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發展視聽電子產業,河北這樣幹

發布時間:2024-03-22 16:45:00來源: 河北日報

  原標題:發展視聽電子產(chan) 業(ye) ,河北這樣幹

  發展視聽電子產(chan) 業(ye) ,河北這樣幹

  ——《關(guan) 於(yu) 推進視聽電子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解讀

  為(wei) 推動河北省視聽電子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培育數字經濟發展新空間,近日,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等七部門製定《關(guan) 於(yu) 推進視聽電子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視聽電子是音視頻生產(chan) 、呈現和應用相關(guan) 技術、產(chan) 品和服務的總稱,是推動經濟社會(hui) 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載體(ti) 。《實施方案》提出,以技術創新為(wei) 動力,以提升產(chan) 品供給能力為(wei) 重點,以拓展應用場景為(wei) 牽引,強化企業(ye) 引育,推動聚集發展,擴大開放合作,構建特色鮮明、優(you) 勢突出、支撐作用明顯的視聽電子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

  3個(ge) 重點發展方向

  提升產(chan) 品供給能力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和到2030年兩(liang) 個(ge) 階段的發展目標。

  到2025年,全省視聽電子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持續增強,在新型顯示、現代通信、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領域關(guan) 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基礎材料、芯片器件、視聽終端等產(chan) 品供給能力明顯提升。視聽電子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規模超過1000億(yi) 元,在超高清、智慧文旅、智慧商顯等領域形成20個(ge) 以上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應用案例,培育一批視聽電子領域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和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在第三代半導體(ti) 等具備發展潛力的細分領域實現“彎道超車”,構建現代化視聽電子產(chan) 業(ye) 生態。

  到2030年,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智能終端產(chan) 品供給能力大幅提升。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現代通信領域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發展局麵。

  《實施方案》明確了視聽電子產(chan) 業(ye) 3個(ge) 發展重點。

  做強關(guan) 鍵材料器件。《實施方案》提出,麵向新型顯示應用場景需求,提升液晶材料、有機發光材料、彩色光刻膠等基礎材料技術水平,鞏固市場優(you) 勢地位。加快發展驅動芯片、掩膜版等,推進第六代AMOLED(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ti) )柔性麵板及模組生產(chan) 線升級改造,促進產(chan) 能釋放,向長壽命、低功耗方向發展。麵向智能音頻應用場景需求,發展壯大半導體(ti) 材料、電容膜等,為(wei) 音頻終端製造提供有效供給。

  培育視聽電子終端。河北省支持省內(nei) 骨幹企業(ye) 圍繞新興(xing) 市場需求,改進生產(chan) 工藝,提升產(chan) 品品質,培育引進麵向智慧生活的智能終端產(chan) 品、麵向智慧商用顯示的終端以及麵向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器人、無人機的智能終端產(chan) 品。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豐(feng) 富產(chan) 品供給,補齊視聽電子終端發展短板。

  發展智慧視聽係統。《實施方案》提出,鼓勵具備條件的廣播電視播出機構技術係統升級改造,推動前端製播係統在廣播電視領域應用。推進4K超高清演播室和播出平台建設,提升4K超高清音視頻節目製播能力,適時引入8K超高清技術和設備,建設高品質音視頻製播係統。鼓勵學校運用智慧黑板、智能交互投影等視聽產(chan) 品,建設高可靠、低延時、輕量化的智能教育視聽係統。推動智能音視頻采集、網絡和數據安全防護係統在各行業(ye) 應用。麵向目標辨識、行為(wei) 識別、安全巡檢、災害預警等場景,開發集成高精度攝像機、視覺感知算法、音頻分析算法的係統級產(chan) 品和解決(jue) 方案。圍繞智能製造應用需求,開發集成工業(ye) 攝像機、音頻分析算法等智能音視頻采集係統。鼓勵旅遊休閑街區、旅遊度假區、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建設智慧商用顯示係統,培育夜間經濟新業(ye) 態。

  5項主要任務

  加快發展視聽電子產(chan) 業(ye)

  發展目標、重點已定,如何加快發展視聽電子產(chan) 業(ye) ?《實施方案》提出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引育壯大經營主體(ti) 等5項主要任務。

  在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方麵,《實施方案》提出推動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依托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和國家半導體(ti) 器件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柔性顯示技術創新中心等平台載體(ti) ,突破終端係統級芯片(SoC)、無線短距通信芯片等元器件核心技術。謀劃實施一批省級科技研發項目,支持3D內(nei) 容製作引擎等內(nei) 容生產(chan) 和測試工具等視頻技術研發,以及音源定位、聲音模擬等音頻技術產(chan) 品研發。建設高水平研發平台。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鼓勵視聽電子領域優(you) 勢企業(ye) 與(yu) 產(chan) 業(ye) 鏈骨幹企業(ye) 共建創新平台,聯合開展技術攻關(guan) 。支持省內(nei) 企業(ye) 與(yu) 中國科學院等國家大院大所在核心材料和元器件、智能終端領域深入合作,推動科技成果在河北應用轉化。鼓勵視聽電子企業(ye) 與(yu) 省內(nei)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台。

  經營主體(ti) 是產(chan) 業(ye) 發展的核心力量。《實施方案》提出,引育壯大經營主體(ti) ,持續培育優(you) 勢企業(ye) 。圍繞顯示麵板、智能手機等重點領域,開展企業(ye) 專(zhuan) 項培育提升行動,集中資源給予個(ge) 性化、精準化扶持,支持企業(ye) 做大做強,提升行業(ye) 競爭(zheng) 力。加強中小微企業(ye) 梯次培育,打造一批視聽電子領域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和“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聚焦顯示、音頻、視聽係統等視聽電子細分領域,完善招商目標企業(ye) 清單,以音視頻智能終端為(wei) 重點,實施產(chan) 業(ye) 鏈精準招商,積極引進音響係統、智能耳機、麥克風、投影機、3D顯示屏等終端及相關(guan) 零部件企業(ye) ,壯大產(chan) 業(ye) 規模。

  在推動集群化發展方麵,根據河北省產(chan) 業(ye) 基礎,《實施方案》重點明確雄安新區、石家莊、廊坊、保定的發展方向。

  雄安新區重點發展基於(yu) 鴻蒙和IPv6的終端設備、核心軟件研發,加快感知交互設備等芯片研發及產(chan) 業(ye) 化,發展具有高沉浸感的虛擬現實呈現係統。推進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打造“AI+視聽”產(chan) 業(ye) 創新生態。石家莊圍繞液晶顯示、柔性顯示、LED三大優(you) 勢領域,重點發展柔性屏、車載攝像頭等視頻終端。廊坊發揮柔性麵板企業(ye) 帶動作用,加快發展智能手機、車載顯示屏、虛擬現實等視聽終端,開展視聽應用大模型研發和應用。保定重點發展品質化、個(ge) 性化、多元化沉浸車載視聽係統,探索空間感知、座艙信息呈現等車載AR顯示係統。

  在提高開放合作水平方麵,《實施方案》提出,高質量辦好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hui) ,舉(ju) 辦視聽電子領域高水平專(zhuan) 業(ye) 峰會(hui) ,深化產(chan) 業(ye) 交流合作。支持具備產(chan) 業(ye) 基礎的開發區和重點企業(ye) 參加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hui) 等知名展會(hui) ,學習(xi) 新技術、展示新產(chan) 品、探討新合作、拓展新市場。支持視聽電子優(you) 勢企業(ye) “走出去”,充分利用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積極參與(yu) 全球產(chan) 業(ye) 鏈分工合作,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引導企業(ye) 開拓國際市場,幫助企業(ye) 用足用好出口退稅等各項稅收優(you) 惠政策,推動物流要素高效整合,提高進出境物流效率。

  消費一頭連著生產(chan) 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是暢通國內(nei) 大循環的重要引擎,也是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方麵。促進產(chan) 品消費升級也是《實施方案》提出的重點任務之一。

  如何提升消費者的視聽體(ti) 驗?《實施方案》提出,推動4K/8K超高清入戶,探索開展4K/8K超高清視頻節目製作,提升IPTV用戶收視觀感。探索5G+8K超高清視頻全新應用,豐(feng) 富創新視聽體(ti) 驗。優(you) 化電視收視體(ti) 驗,簡化減少遙控器,普及智能機頂盒,降低用戶觀看難度和成本。推動視聽電子產(chan) 品在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出行等領域創新場景應用,促進創新應用成果規模化轉化。打造視聽電子河北品牌,支持相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參加國際、國家標準製修訂。促進視聽電子產(chan) 品消費,降低產(chan) 品使用門檻,釋放消費潛力。推動“互聯網+回收”,按照有關(guan) 規定對集中回收、遠程回收企業(ye) 予以獎補,加快產(chan) 品流通。(記者米彥澤)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