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部城市群國土空間專項規劃》發布
日前,《山西中部城市群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即《山西中部城市群國土空間專(zhuan) 項規劃》,以下簡稱“本規劃”)發布。本規劃包括山西省將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共建中心崛起、五市聯動的城鎮網絡,共建創新驅動、分工協作的產(chan) 業(ye) 空間,共塑文旅融合、宜居宜遊的人文家園,共營綠色美麗(li) 、共保共治的生態空間,共建內(nei) 聯外通、共建共享的基礎設施體(ti) 係,規劃實施保障等內(nei) 容。本規劃範圍覆蓋太原、晉中、忻州、呂梁、陽泉五市全域,期限為(wei) 2021年—2035年,規劃基期年為(wei) 2020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
本規劃明確山西中部城市群國土空間戰略定位為(wei) :中部地區爭(zheng) 先崛起重要增長極、京津冀和雄安新區服務保障區、山西高質量發展先行示範區、國際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
本規劃要求共建中心崛起、五市聯動的城鎮網絡。支持太原建成“創新高地、產(chan) 業(ye) 高地、人才高地、開放高地”的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建成區域消費中心、會(hui) 展中心以及重要文化旅遊目的地,支撐涵蓋太原、榆次、太穀、忻府的太原都市區一體(ti) 化發展。強化太原作為(wei) 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引領帶動忻州與(yu) 太原、雄安新區相向發展,強化板塊之間互助合作、資源流動、交流創新和共同發展,建成全國知名的新材料產(chan) 業(ye) 集群基地和世界級旅遊康養(yang) 目的地、國家級承接京津冀產(chan) 業(ye) 轉移示範區、山西省融入京津冀和服務保障雄安新區的重要走廊。在太行山區聚焦推進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示範,重點打造陽盂平城鎮組群,建設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建成京津冀地區乃至華北平原的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yang) 地、山西中部城市群東(dong) 部生態屏障。按照“一核兩(liang) 區四軸多組團”的國土開發格局,結合城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主體(ti) 功能區定位,順應人口和產(chan) 業(ye) 向經濟優(you) 勢區域集中的客觀規律,推進中部城市群人口一體(ti) 化管理,引導人口合理集聚,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圍繞“一核兩(liang) 區四軸多組團”開發格局,結合重要交通通道、公共交通樞紐,強化高等院校、三甲醫院、文化體(ti) 育設施等公共服務資源供給。
據了解,近期我省將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對項目生成和布局的引導機製,設立五個(ge) 地市的國土空間專(zhuan) 項規劃重點項目庫。將規劃予以重點實施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工程、重大能源發展工程、重大水安全保障工程、其他需要城市群統籌的項目納入城市群重點項目庫。(記者李全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