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把支出關口 強化績效管理(經濟聚焦)
核心閱讀
預算公開是深化財稅體(ti) 製改革、健全現代預算製度的重要內(nei) 容。今年,中央各部門均公開了部門收支總表、財政撥款收支總表等9張報表,全麵、真實反映部門收支總體(ti) 情況和財政撥款收支情況。各部門預算安排,體(ti) 現“習(xi) 慣過緊日子”作為(wei) 預算管理的指導方針。
為(wei) 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財政部不斷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指導督促中央部門科學合理設置績效目標,嚴(yan) 格績效目標審核,做好績效目標公開。
今年的財政預算報告提出,“落實黨(dang) 政機關(guan) 要習(xi) 慣過緊日子的要求,嚴(yan) 控一般性支出,可以省的錢一定要省,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亂(luan) 花,堅決(jue) 防止大手大腳花錢、鋪張浪費。”
3月26日,中央部門集中公開2024年部門預算。今年的預算公開有哪些特點?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部門和專(zhuan) 家。
不斷完善製度,有序推進公開
預算公開是深化財稅體(ti) 製改革、健全現代預算製度的重要內(nei) 容,是強化預算管理、優(you) 化資源配置、硬化預算約束、加強財會(hui) 監督的重要舉(ju) 措,是保障公眾(zhong) 知情權、強化外部監督的機製性安排,對推動實現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yi) 。
財政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財政部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持續推動我國預算公開取得新進展。一方麵,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預算公開製度框架。另一方麵,持續加大工作力度,有序推進預算公開工作。通過細化要求、完善機製、加強考核等,組織做好中央預算公開,同時積極指導督促地方做好預算公開。“目前地方各級政府和各部門也基本實現‘應公開盡公開’。”該負責人介紹,地方各級政府2023年預算和2022年決(jue) 算公開率均為(wei) 100%,省、市、縣級部門2023年預算和2022年決(jue) 算公開率均達到99%以上。
今年,中央各部門均公開了部門收支總表、部門收入總表、部門支出總表、財政撥款收支總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表、財政撥款預算“三公”經費支出表等9張報表。此外,各部門還對預算收支增減變化、機關(guan) 運行經費安排、“三公”經費、政府采購等情況予以說明,並對專(zhuan) 業(ye) 性較強的名詞進行解釋。
為(wei) 使公眾(zhong) 找得到、看得懂、能監督,各部門的部門預算除在本部門網站公開外,繼續在財政部網站設立的“中央預決(jue) 算公開平台”集中展示,方便人民群眾(zhong) 監督政府財政工作。
貫徹落實過緊日子要求,提高預算精準性
“習(xi) 慣過緊日子”作為(wei) 預算管理的指導方針,體(ti) 現在了今年的中央部門預算安排中。
集中財力保障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做到“大錢大方,小錢小氣”。2024年中央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8.6%,扣除重點保障支出後僅(jin) 增長0.3%,其中重點保障國防武警支出、科技教育支出、中央儲(chu) 備支出、國債(zhai) 發行付息支出等支出項目。同時嚴(yan) 控一般性支出,盡可能壓縮中央部門支出,大力推動各部門調整優(you) 化支出結構,將資金用在刀刃上。
做好部門履職經費保障,堅持有壓有保,提高預算精準性。比如,政協全國委員會(hui) 辦公廳行政運行經費2024年預算數比2023年執行數減少674.96萬(wan) 元,壓減4.8%;財政部行政運行經費2024年預算數比2023年執行數減少1821.28萬(wan) 元,壓減3.94%。
“對於(yu) 中央單位人員工資等支出,按照定員定額管理的要求,嚴(yan) 格按照工資政策和人數安排;對於(yu) 必需的水電、物業(ye) 、采暖等費用,製定完善公用經費實物定額標準,確保相關(guan) 支出處於(yu) 合理區間。”財政部有關(guan) 負責人說。
強化預算約束防止鋪張浪費。推動中央部門精簡不必要的節慶、論壇和展會(hui) ,更加節約高效地舉(ju) 辦會(hui) 議、開展培訓和調研。嚴(yan) 格執行會(hui) 議差旅等費用開支標準,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比如,審計署進修及培訓支出2024年預算數比2023年執行數減少22萬(wan) 元,壓減1.2%。
“實事求是保障合理需求,但也要防止大手大腳。同時,要積極盤活存量資產(chan) ,防止資產(chan) 閑置浪費。”財政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已按季評估中央部門過緊日子情況,並將評估結果與(yu) 預算安排掛鉤。
“當前,財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較突出,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加強‘三公’經費管理可以降低政府部門運轉成本,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是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的應有之義(yi)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表示,加強“三公”經費管理能夠把倡廉關(guan) 口前移,同時提高公共產(chan) 品投入產(chan) 出率,回應社會(hui) 公眾(zhong) 關(guan) 切,增強政府公信力。
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花錢必問效。近年,為(wei) 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財政部不斷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指導督促中央部門科學合理設置績效目標,嚴(yan) 格績效目標審核,做好績效目標公開。2024年公開部門預算的中央部門,原則上應將一般公共預算一級項目、政府性基金預算項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項目績效目標表按照不低於(yu) 項目數量60%的比例向社會(hui) 公開。
根據要求,項目績效目標必須涵蓋政策與(yu) 支出的主體(ti) 內(nei) 容,體(ti) 現項目主要產(chan) 出和核心效果。同時將績效目標審核嵌入中央部門預算編製流程,在審核績效目標形式完整性的同時,強化對內(nei) 容相關(guan) 性、適當性、可行性的審核。
比如,生態環境部此次公開了信息化運行維護、國際組織捐款、實驗室專(zhuan) 項經費等14個(ge) 項目的2024年績效目標表。怎樣體(ti) 現求“績”問“效”?拿實驗室專(zhuan) 項經費這一項來說,績效目標表列明了該項目年度總體(ti) 目標、績效指標,年度總體(ti) 目標為(wei) 文字描述,績效指標則具體(ti) 量化為(wei) 產(chan) 出指標、效益指標;產(chan) 出指標的細分項數量指標要求“發表文章、專(zhuan) 利、專(zhuan) 著≥55個(ge) ”“申請科研項目1個(ge) ”等,細分項質量指標要求“成果驗收合格率≥90%”。
“預算績效管理可以從(cong) 製度角度確保騰出資金用於(yu) 民生,推動整體(ti) 預算改革向縱深挺進。”白景明表示,實踐充分證明,預算績效管理有效督促了中央部門用準、用好財政資金,也使公眾(zhong) 能更好監督財政資金的使用,推動治理效能提升。
“下一步,財政部將繼續紮實做好績效目標管理工作,夯實部門和單位主體(ti) 責任,強化績效目標審核,促進績效目標質量進一步提升。”財政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27日 0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