong) 戶遇到資金、設備、用工、用電、用水等方麵問題,重慶稅務係統駐村第一書(shu) 記和工作隊員們(men) 與(yu) 當地村支兩(liang) 委一起,協調相關(guan) 部門積極解決(jue) ,確保不誤農(nong) 時、不誤農(nong) 事。
“苗好七分收,種植辣椒,育好苗是關(guan) 鍵。眼下,正是辣椒育苗的關(guan) 鍵時期,但是我們(men) 的育苗大棚配電設施不健全,影響了春耕進度。”近日,梁平區稅務局派駐雲(yun) 龍鎮人民村第一書(shu) 記胡鵬走訪重慶聚椒源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呂尚奇說出了公司的困難。
了解到這一情況,胡鵬第一時間向區供電部門和鎮上相關(guan) 部門反映公司用電需求,在多部門協調下,幫助公司順利簽訂高壓新裝合同,完成供電設施改造,保障了春耕育苗進度。“解決(jue) 了用電問題,公司春耕播種進展順利,目前已種植辣椒130餘(yu) 畝(mu) ,預計年產(chan) 值突破100萬(wan) 元。”呂尚奇說。
截至目前,重慶稅務係統已選派142名稅務人奔赴100個(ge) 村,擔任駐村第一書(shu) 記和駐村工作隊隊員,持續幫扶4500餘(yu) 戶、14900餘(yu) 人增收致富,為(wei)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稅動力”。
重慶市稅務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聚焦涉農(nong) 經營主體(ti) 及農(nong) 戶需求,精準高效落實惠農(nong) 稅費政策,持續優(you) 化納稅服務舉(ju) 措,為(wei) 農(nong) 戶辦好實事、解好難題,積極助力全麵鄉(xiang) 村振興(xing) 。(趙君海)
來源:重慶市稅務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