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二年全球十大潛在風險
作者: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世界經濟與(yu) 政治研究所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
2021年世界經濟得到較快修複,中美兩(liang) 個(ge) 大國的產(chan) 出規模率先恢複到疫情前的水平。全球治理赤字問題仍待破解,中美博弈進入長期對峙。展望2022年,全球重大風險需關(guan) 注以下十個(ge) 方麵。
一、病毒變異不斷和疫苗接種嚴(yan) 重失衡
截至2021年12月28日,21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全球累計確診病例突破2.8億(yi) 例。隨著疫苗大規模普及,重症率和死亡率已經顯著降低。但是,德爾塔、奧密克戎這類變異毒株不斷出現,其傳(chuan) 播能力更強,原有疫苗防範效果被削弱。目前,奧密克戎毒株已擴散到了89個(ge) 國家和地區。12月28日當天,全球新增確診病例超過130萬(wan) ,遠高於(yu) 前幾輪的峰值。
同樣令人擔憂的是疫苗接種嚴(yan) 重失衡。截至12月27日,北美、歐洲接種疫苗人口比例分別達到68%、65%,非洲則僅(jin) 為(wei) 14%。國際製藥商協會(hui) 聯合會(hui) (IFPMA)預計,2022年6月全球疫苗將實現供求平衡,但是非洲可能要到2024年才能達到當前北美的疫苗普及水平。當前,世衛組織發起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未達預期,到2021年年底僅(jin) 分發了8億(yi) 劑,遠低於(yu) 原定目標的19億(yi) 劑。2022年全球疫苗普及將繼續這種極不平衡態勢。世衛組織也警告稱,疫苗分配不均會(hui) 進一步助長病毒變異勢頭。
二、美國貨幣政策轉向引發金融市場動蕩
當前美國通脹抬升速度大超預期,美聯儲(chu) 抑製通脹決(jue) 心上升、表態也趨向鷹派。2022年美聯儲(chu) 將加快縮減資產(chan) 購買(mai) 進程,加息和縮表伴隨的金融風險也在上升。導火線之一是美國債(zhai) 券市場上的僵屍企業(ye) 。目前美國上市公司的僵屍企業(ye) 占比近10%,同時債(zhai) 券市場上近一半公司債(zhai) 評級為(wei) BBB,也就是投資級的最低級。如果這些債(zhai) 券被降級為(wei) 垃圾債(zhai) ,投資基金將被動大規模拋售,進而觸發債(zhai) 務風險。導火線之二是美股泡沫。2021年美股屢創新高,11月初道瓊斯指數市盈率約30,分位點處在曆史95%以上的高位,當前美股泡沫化程度超過了互聯網泡沫時期。在上一輪緊縮過程中,美國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加至1.5%、十年期國債(zhai) 收益率升至2.5%以後,美股就出現了大幅回調。
三、部分發展中國家債(zhai) 務違約
全球複蘇失衡加劇,發展中國家債(zhai) 務負擔飆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年10月預測,發達經濟體(ti) 總產(chan) 出規模將在2022年回歸到疫情之前的趨勢線水平,但發展中國家(不包括中國)總產(chan) 出規模到2024年仍將顯著低於(yu) 趨勢線水平5.5個(ge) 百分點。疫苗分配不均、宏觀政策空間不足,這使得發展中國家經濟恢複滯後,並進一步導致發展中國家債(zhai) 務負擔加速上升。僅(jin) 2020年,這類國家的債(zhai) 務與(yu) GDP之比就增加了18個(ge) 百分點,創下40年來最大增幅。由於(yu) 美聯儲(chu) 貨幣政策轉向,2022年發展中國家將麵臨(lin) 資本外流、貨幣貶值、融資成本上升等多重衝(chong) 擊。當前,已有近一半低收入國家陷入債(zhai) 務困境或麵臨(lin) 高風險。此外,土耳其、阿根廷、尼日利亞(ya) 、巴西、南非等國的債(zhai) 務風險值得重點關(guan) 注。
四、供應鏈定向脫鉤
2022年2月美國將出台《全麵供應鏈審查和評估報告》,推出更多針對性政策進行科技封鎖、加快關(guan) 鍵供應鏈回流。美國近期已通過的一係列法律,如《基礎設施建設法》《重建更好未來法》等將在2022年落地。審議中的《美國創新與(yu) 競爭(zheng) 法案》大概率將在2022年通過並實施。這些法律都旨在強化供應鏈回流,同時對華展開產(chan) 品、技術、行業(ye) 、地區的定向脫鉤。2022年,德國和歐盟供應鏈盡職法案可能取得進展,在供應鏈中加強對人權、氣候變化等問題的管控。此外,西方國家還可能通過美歐貿易和技術委員會(hui) 、日印澳供應鏈韌性倡議、“四國機製”供應鏈安全合作,以及美國與(yu) 歐洲的反經濟脅迫立法等,增強供應鏈的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屬性,推動供應鏈局部脫鉤。
五、資源民族主義(yi) 抬頭
經濟快速修複、全球能源轉型,擴大了資源商品供需缺口,資源富裕國家談判能力上升。同時由於(yu) 疫情加劇財政危機,資源國政府迫切尋求新的收入來源。全球保護主義(yi) 開始盛行的背景下,這些因素都推動了資源民族主義(yi) 顯著抬頭。疫情以來,重要資源出口國通過資源國有化、增加資源稅收、禁止出口,以及規定必須在國內(nei) 完成高附加值工序等方式加強了幹預。未來幾年,礦產(chan) 領域可能成為(wei) 資源民族主義(yi) 的重災區。能源轉型背景下,銅、鋁、鈷、鋰、鎳等礦產(chan) 資源的戰略屬性增強。擁有這些礦藏且資源出口依賴度高的國家,資源民族主義(yi) 風險最高。重點國家包括非洲的剛果(金)、讚比亞(ya) ,拉美的秘魯、智利和墨西哥,亞(ya) 洲的印度尼西亞(ya) 、蒙古。
六、部分中等強國和支點國家政權更迭
在亞(ya) 洲,2022年3月和5月,韓國、菲律賓將分別舉(ju) 行總統大選。韓國的主要候選人是執政黨(dang) 的李在明、最大在野黨(dang) 的尹錫悅,目前勝負難料。如果保守派尹錫悅獲勝,韓國可能緩和對日關(guan) 係、強化美韓同盟,中韓關(guan) 係將麵臨(lin) 考驗。菲律賓大選中,如果親(qin) 美勢力卷土重來、改變外交路線,南海可能動蕩加劇,中國-東(dong) 盟關(guan) 係也將麵臨(lin) 風波。這兩(liang) 場選舉(ju) 結果將對未來五年的東(dong) 北亞(ya) 、東(dong) 南亞(ya) 、印太地區戰略格局產(chan) 生影響。在歐洲,法國將於(yu) 4月和6月進行總統和議會(hui) 選舉(ju) 。繼德國之後,法國選舉(ju) 對歐盟未來具有重要意義(yi) 。如果民粹勢力獲得更大話語權,可能對歐盟一體(ti) 化造成嚴(yan) 重衝(chong) 擊,歐盟戰略自主將受到重大考驗。此外,2022年匈牙利、巴西領導人選舉(ju) 也存在不確定性,可能使得中美歐關(guan) 係更加複雜化。
七、俄烏(wu) 爆發武裝衝(chong) 突
近年來俄羅斯對烏(wu) 克蘭(lan) 軟硬兩(liang) 手都未奏效,烏(wu) 反而更加倒向美西方,公開尋求加入北約以求得保護。北約身陷兩(liang) 難,即美國和德法不希望激化與(yu) 俄對抗,但如果表態不接納烏(wu) 克蘭(lan) ,又會(hui) 麵臨(lin) “對俄軟弱”的批評以及東(dong) 歐北約盟國的離心。兩(liang) 難之下,美西方很可能選擇不給出直接安全承諾,同時在經濟和軍(jun) 事上更大力度支持烏(wu) 克蘭(lan) 。該政策無法緩解俄羅斯的安全擔憂,反而會(hui) 慫恿烏(wu) 克蘭(lan) 更加激進,製造壓力迫使北約接納。如果矛盾升級,俄烏(wu) 可能圍繞頓巴斯地區發生武裝衝(chong) 突。衝(chong) 突不僅(jin) 會(hui) 破壞地區安全局勢,還將波及全球能源供給和能源轉型,並對中東(dong) 歐、中亞(ya) 國家外交政策帶來連鎖反應,德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的審批凍結或將長期化。
八、台海地區緊張局勢加劇
拜登政府執政一年來,美國進一步明確對台安全承諾,為(wei) 中國統一製造更多阻礙,反複挑戰中方紅線。特別是公開曲解“一個(ge) 中國”政策,急切推動台灣議題的國際化。拜登12月27日簽署的“2022年國防授權法案”,就包括了多項提升台灣“自我防衛能力”的具體(ti) 措施,建議美台進行實地訓練與(yu) 軍(jun) 事演習(xi) ,甚至提議酌情邀請台灣參加“2022年環太平洋軍(jun) 演”。2022年11月,美國還將舉(ju) 行中期選舉(ju) 。拜登政府對華政策將更為(wei) 強硬,在涉台議題上挑釁也會(hui) 加劇,還可能會(hui) 實質性推進美台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日本、澳大利亞(ya) 等國的反華勢力受到鼓動,將推高軍(jun) 費開支水平,加劇地區緊張氣氛。日本可能加快與(yu) 美探討部署中導係統。澳大利亞(ya) 可能借助澳英美安全合作機製獲取更多關(guan) 鍵軍(jun) 事技術,增強針對中國的軍(jun) 事能力。
九、非傳(chuan) 統安全多點頻發
難民潮和恐怖主義(yi) 更加嚴(yan) 峻。首先,美軍(jun) 撤離阿富汗之後,恐怖組織可能借機向中亞(ya) 、南亞(ya) 擴散。西亞(ya) 北非動蕩加劇,歐洲難民形勢可能惡化。歐盟與(yu) 毗鄰國家、歐盟內(nei) 部矛盾也將加劇。難民潮湧之下,恐怖組織的招募和滲透活動將更為(wei) 猖獗。其次,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外還可能出現其他惡性傳(chuan) 染病,使得全球衛生資源更加緊張。同時,氣候變暖勢頭延續,極端洪澇、幹旱和台風等災害可能更加頻繁,這不但破壞生產(chan) 生活秩序,還加劇了人道主義(yi) 困境。極端天氣伴隨資源民族主義(yi) 的盛行,還可能進一步加劇糧食供應風險。最後,隨著數字化進程推進,數字空間麵臨(lin) 更大安全挑戰:能源、金融關(guan) 鍵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壓力陡增。網絡攻擊也正在成為(wei) 政治和軍(jun) 事對抗的重要手段,引發或惡化軍(jun) 事衝(chong) 突的可能性大幅上升。
十、全球增長勢頭出現重挫
上述各種風險相互交織,將可能使2022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顯著低於(yu) 國際機構4.1%至4.9%的預測值。具體(ti) 而言,如果發達國家刺激政策集體(ti) 退潮,特別是美國貨幣政策加速轉向,可能觸發金融風險並向全球擴散。同時,大國博弈加劇,美國濫用製裁、地緣政治衝(chong) 突加劇、資源民族主義(yi) 抬頭,這都可能在複雜的全球生產(chan) 網絡中激發蝴蝶效應,帶來嚴(yan) 重的負向供給衝(chong) 擊,甚至出現滯脹。傳(chuan) 統安全與(yu) 非傳(chuan) 統安全發生共振,尤其新冠肺炎病毒繼續變異、擴散的可能性不低,部分國家經濟重啟可能麵臨(lin) 中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