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京津創新成果加快在河北落地生“金”

發布時間:2024-03-22 09:24:00來源: 河北日報

  原標題:京津創新成果加快在河北落地生“金”

  2023年,河北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達810.1億(yi) 元,同比增長101%

  河北省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810.1億(yi) 元,同比增長101%,這是過去一年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轉化的成績單。

  “這張成績單來之不易。”省科技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2023年,河北深入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ti) ,推動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轉化,河北省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800億(yi) 元,其中,吸納北京技術合同額597.1億(yi) 元,吸納天津技術合同額213億(yi) 元。

  河北春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與(yu) 華信潤邦(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技術轉讓、開發合同,共同研發粉塵綜合防治技術及成套裝備,已創造經濟效益500多萬(wan) 元;

  承德新新釩鈦儲(chu) 能科技有限公司與(yu) 清華大學簽訂技術開發合同,將共同研製應用於(yu) 全釩液流電池的二代質子膜,打破質子膜的高工藝技術壁壘;

  …………

  “企業(ye) 是河北省吸納京津技術的主要載體(ti) ,企業(ye) 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793.7億(yi) 元,占比97.98%。”省科技廳科技獎勵與(yu) 成果轉化處處長楊玲介紹,大型企業(ye) 表現尤為(wei) 突出,成交額556.8億(yi) 元,占全省的68.7%。

  從(cong) 產(chan) 業(ye) 領域分布來看,河北省吸納的京津技術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設與(yu) 社會(hui) 發展、現代交通、新能源與(yu) 高效節能、先進製造等重點領域,占比81.3%。

  記者注意到,先進製造、新能源與(yu) 高效節能領域吸納京津合同成交額分別為(wei) 54.6億(yi) 元和145.1億(yi) 元,同比增長1.9倍和1.2倍,均高於(yu) 平均增速;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吸納京津合同數量最多,共1945項。

  “來自這些領域的京津先進技術成果,將為(wei) 提升河北省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構築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新支柱注入強勁活力。”楊玲介紹。

  近日,走進位於(yu) 滄州高新區的海派特膜科技(河北)有限公司,電路控製、焊接、模具加工……智能化膜裝備生產(chan) 車間裏,20多名工人分工協作,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去年,我們(men) 引進天津工業(ye) 大學王亮教授團隊的‘智能化與(yu) 模塊化膜裝備’成果並順利實現產(chan) 業(ye) 化,年營業(ye) 收入達1178萬(wan) 元。”海派特膜科技(河北)有限公司負責人方朗介紹,這一“含金量”十足的項目,重點解決(jue) 膜法廢水處理與(yu) 再生資源化過程中物質流、能量流與(yu) 信息流三者間的協同作用與(yu) 調控機製,將有力帶動滄州市膜產(chan) 業(ye) 發展升級。

  如今,包括滄州在內(nei) 的河北·國家京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已成為(wei) 河北省吸納京津技術的重要承接點。

  “去年,河北省聚焦抓政策優(you) 化、抓先行先試、抓路演對接、抓項目布局、抓轉移體(ti) 係,努力把京南示範區建成京津研發、河北轉化的樣板區。”楊玲介紹,2023年,京南示範區“五市一區”吸納京津技術合同3526項,占全省比重為(wei) 64.9%,連續兩(liang) 年占比在六成以上。

  此外,從(cong) 統計數據分析,綜合實力強的地區對京津技術更具吸引力。

  作為(wei) 國家創新型城市,石家莊市和唐山市在創新型河北建設中好比“領頭雁”。2023年,兩(liang) 地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267億(yi) 元,占全省總量的三成以上。

  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實現翻倍增長,河北下了哪些功夫?

  “2022年以來,河北省先後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在冀轉移轉化的若幹措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協同推動京津冀高精尖重點產(chan) 業(ye) 發展工作方案(2023年)》,通過政策‘組合拳’,不斷強化區域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協同合作力度,推動區域創新資源優(you) 勢互補和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區域內(nei) 轉化效率和比重。”省科技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記者了解到,2023年,三地共建科技成果轉化網,聯合發布技術交易和優(you) 質成果,建立科技成果供需對接長效機製,開展科技成果對接“直通車”活動51場,征集技術成果信息434項,挖掘企業(ye) 技術需求865項,促成技術合作意向82項。

  “科技紅娘”在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起著關(guan) 鍵作用。

  去年,河北省首次設置技術經紀專(zhuan) 業(ye) 職稱評審,並與(yu) 京津共同舉(ju) 辦三期中級技術經理人培訓班和一期高級技術經理人培訓班,培訓256人,為(wei) 推動京津冀技術經理人與(yu) 區域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能提供了人才支撐。

  為(wei) 新技術、新產(chan) 品提供“試驗場”,促進新技術、新產(chan) 品在河北省首試首用。打造和開放創新應用場景,正成為(wei) 河北創新發展的一張“新名片”。

  “去年,河北省選擇典型產(chan) 業(ye) 、行業(ye) 係統和重點區域先行先試,圍繞機器人產(chan) 業(ye) 、省國資委國有企業(ye) 係統、張家口市氫能產(chan) 業(ye) 、唐山市高端裝備製造及臨(lin) 港產(chan) 業(ye) 等方向,發布47個(ge) 應用場景。特別是麵向京津高水平企業(ye) 、高校,組織100餘(yu) 家單位參與(yu) 對接,促成15項合作,9項已簽訂協議,合同總額8000多萬(wan) 元。”省科技廳相關(guan) 負責人說,今年,河北省將繼續推動創新應用場景共建共享,健全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機製,暢通京津研發、河北轉化通道,讓更多創新資源落地河北。(記者劉榮榮)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