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創新因子”舞動津冀
本報記者 孫奇茹 鹿楊
京津冀是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之一。在“聚焦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主題采訪中,記者先後走訪了河北雄安、天津濱海等地,一顆顆從(cong) 北京中關(guan) 村出發、向津冀播撒的“金種子”已在此落地生根,政策鏈、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在三地深度融合,京畿大地一派勃勃生機。
從(cong) 中關(guan) 村到“未來之城”
“未來三年,我們(men) 希望雄安公司的人員規模上百、銷售額達上億(yi) 元。”站在開業(ye) 不久的雄安數字城市安全總部的會(hui) 議室裏,天融信科技集團副總裁劉軍(jun) 滿懷信心地闡述著新計劃。
電子政務、工業(ye) 生產(chan) 、醫療、交通、水利……在城市建設的方方麵麵,都有可能麵臨(lin) 網絡攻擊的威脅。而天融信的任務,正是護衛城市各行各業(ye) 的網絡安全,第一時間預判、識別並解決(jue) 安全漏洞風險。
3月28日,天融信雄安數字城市安全總部在雄安中關(guan) 村科技園開業(ye) ,1300平方米的場地裏,包含了城市安全運營中心、展示中心、培訓中心和辦公區等各種功能區。近期,公司三大攻防實驗室之一的“赤霄實驗室”也將遷入雄安,以加強對雄安新區數字城市安全和入駐企事業(ye) 等單位的網絡安全攻防服務支撐能力。
天融信科技集團1995年成立於(yu) 北京海澱,是國內(nei) 首家專(zhuan) 業(ye) 網絡安全企業(ye) 。對這位網絡安全“老兵”來說,一座從(cong) 規劃、建設起就有著智慧化烙印的新城,意味著巨大的新機。
“聽了雄安新區‘雲(yun) 上一座城、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的建設理念後,公司很快就做出了入駐雄安的決(jue) 定,決(jue) 策時間不到5個(ge) 小時。”劉軍(jun) 說,參與(yu) 、見證雄安新區建設,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時代機遇。未來,公司將把在雄安數字城市建設中形成的新產(chan) 品、新解決(jue) 方案和新安全架構體(ti) 係推向更多城市,“我們(men) 將立足雄安,服務京津冀,走向全國”。
尋味而來的不隻是天融信。“今年目標是實現3000萬(wan) 元營業(ye) 額,明年預計將超5000萬(wan) 元。”雄安妙心生物公司副總經理王芳軍(jun) 說。去年12月,在雄安新區未來發展前景和政策激勵的吸引下,這家母公司位於(yu) 北京的生物科技公司在雄安設立了子公司,開啟加速發展的新征程。
“類中關(guan) 村”生態紮根
走進雄安中關(guan) 村科技園內(nei) ,集成服務中心、企業(ye) 服務中心、展示交流中心、共享路演廳、共享會(hui) 議室、咖啡圖書(shu) 吧等一應俱全。去年8月30日,園區正式揭牌,如今,以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科技服務為(wei) 產(chan) 業(ye) 主導,園區已聚集包括天融信、利亞(ya) 德等龍頭企業(ye) ,以及竹雲(yun) 科技、眼神科技、妙心生物等具有高成長性的專(zhuan) 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ye) 。
類似中關(guan) 村與(yu) 雄安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也在天津濱海新區上演著。
從(cong) 北京驅車沿京津高速一路向東(dong) 南方向行進約140公裏,一棟棟別致的磚紅色小樓組成的產(chan) 業(ye) 園區映入眼前。天津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園區裏,綠樹掩映、鳥語花香,超5000家高精尖企業(ye) 在此落戶。
“‘類中關(guan) 村’的集成服務體(ti) 係,推動我們(men) 在新的土地上加速成長。”零氪科技公關(guan) 總監郭曉龍說,作為(wei) 一家2014年成立於(yu) 北京中關(guan) 村的大數據醫療企業(ye) ,他們(men) 已累計服務了400萬(wan) 名腫瘤患者。
在企業(ye) 初成立的三年間,是產(chan) 品技術研發階段,三年後,當產(chan) 品初具形態,零氪科技開始尋求優(you) 質的臨(lin) 床資源配合。“天津本身有醫藥產(chan) 業(ye) 集群,臨(lin) 床資源豐(feng) 富,加上臨(lin) 近北京,能夠讓研發和轉化無縫銜接。”郭曉龍說,出於(yu) 綜合考慮,2016年公司在天津成立子公司。
“入駐園區後,區審批局在園區設立了工作站,原本需要去審批局才能辦理的業(ye) 務,在園區工作站就能辦。”郭曉龍說,園區還會(hui) 定時為(wei) 企業(ye) 精準推送匹配企業(ye) 領域的政策,確保每家企業(ye) 都能在第一時間享受到相應的政策支持。
“試驗田”長成“豐(feng) 產(chan) 田”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塊塊“試驗田”,正成長為(wei) 協同創新的“豐(feng) 產(chan) 田”。
“出生”在北京,“成長”在天津。提起園區裏首批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威努特是工控安全行業(ye) 繞不開的領軍(jun) 企業(ye) 。作為(wei) 公司第一批搬進天津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的研發技術骨幹,天津威努特研發總監王方立坦言:“我跟公司一樣,職業(ye) 生涯從(cong) 北京開始,在天津開拓。”
人才落戶等後顧之憂在園區推動下一一解決(jue) ,王方立一門心思放在研發上,由他帶領團隊研發的工控漏洞挖掘平台獲得了國際自動化協會(hui) 安全合規學會(hui) 頒發的國際認證證書(shu) ,也是全球僅(jin) 有的六家、全國第一家獲此認證的企業(ye) 。紮根天津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的7年間,天津威努特的研發團隊也由最開始的3人,壯大到20餘(yu) 人。
科芯智慧農(nong) 業(ye) 項目從(cong) 年銷售不足百萬(wan) 元的公司成長為(wei) 年銷售突破5000萬(wan) 元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e) ;天億(yi) 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的機器人已在地鐵、高鐵等檢修場景中落地應用;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天河新一代超級計算機,實現了每秒百億(yi) 億(yi) 次計算能力的突破……
在這裏,北京的高精尖產(chan) 業(ye) 、科研與(yu) 人才、創新創業(ye) 成功經驗等優(you) 勢與(yu) 濱海新區製造業(ye) 基礎、成本與(yu) 空間等優(you) 勢聯合互補。天津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技術服務業(ye) 營收由2019年的4.3億(yi) 元增加到2023年的72億(yi) 元,年均增長率高達102.29%,昔日“小漁村”變成“中關(guan) 村”的夢想已經照進現實。
作為(wei) 我國科技創新重要引領地,北京的“創新因子”正加速飄向津冀大地,為(wei) 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重大時代命題交上創新答卷。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關(guan) 村企業(ye) 累計在天津、河北設立分支機構數量已突破1萬(wan) 家,總投資額超過2800億(yi) 元。北京輸出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由2013年的71.2億(yi) 元增長至2023年的748.7億(yi)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