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舞劇《騎兵》燃動紅色燕園

發布時間:2024-04-08 14:51: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北京大學有著鮮明的紅色基因,學校每年有兩(liang) 項重要的文化活動,‘一二·九詩會(hui) ’和‘五四詩會(hui) ’,活動中我們(men) 會(hui) 通過多種形式銘記曆史、傳(chuan) 承先輩們(men) 的革命精神。今天《騎兵》這部舞劇再次喚醒了深植於(yu) 北大血脈裏的紅色基因。”北京大學臨(lin) 床醫學院的學生李珂觀看舞劇《騎兵》後,被劇中強烈的愛國主義(yi) 情懷深深感動。

  4月3日,內(nei) 蒙古藝術劇院原創舞劇《騎兵》走進北大燕園。不少學生提前來到演出場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學堂,探訪騎兵故事……

  晚7時,大幕拉開,騎兵們(men) 列隊而來,飄揚的馬鬃、震撼的舞步,帶領學子們(men) “穿越”時光,回到硝煙滾滾的戰場上。

  蒙古族青年朝魯,目睹共產(chan) 黨(dang) 醫療隊救助患黑死病(鼠疫)的父老鄉(xiang) 親(qin) 後,受黨(dang) 的革命思想感召,立誌從(cong) 軍(jun) ,最終成長為(wei) 一名英勇的騎兵戰士。當一匹匹戰馬高高躍起、衝(chong) 向敵軍(jun) ,一個(ge) 個(ge) 騎兵英勇犧牲、捐軀報國,劇情達到頂點,而當大幕垂落,熒幕上升騰出戰死沙場的騎兵烈士英名錄時,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直到演員們(men) 兩(liang) 次謝幕,掌聲依舊不曾停下……

  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的學生趙雨萌抽泣著說:“隻能用震撼來形容,遠超我的審美預期,伴隨著劇中一幕幕,我們(men) 仿佛經曆了一個(ge) 時代,能看到這個(ge) 劇是我們(men) 的幸運。”

  當“騎兵紅”遇上“北大紅”,碰撞出的情感足以震撼人心。

  1898年,北京大學前身“京師大學堂”成立,而一百多年前的神州大地,列強踐踏、山河凋零。麵對積貧積弱的國家,來自北京大學的李大釗、陳獨秀等人,攜馬克思主義(yi) 劈開昏暗夜空,為(wei) 中國帶來希望與(yu) 光明。播火啟明、相約建黨(dang) 、澎湃工潮、壯大組織,革命先輩們(men) 心懷家國、舍生忘死的偉(wei) 大精神啟迪了無數國人。

  位於(yu) 北京市東(dong) 城區五四大街的北大紅樓,是新文化運動的營壘、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也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正在這裏進行的“光輝偉(wei) 業(ye) 紅色序章”展覽中,有一幅照片引人注目,照片上是榮耀先、多鬆年、烏(wu) 蘭(lan) 夫、吉雅泰等來自內(nei) 蒙古的進步青年們(men) 。他們(men) 深受馬克思主義(yi) 熏陶,成長為(wei) 堅韌的無產(chan) 階級戰士,回到家鄉(xiang) 點燃革命火種,讓內(nei) 蒙古叩開曆史新紀元的大門。

  《騎兵》總導演何燕敏是騎兵的後代,劇中很多演員同樣是騎兵的後代,於(yu) 他們(men) 而言,還原騎兵的故事,將騎兵搬上舞台,是刻在血脈中的使命和責任。演員白慧峙說:“對我們(men) 每個(ge) 人來說,《騎兵》不僅(jin) 僅(jin) 是一場演出。”

  北京大學城市與(yu) 環境學院的許振偉(wei) 說:“北大的紅色基因一直賡續流傳(chuan) ,北大的‘紅’主要體(ti) 現在文化、交流、思想的傳(chuan) 播中,而《騎兵》展現的‘紅’更多的是感恩和戰友情,這兩(liang) 種不同的表現形式既有差異,也體(ti) 現了紅色基因內(nei) 在的延續。”

  清明時節的燕園,翠柏挺立,鮮花綻放,“靜園”裏的北京大學革命烈士紀念碑前,一支支菊花靜靜擺放。北京大學的盧方琛說:“《騎兵》這樣一部舞劇,告訴我們(men) 不能忘記革命先輩,因為(wei) 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他們(men) 用鮮血和生命創造的。”(記者 馮(feng) 雪玉 實習(xi) 記者 孫柳)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