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多措並舉推進花園城市建設 培育大樹、大森林、大生態係統

發布時間:2024-04-02 11:18: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4月1日電 (記者尹星雲(yun) )4月1日,記者從(cong) “五大行動促平原林提質 建設大美北京森林”現場推進會(hui) 了解到,今年北京市平原地區將實施林下補櫟100萬(wan) 株、林緣補楊(雄性毛白楊)3萬(wan) 株,以“調密度、補幼苗、沃土壤、防病蟲、強功能”五大行動措施,精準促進平原生態林“長高、延綠、長壽”,逐步培育大樹、大森林、大生態係統,進一步夯實花園城市生態基底。

  128個(ge) 集體(ti) 林場助力平原生態林養(yang) 護精細化

  2012年以來,北京陸續開展了兩(liang) 輪百萬(wan) 畝(mu) 造林綠化工程,累計造林增綠219萬(wan) 畝(mu) ,森林覆蓋率由2012年的38.6%提高到44.9%,城市總規確定的“一屏、三環、五河、九楔”市域綠色空間結構基本形成,首都市民綠色福祉顯著提升,京華大地生物多樣性持續豐(feng) 富,夯實了北京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綠色基底。

  為(wei) 了更好地養(yang) 護培育、鞏固提升兩(liang) 輪百萬(wan) 畝(mu) 造林綠化形成的寶貴成果,與(yu) 時俱進探索應用森林生態係統經營的新理念,2018年以來,北京市創新推進了新型集體(ti) 林場改革。新型集體(ti) 林場是集體(ti) 林權“三權分置(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基礎上,由屬地政府主導、當地集體(ti) 企業(ye) 或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出資成立,實施集體(ti) 生態林養(yang) 護、管理、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集體(ti) 所有製新型林業(ye) 經營主體(ti) ,擔負著保護好、經營好森林資源的最重要任務。目前全市已建成新型集體(ti) 林場128個(ge) ,都成立了穩定、長期、就近的管護隊伍,對生態林進行分級分類管護,不但使平原生態林得到更加精細的“照料”,還吸納了2.1萬(wan) 名當地農(nong) 民在家門口綠崗就業(ye) 。今年,全市還將新建集體(ti) 林場10個(ge) 以上,實現新型集體(ti) 林場全域覆蓋。

  五大行動促提質 大美北京森林藍圖鋪展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生態修複處處長曾小莉告訴記者,隨著兩(liang) 輪百萬(wan) 畝(mu) 造林栽下的樹木越發茂盛,林分逐漸鬱閉,平原生態林由森林建群階段向競爭(zheng) 階段演替,樹木之間互相競爭(zheng) 陽光養(yang) 分,不利於(yu) 森林健康發展,工作思路亟待由“林地養(yang) 護”向“森林經營”轉變,提升森林質量,培育健康穩定的森林生態係統成為(wei) 重點需求。同時,全域森林城市高質量發展和建設森林環繞的花園城市新任務,也為(wei) 平原生態林建設提出了新要求。

  遵循自然恢複為(wei) 主、人工促進為(wei) 輔的基本原則,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提出了“調密度、補幼苗、沃土壤、防病蟲、強功能”五大精準養(yang) 護措施,將著力培育高大、長壽、健康、穩定的平原森林,逐步形成複層異齡混交、近自然、多功能的森林生態係統。通過對過密林進行疏伐,對劣質、病腐樹木進行清理,優(you) 化林木生長空間、調整林分結構,促進林分正向演替,培育高大優(you) 勢林木。同時,還將在林窗、林中空地等適宜地塊補植栓皮櫟、元寶楓等高大闊葉鄉(xiang) 土樹種小苗,形成高大、多彩喬(qiao) 木林。補植白皮鬆等常綠鄉(xiang) 土樹種小苗,形成針闊混交林,讓全市平原生態林形成春有花秋彩葉,冬春還有綠,四季有美景。通過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將枯枝還田、落葉化土,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為(wei) 培育大樹、大森林紮實根基。

  在林業(ye) 有害生物防控方麵,將加強綠色防控,強化抗性種苗培育、森林經營、生物調控等治本措施綜合運用,優(you) 先對有害生物危害林木進行更新改造。未來全市還將持續積極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營建小微濕地、本傑士堆、昆蟲旅館、動物庇護場所等棲息地,補植蜜源食源植物,保留自然帶等,為(wei) 更多的鳥類及其他野生動物提供棲息環境,不斷提升林地生物多樣性水平。

  據了解,在提升森林質量的同時,北京市還將持續開展生態惠民工程,在毗鄰社區、村莊、單位、學校等的生態林內(nei) ,適當增加步道、座椅等設施,讓人們(men) 走進森林、享受森林,讓森林既“好看”又“好用”。引導鼓勵社區、單位積極營建“療愈花園”“生境花園”等平原生態林應用新場景,讓綠色成果共享於(yu) 民、普惠於(yu) 民。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