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部門聯合治理揚塵 改善空氣質量
人民網北京4月9日電 (記者李博)當前沙塵天氣多發,記者從(cong)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針對季節性汙染特點,北京市開展揚塵專(zhuan) 項治理百日攻堅行動,全麵加強揚塵汙染防治。
揚塵是北京市大氣汙染主要來源之一,揚塵對PM2.5貢獻占比接近3成。今年以來,北京市受外來沙塵天氣影響,已發生3次較強沙塵天氣影響空氣質量過程。
北京市生態環境、住建、城市管理、交通、水務、園林綠化、城管執法7部門組成聯合督導組,重點督導攪拌站、消納場及各行業(ye) 施工工地場地不硬化、作業(ye) 不濕法、出口不洗輪、門前不整潔、渣土車遺撒等未嚴(yan) 格落實揚塵治理“六個(ge) 百分之百”(施工工地周邊100%圍擋,物料堆放100%覆蓋,出入車輛100%衝(chong) 洗,施工現場地麵100%硬化,拆遷及土方工地100%濕法作業(ye) ,渣土車輛100%密閉運輸)“門前三包”(包環境衛生、包綠化、包社會(hui) 秩序)“三不進兩(liang) 不出”(無準運許可證車輛不許進入施工工地,密閉裝置破損車輛不許進入施工工地,排放不達標車輛不許進入施工工地,超量裝載車輛不許駛出施工工地,遮擋汙損號牌、車身不潔、車輪帶泥車輛不許駛出施工工地)等問題。
4月7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牽頭組織啟動第一次部門聯合督導,發現朝陽區東(dong) 壩北西區域棚戶區改造項目騰退指揮部門前整條道路兩(liang) 側(ce) 塵土堆積,道路塵負荷監測數值達4.09g/m2,評價(jia) 等級為(wei) 差。在棚戶區改造項目C012、C009地塊A334托幼項目現場,聯合督導組發現存在現場視頻監控係統未與(yu) 市級視頻監管平台聯網,還存在露天切割焊接等問題。
在東(dong) 壩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中心,聯合督導組發現現場大量砂石料堆未采取有效覆蓋抑塵措施,場內(nei) 揚塵飛揚,車輛帶泥上路現象嚴(yan) 重。在昌平區沙河鎮小沙河村拆遷工地和十三陵鎮山區河道水毀修複工程(第一批)錐石口標段,聯合督導組發現工地周邊道路積塵嚴(yan) 重、土石方料堆無有效覆蓋抑塵措施等問題。
對於(yu) 聯合督導組發現的問題,北京市城管執法局及時移交屬地立行立改、違法問題依法立案處罰。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處長李翔說:“市級部門啟動係列聯合督導,旨在進一步壓實責任,督促整改落實,推動揚塵專(zhuan) 項治理百日攻堅取得成效。”
北京市還圍繞施工揚塵、道路揚塵、裸地揚塵和外來沙塵造成的二次揚塵汙染,進行全方位防治。市生態環境部門聚焦施工揚塵,對各類型工地(場站)開展精準化檢查。落實“門前三包”,對工地(場站)進出口周邊一百米範圍進行重點揚塵管控。緊盯道路揚塵,加大“衝(chong) 掃洗收”組合工藝作業(ye) 覆蓋麵,進一步提升五環路、普通道路等清掃保潔水平。抓好裸地揚塵,強化網格化排查,因地製宜采取生態覆蓋、硬化等防治措施,推進揭網見綠。應對外來沙塵,做好沙塵過後屋頂和道路清掃保潔,防止二次揚塵汙染;大風預警期間,依法停止土石方作業(ye) 、拆除作業(ye) 及其他可能產(chan) 生揚塵汙染施工作業(ye) 。相關(guan) 部門每月采取實地督導各區空氣質量排名靠後街道(鄉(xiang) 鎮)執法工作,每周組織開展2次及以上夜間精準執法行動,嚴(yan) 查物料苫蓋、遺撒清掃等問題。
北京市大力推廣綠色建造工藝,加大基坑氣膜、天幕等全密閉施工方式試點推廣力度。拓展道路清掃機械作業(ye) 範圍,推廣小型專(zhuan) 用設備,試點開展新能源無人環衛清掃,提升道路清潔化水平。做好建成區裸地生態化覆蓋並定期維護,重點區實現建成區裸地動態清零。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健全完善工作機製,健全多元監測體(ti) 係。北京市住建委推進安裝視頻監控係統安裝和洗輪設備,強化限額以下小型工程管理。市城市管理委與(yu) 交通、公安部門聯動,完善渣土、砂石料道路遺撒溯源追蹤機製,常態化實施部門聯合督導,嚴(yan) 格消納場重點監管和約談,並開展道路深度清掃保潔日行動。市水務局對水務行業(ye) 工地加大現場檢查力度,對問題點位全覆蓋督導複查。市園林綠化局推進裸地生態覆蓋治理。
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倡議,各建築施工、運輸等單位嚴(yan) 格落實揚塵管控主體(ti) 責任,鼓勵優(you) 先使用國六或新能源渣土車、攪拌車、國三及以上排放標準或純電動、氫燃料電池非道路移動機械,打造綠色工地,助力首都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