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紅色引領綠色:濟南市柳埠街道打造“垃圾分類新時尚”

發布時間:2022-01-11 09:26:00來源: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濟南1月10日電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和管理,體(ti) 現出城鄉(xiang) 精細化管理水平與(yu) 文明程度。近年來,通過“紅色引領綠色”,濟南市南部山區柳埠街道多舉(ju) 措層層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讓“垃圾分類新時尚”走進千家萬(wan) 戶。

  據介紹,柳埠街道通過黨(dang) 建引領、資金投入、宣傳(chuan) 助力、示範打造、樣板推進、撤桶並點、定點督導等措施,強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街道成立了由街道黨(dang) 工委、辦事處主要領導任組長、部門負責人及轄區各管理區書(shu) 記為(wei) 成員的垃圾分類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zhuan) 題調度會(hui) 議,由街道統籌協調、管區指導調度、各村具體(ti) 落實,形成了垃圾分類長效管理的工作機製。

  柳埠街道還明確黨(dang) 建引領,“紅色引領綠色”,充分發揮黨(dang) 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實行村兩(liang) 委成員負責製和黨(dang) 員包戶製,簽訂垃圾分類黨(dang) 員承諾書(shu) ,黨(dang) 員帶頭實踐垃圾分類工作,引領垃圾分類新風尚。同時,注重工作融合,將垃圾分類工作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美麗(li) 庭院創建等工作相融合,把垃圾分類工作寫(xie) 入鄉(xiang) 村民規條約,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中,不斷培養(yang) 居民文明素養(yang) 和良好衛生習(xi) 慣。

  以點帶麵,打造垃圾分類新模式

  針對街道小區治理的難點痛點,柳埠街道在摸底調查的基礎上,在重點小區門口規劃建設了“兩(liang) 定四分、相對集中”垃圾分類投送點,通過試點帶動整個(ge) 轄區垃圾分類全覆蓋。

  據悉,柳埠街道按照“先易後難、循序漸進、試點先行、分步推進”的原則,以點帶麵,先行打造田褚村、常家村兩(liang) 個(ge) 垃圾分類示範村,在轄區學校、醫院率先開展垃圾分類,打造示範單位,後打造嶽陽村、下海螺峪村、葫蘆套村、鳳凰村、馬家峪村、三岔村6個(ge) 垃圾分類樣板村,望嶽小區、陽光水岸小區2個(ge) 垃圾分類樣板小區,結合街道實際,形成推廣模式,最終實現全麵推廣。

  此外,柳埠街道還按照示範村的模式和標準,為(wei) 轄區各單位、各村合理配備分類桶、收集車輛和分揀人員,設置標識標牌、宣傳(chuan) 欄、公示欄、分類亭,分類台賬齊全,突出宣傳(chuan) 引導,形成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

  據統計,截至目前,街道已為(wei) 村民配發雙色子母桶24450個(ge) ,為(wei) 環衛工人配送電動三輪車292輛,電動廚餘(yu) 收集車2輛,收運車輛13輛;設置標識標牌宣傳(chuan) 牌宣傳(chuan) 語1000餘(yu) 處,垃圾收集點設置分類亭112處,配備四分類果皮箱200餘(yu) 個(ge) ,有害垃圾收集箱110個(ge) ,並全部配備有害垃圾宣導牌。同時,建設多功能垃圾分類收集房6個(ge) ,簡易收集房8個(ge) ,提升改造生活垃圾處置中心1處。

  強化宣傳(chuan) 教育,垃圾分類從(cong) 源頭抓起

  為(wei) 了增強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柳埠街道加大宣傳(chuan) 力度,開展多樣化宣傳(chuan) 教育與(yu) 培訓,組織工作人員開展上門送服務。

  柳埠街道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已舉(ju) 辦“垃圾分類進校園”、“垃圾分類進社區”、“垃圾分類進景區”等“八進”宣傳(chuan) 活動200餘(yu) 次、“六進”宣講活動100餘(yu) 場次;發放宣傳(chuan) 手冊(ce) 2萬(wan) 餘(yu) 冊(ce) ,宣傳(chuan) 彩頁4萬(wan) 餘(yu) 張。

  同時,柳埠街道還寓教於(yu) 樂(le) ,設置了垃圾分類宣傳(chuan) 筆、宣傳(chuan) 扇、宣傳(chuan) 台曆、掛曆、可降解垃圾袋等宣傳(chuan) 物資,通過有獎競猜、積分兌(dui) 換等形式獎勵給落實分類的居民,多方式、多渠道講解垃圾分類小常識,傳(chuan) 授垃圾分類小技巧,逐步培育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和習(xi) 慣,實現從(cong) “隨手扔”向“隨手分”的轉變。係列舉(ju) 措提高了居民垃圾分類的自覺意識,讓居民在潛移默化中讓垃圾分類成為(wei) 一種生活習(xi) 慣,真正從(cong) 源頭上做到垃圾減量化。

  據了解,未來柳埠街道將繼續通過強化隊伍建設、完善設施設備以及開展多樣化宣傳(chuan) 教育活動等方式,不斷探索垃圾分類新路徑,持續推進精細化垃圾分類,助力垃圾分類成為(wei) 全民“新時尚、新潮流”。(溫欣然)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