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2025年春運落下帷幕。
這是春節申遺成功後的首個(ge) 春運,也是有著史上最長春節假期的春運。40天內(nei) ,超90億(yi) 人次在960多萬(wan) 平方公裏的土地上交織流動。其中,鐵路、民航發送旅客量分別達到5.1億(yi) 人次和9020萬(wan) 人次,自駕出行量71.7億(yi) 人次,均創下曆史新高。
連日來,大江南北、關(guan) 山內(nei) 外,人潮湧動、車流如織。日趨完善的交通網絡、多樣豐(feng) 富的交通工具、加速落地的智能應用、不斷優(you) 化的服務流程,讓更多人享受到平安、便捷、溫馨的春運。新時代的春運圖景裏,寄托著奔向美好生活的幸福期盼,也映照出流動中國的滿滿活力。
運力與(yu) 基建齊升——
“一日千裏”照進現實
踏上歸途,千裏返鄉(xiang) 要多久?
到粵打拚20多年的吳子林,曾是摩托車大軍(jun) 中的一員。前些年的春運,他幾乎都是騎摩托車返鄉(xiang) 。載好愛人孩子、拎上大包小包,一大早從(cong) 中山出發,騎行12個(ge) 小時。“路上不敢騎快,遇到下雨全身濕透。”
幾年過去,回家的路還是那一條,時間刻度卻不同了。這兩(liang) 年,家裏添置了小汽車,摩托車正式“退役”了。“不到6小時就能到家,安全舒適!”
10多年前,浩浩蕩蕩的摩托車大軍(jun) 從(cong) 珠三角地區出發,沿國道向廣西、貴州、雲(yun) 南等地騎行返鄉(xiang) ,曾是春運遷徙潮中的獨特畫麵。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自駕奔馳在返鄉(xiang) 路上,南來北往、車流如梭,在中華大地上畫出一條別樣的“春運曲線”。今年春節期間,自駕出行占比近八成,全國高速公路總流量達4.36億(yi) 輛次。
仔細觀察,今年春運還有不少“新麵孔”:
16架國產(chan) 大飛機C919投入春運,航跡遍及東(dong) 西南北中;全新升級的CR400BF-S新型複興(xing) 號智能動車組,從(cong) 外觀到內(nei) 飾都令人耳目一新;國產(chan) 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開啟新春主題航次,載著近5000人在海上共度中國年……
多樣的交通工具,共同組成了最強運力,讓空間拓展、時間“折疊”——
1月14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實施春運列車運行圖,每天超1.4萬(wan) 列火車晝夜奔馳;今年春運期間,全國民航日均航班達1.85萬(wan) 班,同比增長8.3%,讓更多旅客快速飛往目的地;全國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車日均突破650萬(wan) 輛,較去年同期上升超60%。
大國基建鋪就暢達之路,讓便捷春運成為(wei) 可能——
看公路,高速公路服務區內(nei) ,3.5萬(wan) 台充電樁和超4萬(wan) 個(ge) 充電停車位虛位以待,為(wei) 新能源車主自駕出行保駕護航。
看鐵路,滬蘇湖、集大原等一批新線路加入,新線新站豐(feng) 滿了“春運地圖”,更便捷了人口流動。
看民航,各大航空公司通過加密航班、調換大機型執飛等方式,優(you) 化航線網絡、強化運力供給,助力旅客運輸量創新高。
設備更新、線路上新、航網煥新,走過春運70年,中國交通版圖已麵貌一新。日趨完善的交通網絡,拉近了家的時空距離,彰顯了大國綜合實力。
科技與(yu) 服務護航——
讓出行體(ti) 驗更加美好
春運路上,空鐵換乘有多快?
“不出車站就能上城際列車,一刻鍾便能到機場航站樓。”春節過後,河南省安陽市民王宇決(jue) 定帶家人搭乘吉祥航空去芬蘭(lan) 旅遊,從(cong) 安陽乘高鐵到鄭州東(dong) 站後,通過空鐵換乘,節省了1個(ge) 小時。
今年,鄭州機場攜手鐵路部門、航空公司,加強空鐵銜接、優(you) 化服務流程,讓出行無縫銜接。放眼全國,鐵路12306空鐵聯運服務已接入7家航空公司,服務覆蓋國內(nei) 97個(ge) 樞紐城市、192個(ge) 換乘車站和6149條通達線路。
信息技術落地應用,讓道路交通更有序。
赤洪高速,無人機盤旋高空,高速交警空中喊話,遠程提示擁堵預警、指揮車輛有序排隊。
依托913個(ge) 智能攝像頭,配備90多台智能巡檢車及無人機,湖北省交通運輸廳搭建起智能應急指揮調度係統,實現了對高速公路路況的實時監控,一旦出現逆行、擁堵等情況,立即展開應急處理。
電子發票全麵推廣,讓旅客出行更從(cong) 容。
洛陽龍門站,熙熙攘攘。過去,打印發票的人群排起長龍,如今,卻鮮有乘客排隊打印車票報銷憑證。
從(cong) 卡紙車票、磁介質車票到“刷臉”進站、電子發票……隨著去年11月數字化電子發票全麵推廣,我國鐵路客運車票實現無紙化,旅客從(cong) 乘車購票到開票報銷均可實現一鍵處理。
服務升級,科技助力,讓春運旅途充滿暖意。
上線“e路暢通”微信小程序,路況資訊、道路救援、服務區信息等一鍵了解;投用毫米波人體(ti) 成像安檢儀(yi) ,旅客平均安檢時間從(cong) 30秒縮短到15秒;掃碼“召喚”移動充電機器人進行充電,變“人找充電樁”為(wei) “充電樁找人”……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應用落地,讓春運效能全麵提升、體(ti) 驗更加美好。
歸途與(yu) 旅途交織——
春運有了更多“打開方式”
今年春節,換種方式怎麽(me) 過?
北京市民石佳選擇換一種過法:除夕,坐高鐵回山東(dong) 老家過年;大年初三,帶著全家人自駕至河北張家口滑雪;大年初六,坐高鐵返京複工。
8天春節長假催生出“轉場式休假”,不少人先回家探親(qin) 、再出行旅遊、最後返工返學,歸途與(yu) 旅途交織,帶火了假日出行,也催生出火熱的文旅市場。
滴滴租車數據顯示,今年的春運訂單中,約35%是“轉場式休假”的長租訂單,即回家探親(qin) 後再外出用車,春運用車平均租期達5日,是平日的2.5倍。
從(cong)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到“我來到你的城市”,人們(men) 的出行需求在變,供給也隨之改變。
創造新場景,旅客變遊客。
新年伊始,全國首趟冰雪旅拍主題列車——K5197次列車,從(cong) 哈爾濱站緩緩駛出。車隨人走,景隨車移,在風格各異的主題車廂內(nei) ,旅客可以換上不同服裝,免費體(ti) 驗旅拍打卡服務。
依托鐵路站車資源,國鐵哈爾濱局開通的冰雪旅拍主題列車串聯起哈爾濱站、亞(ya) 布力南站等網紅車站,讓交通工具變身旅遊場景。今年春運,列車客座率提高到超九成,旅客數量上升到高峰期往返1600餘(yu) 人。
適應新需求,小眾(zhong) 成大眾(zhong) 。
今年春運,不少航空公司開辟小眾(zhong) 航線,熱度持續上升。除哈爾濱、長春、烏(wu) 魯木齊等“冰雪遊”目的地和海口、三亞(ya) 等“避寒遊”目的地旅客量大幅增長外,吉林延吉等小眾(zhong) 目的地機票訂單也增長迅速。隨著免簽“朋友圈”進一步擴大,春運出入境旅遊迎來高峰。從(cong) 去哪兒(er) 旅行數據看,外國遊客熱衷深度了解中國,江蘇南通、浙江台州、新疆伊寧等二、三線城市國際旅客量迎來增長。
春運完滿結束,流動中國的畫卷仍在鋪展。透過氣象一新的春運圖景,活力滿滿的中國正闊步走進希望的春天。
(人民日報記者薑曉丹參與(yu) 采寫(xi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