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風轉變促工作落實(金台潮聲)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帶頭走好新時代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糾治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頑瘴痼疾,切實為(wei) 基層減負,以作風轉變促工作落實。”
落實工作,必須有好的作風。理論聯係實際、密切聯係群眾(zhong) 、艱苦奮鬥、求真務實……把好作風樹立和發揚起來,工作就能落地有聲、凝聚人心。反之,如果不良風氣滋生蔓延,就可能出現以形式代替落實、以文件落實文件等問題,其結果是浪費資源、延誤工作、疏遠群眾(zhong)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從(cong) 遏製“舌尖上的浪費”、刹住“車輪上的腐敗”、整治“會(hui) 所中的歪風”,到持續整治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深化拓展基層減負成果……各地各部門以釘釘子精神糾治“四風”,持續加固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堤壩。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men) 黨(dang) 刹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刹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以作風建設新氣象贏得人民群眾(zhong) 信任擁護。
曆史和現實表明,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發展到什麽(me) 階段,黨(dang) 的作風建設就要推進到什麽(me) 階段。風險越大、挑戰越多、任務越重,越要以好的作風振奮精神、激發鬥誌、樹立形象、贏得民心,促進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抓作風必須強黨(dang) 性。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dang) 性問題,“四風”問題的思想根源或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或是官本位思想嚴(yan) 重、權力觀扭曲。糾“四風”樹新風,也要在思想根源上著力,在強化黨(dang) 性修養(yang) 上下功夫。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不僅(jin) 包含著黨(dang) 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也貫穿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政治品格、價(jia) 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風操守的要求。黨(dang) 員、幹部要堅持不懈用這一思想凝心鑄魂,不斷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節儉(jian) 樸素、謙遜低調,堅決(jue) 反對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堅決(jue) 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wei) ,永葆共產(chan) 黨(dang) 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注重常態長效,是我們(men) 抓作風建設的寶貴經驗。作風問題最容易反彈,作風建設必須常抓不懈。要把握作風建設地區性、行業(ye) 性、階段性特點,抓住普遍發生、反複出現的問題深化整治,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做好完善機製、建章立製的工作,讓製度“帶電”、禁令生威,管住根本、管住長遠。
糾樹並舉(ju) ,涵養(yang) 新風。祛邪必須扶正,激濁方能揚清。要做好教育引導、激勵保障,涵養(yang) 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激發共產(chan) 黨(dang) 員崇高理想追求,注重家庭家教家風。走好新時代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提高做群眾(zhong) 工作的本領,厚植為(wei) 民情懷,矢誌為(wei) 民造福,始終站穩人民立場、樹牢群眾(zhong) 觀點,自覺把為(wei) 民造福作為(wei) 最大政績,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辦好民生實事。
黨(dang) 的作風是黨(dang) 的形象,是觀察黨(dang) 群幹群關(guan) 係、人心向背的晴雨表。新征程上,隻要我們(men) 以釘釘子精神繼續打好作風建設攻堅戰、持久戰,狠刹歪風邪氣、涵養(yang) 新風正氣,定能讓黨(dang) 心民心更加凝聚,以作風的持續向好轉變,抓好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和各項任務的貫徹落實,從(cong) 而更好推動發展、造福人民。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12日 19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