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啟動醫保基金使用情況專項監督

發布時間:2024-03-26 10:17:00來源: 北京日報

  原標題:市人大常委會(hui) 啟動醫保基金使用情況專(zhuan) 項監督

  按照2024年監督工作計劃,市人大常委會(hui) 將於(yu) 今年7月聽取審議市政府關(guan) 於(yu) 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情況的報告並開展專(zhuan) 題詢問。昨天下午,市人大常委會(hui) 召開監督工作啟動會(hui) 議。市醫保局局長馬繼業(ye) 在會(hui) 上介紹,本市擬將醫保移動支付計劃擴麵至90%以上三級及有條件的二級定點醫療機構,同時研究推進京津冀醫保移動支付工作。

  就醫保基金使用情況開展專(zhuan) 題詢問

  市人大社會(hui) 委副主任委員張巨明介紹,調研組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hui) 保險法》《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為(wei) 依據,就有關(guan) 待遇保障、基金籌資運行、醫保支付、基金監管等製度的貫徹落實情況開展重點調研,具體(ti) 包括醫保基金支付和使用績效情況,重大疫情等類似突發事件的醫療救治應急機製建設及費用保障情況,醫保基金在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製度試點和安寧療護試點中的使用情況等,同時將針對醫保便民服務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蹲點調研。

  7月下旬,市人大常委會(hui) 擬聽取審議市政府關(guan) 於(yu) 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情況的報告,聽取市人大社會(hui) 委的意見和建議,並開展專(zhuan) 題詢問。

  為(wei) 長護險在全市推開做好準備

  馬繼業(ye) 介紹,截至2023年底,本市醫療保障覆蓋2058.8萬(wan) 人,其中職工醫保1504.7萬(wan) 人,城鄉(xiang) 居民醫保403.9萬(wan) 人,中央公療、超轉人員、醫療照顧、離休人員150.2萬(wan) 人。

  在基本醫療保障基礎上,為(wei) 解決(jue) 大病負擔、滿足用人單位需求,本市建立了大病醫療保障機製和單位補充醫療保險製度,對參保人員符合條件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二次報銷”,2023年大病醫療保障惠及6萬(wan) 人,基金支付7.9億(yi) 元。

  為(wei) 應對人口老齡化嚴(yan) 峻形勢,按照國家安排,本市於(yu) 2020年在石景山區全域進行全要素、全流程、全方位的長期護理保險製度試點。目前,已初步建立長護險政策、評估、服務體(ti) 係和運行管理機製,指導海澱區、朝陽區開展業(ye) 務流程測試工作。下一步,將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做好全市推開準備工作。此外,作為(wei) 本市大力發展的普惠型商業(ye) 健康保險,“北京普惠健康保”今年已有425萬(wan) 人參保,全年最高保障300萬(wan) 元。

  114家醫院實現醫保費用全流程線上支付

  讓患者“免排隊、秒結算”的醫保移動支付服務也將繼續擴大覆蓋範圍。馬繼業(ye) 介紹,本市已有94家醫療機構開展了“互聯網+”醫保服務,患者足不出戶即可複診、取藥。醫保碼激活率達86.4%,在全國率先實現全人群、全定點、全業(ye) 務醫保碼就醫結算。為(wei) 全速推動醫保移動支付落地應用,本市114家醫院實現預約掛號、門診繳費等醫保費用全流程線上支付,減少了患者就醫結算排隊等待時間,減輕了醫療機構窗口業(ye) 務負擔。下一步,擬將醫保移動支付計劃擴麵至90%以上三級及有條件的二級定點醫療機構,研究推進京津冀醫保移動支付工作。

  為(wei) 了讓群眾(zhong) 少跑腿,本市進一步簡化異地就醫備案流程,線上辦理自助備案立即生效,京津冀區域內(nei) 異地就醫視同備案。異地直結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住院、普通門診異地直結實現全覆蓋,750餘(yu) 家定點醫院開通門診慢特病異地直結,2023年異地在京直結2301.74萬(wan) 人次,本市參保人員京外直結836.11萬(wan) 人次。

  在維護醫保基金使用安全方麵,2023年,本市拒付或追回定點醫藥機構不合理支出2.46億(yi) 元。聚焦骨科、血液淨化、檢查檢驗、康複理療等重點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wei) ,開展了醫保領域打擊欺詐騙保聯合專(zhuan) 項整治行動,抽查複查55家定點醫療機構,追回不合理支出4800餘(yu) 萬(wan) 元。本報記者 高枝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