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大學實驗室來了中學生

發布時間:2024-03-26 14:38:00來源: 天津日報

  原標題:大學實驗室來了中學生(圖)  

  “大家看這些示波器,屏幕上顯示的就是電流信號的相關(guan) 參數……”10月11日下午,在南開大學基礎物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電磁實驗室,來自南開中學的13名高中生學習(xi) 大學物理實驗先修課第三課。

  今年5月,按照《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與(yu) 南開中學簽署共同培養(yang) 物理學科拔尖創新型人才的協議,南開大學基礎物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向南開中學學生開放大學物理實驗先修課及大中銜接教學研討活動等。

  本學期開學後,13名對物理有著濃厚興(xing) 趣的南開中學高中生首批進入南開大學學習(xi) 。學習(xi) 了“濾光片特性研究”和“牛頓環”兩(liang) 節實驗課後,昨天學生們(men) 在電磁實驗室學習(xi) 了伏安法測電阻實驗。

  課上,南開中學帶隊的物理老師張漢泉一直坐在實驗室的角落中,邊記錄大學老師授課特點,邊觀察學生表現。跟前兩(liang) 節課相比,這節課對實驗結果不斷反思、複盤、修正的學生越來越多。這樣的結果,讓張漢泉很是欣慰。

  “第一次上課時,麵對大學老師的提問,學生們(men) 大多保持沉默。”對此,張漢泉並不意外,“除了中學生知識有限,理解大學實驗有難度,需要時間消化這個(ge) 因素外,更多的是因為(wei) 現在真正願意動腦思考,善於(yu) 分析、總結的中學生太少了。”張漢泉直言:“我們(men) 的學生非常善於(yu) 做題,但是科學探究的路上,需要的往往不是一個(ge) 標準答案,而是在實驗過程中的發現。這可能是大學與(yu) 中學實驗課的本質區別。我們(men) 想通過這次活動探索一條銜接與(yu) 融合大學與(yu) 中學教育的創新人才培養(yang) 之路。”

  讓學生張家俊印象深刻的是由南開大學張躍變老師主講的實驗課。在利用牛頓環幹涉法測定球麵透鏡的曲率半徑實驗中,同學們(men) 發現每次測量需要單向旋轉鼓輪才能避免回程差。“之前沒想到旋轉方向這個(ge) 細微的動作竟能引起實驗結果的天差地別。”張家俊說。

  學生陳弈聞也有相似體(ti) 會(hui) ,“做實驗前儀(yi) 器調試中出現了一點誤差,當時沒覺得是多大的事,沒想到實驗快結束時,因為(wei) 這個(ge) 小誤差不得不推翻之前的步驟重來一次。”陳弈聞還告訴記者,大學實驗跟中學實驗一個(ge) 不同,就是大家需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複盤”上,“我們(men) 需要在一次次‘複盤’中找到問題,不斷修正實驗參數。”

  “通過這項活動,學生們(men) 開闊了視野,我們(men) 也在尋找未來大學和中學科學教學銜接的努力方向。”在張漢泉看來,這些收獲正是兩(liang) 校“牽手”的目的和意義(yi) 所在。(記者 張雯婧 攝影 劉欣)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