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國家醫保局11日舉(ju) 行例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醫保工作相關(guan) 情況。
居民醫保參保規模與(yu) 2023年同期基本持平
國家醫保局規財法規司副司長朱永峰介紹,2023年醫保基金運行總體(ti) 平穩,具有3個(ge) 特點:
一是總體(ti) 保持穩定,統籌基金實現合理結餘(yu) 。2023年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含生育保險)總收入2.7萬(wan) 億(yi) 元,總支出2.2萬(wan) 億(yi) 元,統籌基金當期結餘(yu) 5000億(yi) 元,累計結餘(yu) 3.4萬(wan) 億(yi) 元。其中,職工醫保統籌基金累計結餘(yu) 2.6萬(wan) 億(yi) 元,居民醫保統籌基金累計結餘(yu) 7600多億(yi) 元。
二是基金支出恢複性增長。2023年,職工和居民基本醫保基金支出同比分別增長16.9%和12.4%,全國門診和住院結算82.47億(yi) 人次,同比增長27%。
三是基金使用範圍進一步擴大。一方麵,職工個(ge) 人賬戶可用於(yu) 家庭成員共同使用;另一方麵,門診醫藥費用納入基金報銷範圍,2023年,3.26億(yi) 人次享受職工醫保門診待遇,個(ge) 人賬戶支出同比增長7.9%。下一步,國家醫保局還將推動解決(jue) 個(ge) 人賬戶跨統籌區共濟的問題,使參保人受益更多。
參保工作涉及廣大群眾(zhong) 切身利益,各方麵對參保人數很關(guan) 心。朱永峰介紹,2023年底基本醫保參保人數達到13.34億(yi) 人,參保率保持在95%以上,總量規模得到鞏固。從(cong) 2024年3月底的最新情況看,居民醫保參保規模與(yu) 2023年同期基本持平,沒有出現所謂的“退保潮”。
“在2022年剔除省(自治區、直轄市)內(nei) 重複參保、無效數據近4000萬(wan) 人的基礎上,2023年繼續剔除跨省重複參保1600萬(wan) 人,考慮‘去重’影響後,參保人數在2023年實際淨增約400萬(wan) 人,參保質量進一步提升。”朱永峰表示,目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71億(yi) 人,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9.63億(yi) 人。職工醫保參保人數占全部參保人數的27.8%,增加900萬(wan) 人,參保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
針對困難群眾(zhong) 參保情況,國家醫保局待遇保障司司長樊衛東(dong) 介紹,整體(ti) 上看,2023年醫療救助共資助約8000萬(wan) 名困難群眾(zhong) 參保,監測的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參保率穩定在99%以上;個(ge) 體(ti) 上看,以低保對象為(wei) 例,2023年個(ge) 人繳費380元,醫療救助資助平均超過200元。
醫保藥品目錄品種範圍實現全國基本統一
今年元旦,新一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開始執行。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表示,現行版目錄中,共計有3088種西藥和中成藥,以及892種中藥飲片。在此基礎上,各省份還將符合條件的民族藥、中藥飲片、醫療機構製劑納入了本地區的醫保目錄。他表示,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醫保藥品目錄管理取得積極進展:
一是品種範圍實現全國基本統一。目錄內(nei) 西藥和中成藥由國家層麵統一確定和管理,各地不作調整,支付範圍全國統一,不僅(jin) 體(ti) 現了製度公平,也有利於(yu) 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等工作。
二是品種範圍逐步擴大,保障能力穩步提升。醫保局成立後,建立了動態調整機製,每年都將一些新上市的新藥好藥增補進目錄,保障水平顯著提升。統計顯示,目前全國公立醫院采購的藥品中,目錄內(nei) 品種的采購金額占比已超過90%。
三是通過談判等措施,引導目錄內(nei) 藥品價(jia) 格回歸合理,大幅減輕患者負擔。2024年1至2月,醫保基金已為(wei) 397個(ge) 協議期內(nei) 談判藥品支付154.5億(yi) 元,3950萬(wan) 人次參保患者從(cong) 中受益。
醫藥集中帶量采購已經實施5年,患者用藥發生了哪些變化?國家醫保局價(jia) 格招采司司長丁一磊表示,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從(cong) 用藥負擔、用藥質量、用藥可及性以及治療效果等方麵提升了群眾(zhong) 獲得感。
一是治療費用降低。一方麵,原先價(jia) 格嚴(yan) 重虛高的藥品耗材價(jia) 格下降。另一方麵,質優(you) 價(jia) 宜的產(chan) 品打開了市場。
二是質量和可及性提升。跟蹤分析集采藥品使用情況,發現集采前患者使用原研藥和通過一致性評價(jia) 仿製藥的用量占比約為(wei) 50%,集采後大幅提升到95%左右,優(you) 質藥品成為(wei) 用藥主流。
三是結構升級。集采促進新一代藥品耗材可及性增強,加速對“老藥”的替換,臨(lin) 床用藥用械結構升級。
今年將進一步擴大跨省聯網定點醫院範圍
國家醫保局醫保中心副主任隆學文表示,2023年,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一是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達到55.04萬(wan) 家,比2022年底增長了68.37%。二是全年住院跨省直接結算達到1125.48萬(wan) 人次,比2022年增長近1倍。三是全年門診跨省直接結算達到1.18億(yi) 人次,比2022年增長2.63倍。其中,已開通跨省直接結算的5種門診慢特病結算331萬(wan) 人次,減少墊付33.52億(yi) 元。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落實和完善異地就醫結算。隆學文表示,國家醫保局將在3個(ge) 方麵抓落實,推進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提質增效。一是擴大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病種範圍。現有5種門診慢特病已經覆蓋大部分患者群體(ti) 和費用,今年將進一步擴大跨省聯網定點醫院的範圍,推動各地有能力開展門診慢特病診療的定點醫院應上盡上。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門診慢特病病種範圍,增加3—5種覆蓋人群多、藥物治療為(wei) 主、待遇差異小的門診慢特病病種。二是強化就醫地管理力度,重點加大就醫地醫保經辦機構跨省異地就醫費用的審核。三是加強異地就醫結算監測,破解異地結算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和堵點,持續完善異地就醫結算服務,為(wei) 參保群眾(zhong) 提供更加完善溫馨的結算服務。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12日 07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