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好春光 三晉農事忙
春耕如詩,大地如畫。農(nong) 民在田間搶抓農(nong) 時,辛勤勞作;農(nong) 資企業(ye) 開足馬力,抓緊生產(chan) ;農(nong) 技人員進村入戶,送技下鄉(xiang) ……隨著氣溫漸漸回暖,我省春耕春管工作從(cong) 南到北陸續展開,田疇沃野呈現出一派人勤春早的忙碌圖景。不負好春光,三晉農(nong) 事忙。
動手早 準備足
3月中旬的陽高縣,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滿載牛羊糞的三輪車不時出現在車流當中,緩緩前進。在農(nong) 機站的大院裏,旋耕機、播種機等農(nong) 機整齊有序地排列著。尿素、複合肥、除草劑……一車車農(nong) 資正運往各分銷店售賣。 在一塊塊規整的土地當中,一堆堆農(nong) 家肥點綴其中。許多農(nong) 民正在清理去年殘留在地裏的秸稈,為(wei) 今年的耕作做著準備。
談起今年的打算和願景,正在地裏忙碌的趙德貴老漢說:“我今年打算再承包上五畝(mu) 土地種玉米,現在種地更容易了,從(cong) 播種到施肥再到秋收,基本上都是機械化了。唯一擔心的就是糧食收購價(jia) 情況有變化,希望今年糧食產(chan) 量能提高,收購價(jia) 格變化不要太大。”
“抓好春耕備耕工作是確保全年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的關(guan) 鍵,也是扛實糧食安全生產(chan) 責任的重要舉(ju) 措,我們(men) 農(nong) 業(ye) 部門高度重視,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動,以務實有效的舉(ju) 措推進春耕備耕工作,為(wei) 服務‘三農(nong) ’保駕護航。”陽高縣農(nong) 業(ye) 綜合行政執法隊負責人康軍(jun) 在談到春耕備耕工作時表示。
今年春耕備耕期間,大同市持續推進撂荒地摸排整治工作,積極開展農(nong) 業(ye) 托管、代耕代種等社會(hui) 化服務,充分利用偏遠地、山坡地,努力擴大種植麵積,確保能種盡種、種足種滿。
除此之外,各級農(nong) 業(ye) 部門密切關(guan) 注農(nong) 資價(jia) 格,積極開展化肥、種子、地膜、農(nong) 藥等農(nong) 資儲(chu) 備工作,全市9家農(nong) 資生產(chan) 企業(ye) 加緊生產(chan) 保障供應,112家農(nong) 資經營門店積極進貨備貨。大同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農(nong) 機方麵,計劃投入春季生產(chan) 農(nong) 機具3.1萬(wan) 台。春耕備耕期間計劃檢修農(nong) 機具2.6萬(wan) 台,目前已檢修農(nong) 機具0.635萬(wan) 台,占計劃的24.42%。”
另外,大同市全麵落實國家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通過10萬(wan) 畝(mu) “噸糧田”示範創建,整建製推進陽高、渾源玉米單產(chan) 提升,以及有機旱作生產(chan) 基地等項目建設,大麵積提升糧食單產(chan) 。
今年,大同市將發展有機旱作農(nong) 業(ye) 節水滴灌80萬(wan) 畝(mu) ,依托已建成的高標準農(nong) 田和灌溉基地,全麵推廣膜下滴灌、淺埋滴灌、水肥一體(ti) 化等有機旱作高效節水集成技術,帶動全市糧食總產(chan) 達到26.1億(yi) 斤以上。(彭國強)
新技術 應用廣
早春的忻州,春意盎然,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耕畫卷徐徐展開。 在定襄縣季莊鎮邱村的智能溫室大棚裏,劉文治和種植技術員鞏旭明正忙碌而有序地工作著。
“今年的辣椒苗一定會(hui) 長得不錯。”劉文治一邊操作著鋪種機一邊說。
鞏旭明點頭附和道:“是啊,多虧(kui) 這種編繩種植技術,既節省了大量人工,還能確保每株辣椒苗都得到充足的營養(yang) 和空間,生長得更加健壯。”
說話間,他們(men) 走到一排排整齊劃一的種繩前。這些種繩由可降解的土豆澱粉製成,上麵均勻地編織著辣椒種子。
“是啊,現在我們(men) 隻需要將這些種繩埋入地下,就可以等待辣椒苗長出來了。真是省時省力又省心。”劉文治輕輕捧起一根種繩,仔細觀察著上麵的種子,回應道。
兩(liang) 人說著,便開始了埋種繩。他們(men) 小心翼翼地將種繩順著地壟埋入土中,確保每根種繩都保持適當的間距。
“春季辣椒育苗需要50—70天,5月初就可進行售賣和移栽定植。我們(men) 今年預計可育苗300萬(wan) 株,為(wei) 約500畝(mu) 的土地提供苗源保障。”邱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於(yu) 豔軍(jun) 介紹說,“辣椒育苗銷售結束後,大棚將倒茬種植西紅柿,讓智能溫室大棚實現一年一季生產(chan) 向一年多季生產(chan) 、一季增收向四季增收的轉變,讓智能溫室大棚的效益最大化。”
在河曲縣移民村集貿市場,山西振興(xing) 農(nong) 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有機肥料攤位前人頭攢動。村民們(men) 紛紛前來谘詢新型有機肥料,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為(wei) 他們(men) 解答疑問。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men) 生產(chan) 的有機肥經過嚴(yan) 格篩選和科學配比,具有顯著的改善土壤結構、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品質的效果。在春耕備耕的關(guan) 鍵時刻,他們(men) 將全力以赴為(wei) 農(nong) 民提供優(you) 質肥料,助力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豐(feng) 收和農(nong) 民生活的改善。
今年,忻州市多措並舉(ju) 抓擴種、抓單產(chan) ,探索開發鹽堿地、複耕撂荒地,挖潛擴麵種植大豆,確保大豆播種麵積穩定在25萬(wan) 畝(mu) 以上;建立單產(chan) 提升示範片,在忻定盆地打造玉米“噸糧田”12萬(wan) 畝(mu) ;落實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實際糧油種植一次性補貼、農(nong) 機具購置補貼、市級“1+5”獎補政策等強農(nong) 惠農(nong) 政策,及早摸底、及時兌(dui) 付,充分調動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鄭娜 郭婧蕾)
優(you) 服務 強保障
暖風輕拂啟春忙,風光無限照田疇。近日,一輛輛農(nong) 具車穿梭在黎城縣黎侯鎮岩井村田間地頭,黎城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趁著天氣晴好,把一車車化肥送到了老鄉(xiang) 家的地邊兒(er) 上,方便大家夥(huo) 兒(er) 春耕備耕。 這是今年黎城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開展的農(nong) 資配送服務隊進村入戶送農(nong) 資服務。農(nong) 資儲(chu) 備是春耕備耕的重要一環,直接關(guan) 係到糧食安全和農(nong) 民切身利益。連日來,黎城縣迎來農(nong) 資銷售旺季,各類春耕所需的化肥庫存充足。
站在自家地頭,岩井村村民李金平滿臉都是笑意:“現在農(nong) 資服務越來越好了,化肥能及時送到我們(men) 手中。”他一邊搬著化肥,一邊向記者介紹,“去年就是用的這個(ge) 化肥,效果特別好,今年我還來買(mai) ,準備春播時用。”
一開春,黎城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就積極組織配送服務隊給各鎮各村送化肥,充分發揮農(nong) 資供應主渠道作用,全力保障農(nong) 資化肥保供穩價(jia) 。在黎侯鎮記者看到,需要購買(mai) 化肥的農(nong) 戶在聽到化肥送到村裏的廣播後,紛紛來到各自的村委會(hui) 領取肥料。
記者在黎城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了解到,目前,全縣農(nong) 資化肥儲(chu) 備量充足,供銷社縣城總公司庫存達2000多噸,轄區各鎮8個(ge) 銷售網點庫存1000多噸。豐(feng) 喜、晶龍等品牌化肥廣受歡迎,農(nong) 戶多以電話訂購等方式進行購買(mai) ,既方便又快捷。
“我們(men) 成立了農(nong) 資保供工作專(zhuan) 班,強化指導調度,早規劃、早部署,發揮農(nong) 資供應主力軍(jun) 、主渠道作用,從(cong) 春節前後已經開始陸續將農(nong) 資配送至鄉(xiang) 鎮各基層網點。”黎城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副主任王文娟介紹,“縣級總公司分成三支農(nong) 資服務隊伍分區域下鄉(xiang) 開展農(nong) 資配送服務,在農(nong) 資儲(chu) 備、價(jia) 格維穩、農(nong) 資打假和優(you) 質服務等方麵齊發力,保障2024年春耕生產(chan) 有序進行。”
近年來,黎城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通過聚集整合係統優(you) 勢資源,打造5個(ge) 惠農(nong) 服務中心,免費指導農(nong) 戶科學施肥、合理用藥,讓農(nong) 民買(mai) 得放心、用得安心,為(wei) 全縣春耕生產(chan) 農(nong) 資供應提供有力保障。王文娟說:“一年之計在於(yu) 春,春耕生產(chan) 正當時。下一步,黎城縣供銷社將繼續加大助農(nong) 惠農(nong) 力度,通過提供更多的優(you) 質服務和技術支持,助力農(nong) 戶提高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水平,實現增收致富。”(李楠 黛寧 婧楠)
農(nong) 機具 銷售旺
“這台機械功率強、馬力大,輕便好操作,性價(jia) 比高。”3月16日一大早,在祁縣老權農(nong) 機有限公司,播種機、收割機、旋耕機等一台台嶄新的農(nong) 機具整齊停放在院內(nei) ,公司總經理馬麗(li) 兵正向購買(mai) 農(nong) 機具的農(nong) 戶介紹著設備的功能和價(jia) 格。 人勤春來早,農(nong) 忙正當時。隨著氣溫逐漸回暖,春耕備耕工作也拉開序幕。為(wei) 全力打好今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第一仗”,祁縣不少農(nong) 戶提早來到農(nong) 機市場購買(mai) 農(nong) 機具,農(nong) 機經銷商也根據客戶需求,備足機具,下好“先手棋”,為(wei) 春耕生產(chan) 保駕護航。
“剛過完年公司裏就熱鬧了,特別是一些智能農(nong) 具很暢銷,現在我們(men) 儲(chu) 備了大中小型農(nong) 機100餘(yu) 台,從(cong) 春播到秋收,機器款式應有盡有,開春以來已經賣出幾十台了,按往年的情況,農(nong) 機銷售旺季能持續到4月中旬左右。”馬麗(li) 兵介紹,圍繞今年春耕備耕農(nong) 機化生產(chan) 的需要,公司開展了新機具、新裝備推介展銷演示會(hui) ,大力推廣銷售智能、綠色、先進的農(nong) 機裝備,全力做好新一年春耕備耕機具保障。同時,技術人員還加緊為(wei) 農(nong) 戶普及農(nong) 機安全知識及農(nong) 機維修保養(yang) 技術,保證農(nong) 戶能正常安全使用,保證春耕備耕的生產(chan) 安全。
“這台拖拉機帶有自動導航,可以根據地塊設定自動作業(ye) 路線,在大地塊作業(ye) 更‘筆直’,比老農(nong) 機手人工操作更精準,關(guan) 鍵是可以24小時連續作業(ye) 。”馬麗(li) 兵邊說邊操作著一款安裝了自動導航輔助駕駛作業(ye) 係統的雷沃大馬力拖拉機。
“哎呀,真是太神奇了,我得好好研究研究!”王豪是北左村的種地“老把式”,也是玩農(nong) 機的一把好手。去年他剛買(mai) 了一台濰柴雷沃小型拖拉機,今年他又早早來到市場,了解最新上市的農(nong) 機具,“以前的老式拖拉機一天耕50畝(mu) 地累得夠嗆,如今,智慧農(nong) 機田間自走,耙地、平地、起壟、施肥等作業(ye) 能自動控製完成,一點都不費勁。選好農(nong) 機備春耕,今年的收成還能往上躥一躥。”話音剛落,王豪便迫不及待地爬上了機器。
農(nong) 機的普及和應用,不僅(jin) 提高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還降低了農(nong) 民的勞動強度。祁縣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中心嚴(yan) 格落實農(nong) 機購置補貼政策,大力推廣農(nong) 機化新技術新水平,農(nong) 民選購農(nong) 機積極性增強。
“為(wei) 有效保證春耕農(nong) 機物資供應,全縣3家大型農(nong) 機經銷企業(ye) 、3家微耕機經銷企業(ye) 及農(nong) 機合作組織和農(nong) 機維修網點、配件門市部積極準備貨源的同時,還為(wei) 新農(nong) 機具做好檢修升級、保養(yang) 調試,為(wei) 實現農(nong) 業(ye) 增產(chan) 增收開好頭、起好步。”祁縣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正在結合省、市春耕備耕工作安排,對全縣的農(nong) 機維修網點、農(nong) 機經銷網點、農(nong) 機合作社、農(nong) 機大戶進行入村入戶入社入點的工作督促指導檢查,確保農(nong) 機具以良好的技術狀態投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確保春耕備耕有序進行。(記者張謙)
無人機 挑大梁
春回大地農(nong) 事忙,一幅幅“科技春耕圖”在河東(dong) 廣袤田野鋪展開來。
為(wei) 全力打好今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第一仗”,連日來,運城市鹽湖區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中心積極行動,對農(nong) 機春耕備耕工作早準備、早部署,備齊農(nong) 機力量,提前開展農(nong) 機技術指導,幫助農(nong) 機合作社保養(yang) 、調試和檢修農(nong) 機具,穩步推進春耕備耕工作。
在鹽湖區福運農(nong) 機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記者看到,鹽湖區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中心技術人員正在為(wei) 社員和農(nong) 戶進行農(nong) 機作業(ye) 培訓,講解農(nong) 機具操作使用、保養(yang) 維修和安全生產(chan) 等方麵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同時,技術人員還緊鑼密鼓地指導合作社抓緊時間檢修、調試、保養(yang) 各類農(nong) 機具,確保農(nong) 業(ye) 機械保持良好技術性能,以最好的狀態服務春耕生產(chan) 。
走進鹽湖區姚孟街道陶上村的小麥田,今年的備耕工作已經開始,植保無人機操作手在鹽湖區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中心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按照管護要求進行除草劑調配,並開展除草作業(ye) 。隨著螺旋槳的一陣嗡鳴,兩(liang) 架無人機迅速升空,一團白色霧雨隨即噴出,無人機向前推進,田裏的麥苗隨氣浪搖曳,盡情享受著“藥浴”,半小時不到,20餘(yu) 畝(mu) 麥田便完成了除草作業(ye) 。
“這是用無人機為(wei) 小麥除草。相比傳(chuan) 統的人工打藥,無人機噴灑農(nong) 藥的效率相當於(yu) 人力的30倍。這麽(me) 大一塊地十個(ge) 人最少得幹兩(liang) 天,用咱們(men) 的無人機一會(hui) 兒(er) 就幹完了。”植保無人機操作手徐銳告訴記者,根據鹽湖區的春耕預計麵積,今年該區27家農(nong) 機合作社預計投入3700台件各類農(nong) 業(ye) 機械,目前已檢修完成2000台件,培訓1000人次,確保春耕生產(chan) 順利進行。
春耕期間,鹽湖區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中心還將圍繞購機補貼、農(nong) 機科技服務、農(nong) 機安全生產(chan) 等重點工作,不間斷地為(wei) 合作社和農(nong) 戶開展技術培訓和生產(chan) 指導,讓更多農(nong) 機新技術、新機具投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使農(nong) 機裝備成為(wei) 春耕生產(chan) 的主力軍(jun) ,為(wei) 今年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開好局、起好步提供農(nong) 機支撐。“鹽湖區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中心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大力推廣農(nong) 機新技術、新裝備,加強農(nong) 機社會(hui) 化服務體(ti) 係建設,進一步提升農(nong) 機服務水平,切實增強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建設,為(wei) 全年糧食安全作出農(nong) 機貢獻。”鹽湖區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中心主任常躍格說。(周明飛 劉凱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