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liang) 年我省轉化重大科技成果1178項,今年1月~10月全省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增長4.9%、高於(yu) 規上製造業(ye) 1.7個(ge) 百分點;
前三季度,重點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增長7.6%,其中高端裝備、電子信息製造業(ye) 產(chan) 值實現兩(liang) 位數以上增長;
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03戶,1月~10月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和遊客花費分別增長33.2%、92.5%;
深化經濟體(ti) 製改革和教育科技人才體(ti) 製機製改革,首批打造7個(ge) 環大學大院大所創新創業(ye) 生態圈,引進高端人才數量快速增長……
在11月28日全省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大會(hui) 上,這些亮眼的數據,彰顯著我省在加快打造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實踐地的征途中的穩健步伐。創新驅動力日益強勁,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構建蹄疾步穩,綠色發展成效明顯,創新發展活力持續釋放,奏響了新時代龍江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xing) 的激昂樂(le) 章。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增強新質生產(chan) 力源頭供給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核心要素。省科技廳圍繞賦能產(chan) 業(ye) 提質升級,加強產(chan) 業(ye) 核心技術攻關(guan) ,強化原創性、引領性研究。聚焦頁岩油開采、生物醫藥等重點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問題,實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84項,帶動社會(hui) 資本投入基礎研究6000萬(wan) 元。在研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已獲得授權發明專(zhuan) 利321項,實現經濟效益5086.58萬(wan) 元。
同時,麵向重點產(chan) 業(ye) 領域部署科技攻關(guan) ,堅持“企業(ye) 出題、科研解題、市場閱卷”,在人工智能、商業(ye) 航天、智能農(nong) 機裝備等領域發布171項指南、榜單任務,集中優(you) 勢科研力量攻克人形機器人靈巧手、大型高端智能多作物聯合收割機等關(guan) 鍵技術。在研省重點研發計劃已形成新技術、新產(chan) 品200餘(yu) 項。中船703所完成燃氣輪機數字孿生技術關(guan) 鍵功能驗證,中國電科49所的壓力傳(chuan) 感器應用於(yu) 嫦娥六號返回器。
加速壯大創新“第一動力”,哈爾濱工業(ye) 大學為(wei) 鍛造新質生產(chan) 力建強“硬核實力”。哈工大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傑才介紹,哈工大立足產(chan) 業(ye) 變革急需,加速重構有組織科研體(ti) 係,全方位激活創新效能。近兩(liang) 年,該校與(yu) 省內(nei) 497家民口企業(ye) 共開展橫向項目998項,與(yu) 省內(nei) 40家民口企業(ye) 共建聯合研究機構。2023年學校省內(nei) 橫向經費同比增長80%。建成東(dong) 北首個(ge) 大科學工程“空間環境地麵模擬裝置”,若幹指標居全球領先。
“古龍頁岩油粘土含量高、油氣流動難、壓裂改造難,在國際著名石油公司望而卻步後,大慶油田多資源協同陸相頁岩油綠色開采全國重點實驗室全力加大科研攻關(guan) 力度,將實驗室連接到現場,一流專(zhuan) 家聚集在井場,科研人員對每一筒岩心進行厘米級細致觀察,完成8萬(wan) 餘(yu) 塊樣品分析化驗,取得了從(cong) 運移成藏到原位成藏理論的革命性突破。”該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伍曉林表示,將著力把全國重點實驗室打造成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的高端平台,加速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以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 夯實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基礎
支柱產(chan) 業(ye) 是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主陣地。黑龍江產(chan) 業(ye) 基礎堅實,創新底蘊深厚,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具備良好條件和能力。我省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4567”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促進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實現新躍升。
北大荒集團構建完善農(nong) 業(ye) 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深入推進種業(ye) 振興(xing) ,大力發展智慧農(nong) 業(ye) ,厚植綠色發展底色。“集團積極搭建對標國際標準的種子研發平台,著力培育突破性新品種,墾豐(feng) 種業(ye) 已累計審定品種300餘(yu) 個(ge) 。先後建設數字農(nong) 場試點30個(ge) ,推進智慧育秧、智慧水利等7個(ge) 領域技術裝備的拓展應用,初步形成了以數據為(wei) 驅動的智慧農(nong) 業(ye) 綜合解決(jue) 方案。”北大荒農(nong) 墾集團董事長王兆成介紹,“下一步,集團將打好發展農(nong) 業(ye) 新質生產(chan) 力基礎,努力扛好我省糧食穩產(chan) 保供‘壓艙石’重任。”
我省運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升級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以前沿技術驅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未來產(chan) 業(ye) 。哈電集團研製了以白鶴灘水電站水輪發電機組為(wei) 代表的重大高端裝備,實現了我國高端裝備製造的重大突破。中航工業(ye) 東(dong) 安航空發動機等大型裝備製造企業(ye) 入選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
數據、算力、人工智能共同構成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驅動因素。8月30日,總投資42億(yi) 元的中國移動哈爾濱萬(wan) 卡智算中心項目建成投用,成為(wei) 全國最大的區域智算中心,將為(wei) 全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這個(ge) 算力‘超級工廠’,可為(wei) 萬(wan) 億(yi) 模型訓練提供強大的算力底座,賦能政務、農(nong) 業(ye) 、工業(ye) 、文旅、金融、交通、醫療等重點行業(ye) AI成果快速落地轉化。”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黑龍江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剛介紹,下一步,黑龍江移動將與(yu) 產(chan) 業(ye) 夥(huo) 伴共同譜寫(xie) AI+發展新篇章。
省發改委謀劃新質生產(chan) 力項目,夯實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基礎。今年全省實施省級重點產(chan) 業(ye) 項目1000個(ge) ,其中經濟發展新引擎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等新質生產(chan) 力項目560個(ge) ,占比較去年提高24.7個(ge) 百分點。
推進體(ti) 製機製創新 拓展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空間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需要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構建新型生產(chan) 關(guan) 係。創新體(ti) 製機製,可以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等生產(chan) 要素活力,實現新質生產(chan) 力和新型生產(chan) 關(guan) 係良性互動。
省發改委主任袁鋒介紹,省發改委積極爭(zheng) 取國家改革試點任務在我省落地,力求以改革推動發展方式轉變。一批重大項目納入國家重大生產(chan) 力布局,年產(chan) 180顆衛星的工大衛星柔性智造項目獲得國家核準。完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ti) 係,大興(xing) 安嶺入選首批國家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試點城市。優(you) 化生產(chan) 要素配置,破解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瓶頸。積極爭(zheng) 取將我省納入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和大型算力中心協同布局(算電融合)試點,為(wei) 發展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擴大新能源消納創造有利條件。
今年1月~10月,哈爾濱市平房區(哈經開區)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增長41.5%。“我們(men) 創新人才工作機製,服務企業(ye) 新引進專(zhuan) 業(ye) 人才和技工3700餘(yu) 人,全力保障50個(ge) 省市重點項目建設,匯聚形成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強大人才支撐。”哈爾濱市委常委、平房區委書(shu) 記、哈爾濱經開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閆紅蕾介紹,“我們(men) 堅持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人才鏈一體(ti) 部署,推動企業(ye) 與(yu) 哈工大等高校共建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13個(ge) ,三年帶動新增營收230億(yi) 元。與(yu) 波司登集團成功簽約總投資10億(yi) 元建設羽絨產(chan) 業(ye) 智能工廠和羽絨服裝智能製造工廠,‘爾濱&波司登’係列羽絨服全麵上市,成為(wei) 省市冰雪經濟內(nei) 涵式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點。”
我省各地各部門解放思想、大膽實踐,敢闖敢試、勇蹚新路,為(wei) 打造龍江新質生產(chan) 力實踐地注入新動能、塑造新優(you) 勢,推動龍江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記者 彭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