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七律“詞頭”臆解
宋代著名文學家王安石(1021—1086)存詩一千七百餘(yu) 首,它們(men) 的風格或渾灝樸茂,或健拔奇警,或雅麗(li) 精絕,可謂新奇工巧,眾(zhong) 體(ti) 兼備,是“宋調”的重要代表。錢鍾書(shu) 先生在《談藝錄》《宋詩選注》兩(liang) 書(shu) 中對王安石詩歌多有評述。其中《談藝錄》列有專(zhuan) 章“荊公詩注”;《宋詩選注》選錄王詩十首,並撰長篇“小傳(chuan) ”,展示了錢先生對王安石詩歌的獨特解會(hui) 。在錢鍾書(shu) 手稿集《容安館劄記》和《中文筆記》中,也有對王詩用字造語、命意屬對、篇章句法的品藻,從(cong) 而與(yu) 《談藝錄》《宋詩選注》形成了互補關(guan) 係,更多麵立體(ti) 地呈現出錢先生對王安石詩歌的看法。《中文筆記》有一段王詩的總評,為(wei) 他書(shu) 所未及,值得重視,《王水照談〈錢鍾書(shu) 手稿集·中文筆記〉》(《東(dong) 方早報》2012年4月8日B04版)首次拈出了這段評語:
荊公兼擅各體(ti) ,而五七古、七絕尤為(wei) 粹美。其古詩凝而不生澀,有力於(yu) 歐,勁於(yu) 梅,勁而能適,未酣放耳。其以文為(wei) 詩處,直起直落,北宋無第二人。惟說理語、參禪語太多而不佳。五律雅有唐音,往往有似摩詰,拗相公恬淡如是,亦一奇也。七律對仗精切,一代無兩(liang) ,筆氣矯挺,惜太半為(wei) 詞頭所壞,純粹者少。七絕則幾乎篇篇可傳(chuan) 矣。(《錢鍾書(shu) 手稿集·中文筆記》第二冊(ce) 第95-96頁)
錢先生在此對王安石的詩歌作了全方位的評價(jia) ,讚譽之高,極為(wei) 罕見。尤其與(yu) 《談藝錄》《宋詩選注》中的貶斥之語相對讀,更顯特別。這段評語分體(ti) 而論,對荊公的五古、七古、七絕、五律、七律諸體(ti) 都從(cong) 總體(ti) 上加以肯定,隻有少數的否定之詞。評語所言,整體(ti) 易於(yu) 理解,如褒揚之詞,言“五律雅有唐音,往往有似摩詰”,錢先生在手稿上已舉(ju) 出了《半山春晚即事》《定林》《即事》《自白土村入北寺》等作予以印證;言“七律對仗精切,一代無兩(liang) ”,可謂宋代以來詩評之共識,葉夢得《石林詩話》即雲(yun) 荊公“詩律尤精嚴(yan) ,造語用字,間不容發”;言“七絕則幾乎篇篇可傳(chuan) ”,也有《宋詩選注》入選之作可證不虛(選錄10首作品,七絕占6首)。貶斥之詞,言“說理語、參禪語太多而不佳”,“稍欠頓宕開闔”等等,結合王安石的具體(ti) 創作,也可找出例證,落在實處。惟有一句,頗難索解,即言荊公七律“太半為(wei) 詞頭所壞”,因“詞頭”意義(yi) 不明,難知此語所指。
在唐宋文史術語中,“詞頭”一語本是專(zhuan) 稱,特指朝廷詞臣撰擬製詔的提要,有時“詞頭”也可代指製詔本身。宋代官製小型筆記《朝野類要》“鎖院”條即有“(製麻)如不可行者,繳奏之,謂之封還詞頭”之說,又“兩(liang) 省”條言“東(dong) 省繳章,西省掌詞頭記注”,都是此意。在唐宋文人別集中,“封還詞頭”用例頻繁,凡有中書(shu) 舍人或權中書(shu) 舍人等草製經曆者,多有寫(xie) 作,茲(zi) 不贅列。錢先生所言荊公七律“為(wei) 詞頭所壞”之“詞頭”,自然不可能是此義(yi) 項。然如將其理解成現代語言學用語,指詞句的前綴,更不可通。幸好“詞頭”一語,在錢先生的著作中,並不鮮見,回到錢先生的語言習(xi) 慣中,或可正確釋義(yi) 評語所指。
錢先生在1934年發表的《論不隔》一文中,已使用了“詞頭”一詞,他說:“‘不隔’若隻指不用膚廓的詞頭套語和陳腐的典故而說,那麽(me) ,一個(ge) 很圓滿的理論便弄得狹小,偏僻了。”後麵又接著說:“我們(men) 該注意的是:詞頭、套語或故典,無論它們(men) 本身是如何陳腐醜(chou) 惡,在原則上是無可非議的;因為(wei) 它們(men) 的性質跟一切譬喻和象征相同,都是根據著類比推理來的。”這段文字中,詞頭與(yu) 套語、故典並列,且有逐層遞進之意,都帶貶義(yi) ,是“膚廓”“陳腐醜(chou) 惡”的,感情色彩和評王安石詩一句頗相符合。在《管錐編》中,錢先生也多次用到了“詞頭”一語,更可見在其話語係統中“詞頭”的具體(ti) 形態。如論《左傳(chuan) 正義(yi) 》第一七則雲(yun) :“似‘玉’非徒為(wei) 藻飾詞頭,而是當時禮節套語之施於(yu) 人君者。”論述中提及玉趾、玉麵、玉聲、玉貌等,這裏的“藻飾詞頭”顯然指“玉”字作為(wei) “施於(yu) 人君”的修飾語,為(wei) 作品所習(xi) 用,成為(wei) 了“套語”。又論《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一〇六則,提及《蘭(lan) 亭集序》,不但成為(wei) “大議論”的題目,“並成俚俗歌曲之詞頭”,此處也是指爛熟套語。這些都是停留於(yu) 字麵的“詞頭”,還有非停留字麵,而涉及修辭與(yu) 用意者。如論《毛詩正義(yi) 》第八則雲(yun) :“隋唐而還,‘花笑’久成詞頭。”舉(ju) 例則有駱賓王“花有情而獨笑”、李商隱“鶯花啼又笑”、豆廬岑“一樹桃花笑不應”等等。所謂“‘花笑’久成詞頭”,並不是指“花笑”這兩(liang) 個(ge) 字成為(wei) 固定“詞頭”,乃是指詩歌中以笑來形容花朵開放的燦爛,這一修辭手法已成為(wei) 常見搭配。
在《容安館劄記》中,錢先生也多次用了“詞頭”一語。第七一七則論吳梅村《感舊》“故向閑人偷玉箸”詩句,錢先生說他:“偷字,不知所雲(yun) ,蓋襲取詞頭而初未解‘玉箸’之意為(wei) 涕淚也。”這裏的“詞頭”是單就字麵而言。第四五六則論陳與(yu) 義(yi) :“詞頭采擷,每取之東(dong) 坡。”其後提及簡齋《雨》詩“一涼恩到骨,四壁事多違”本於(yu) 東(dong) 坡《和穆父新涼》“受恩如負債(zhai) ,粗報乃焚券”;《中牟道中》詩“雨意欲成還未成,歸雲(yun) 卻作伴人行。依然壞郭中牟縣,千尺浮屠管送迎”,乃用東(dong) 坡《送述古·南鄉(xiang) 子》詞“誰似臨(lin) 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之意;《對酒》“官裏簿書(shu) 無日了,樓頭風雨見秋來”近於(yu) 東(dong) 坡“官事無窮何日了,菊花有信不吾欺”等等。從(cong) 陳與(yu) 義(yi) 這些作品與(yu) 蘇軾詩詞的關(guan) 係上看,“詞頭采擷,每取之東(dong) 坡”中的“詞頭”,雖有字麵的承襲之意,但更重要的是詩意的仿擬。
通過對《論不隔》及《管錐編》《容安館劄記》等書(shu) 中的用例分析,我們(men) 大體(ti) 可以判斷,錢先生所用“詞頭”一語,意涵基本穩定,既可指詞麵上的轉相承襲,也可指這些承襲詞麵背後所包蘊的修辭與(yu) 用意的反複。“詞頭”因承襲反複過多,甚至由此形成“套語”,從(cong) 而在藝術上有了消極的修辭效果,一定程度上侵蝕了詩歌的新穎感,削弱了詩句的藝術感染力。確定“詞頭”在錢先生話語係統中的內(nei) 涵後,再來審視荊公七律“太半為(wei) 詞頭所壞,純粹者少”的評語,庶幾可悉所指。但這一評語要真正落實到具體(ti) 作品上予以印證,則又是一個(ge) 難題。
在《論不隔》中,錢先生將“詞頭”與(yu) 套語、典故相並提,一方麵說明三者相近,另一方麵也說明三者不是一碼事。王安石現存七律共四百餘(yu) 首,其用典之精、之多、之廣,可謂舉(ju) 目即見,而這些自然不算“詞頭”。詞頭應該還無法上升到典故層麵,隻是常用習(xi) 用的一些詞語或詩意,在王安石詩作與(yu) 他人或自己的詩中反複多次出現。《宋詩選注》指斥王安石的詩“往往是搬弄詞匯和典故的遊戲、測驗學問的考題”,其中的“搬弄詞匯”或許更接近於(yu) “詞頭”。《談藝錄》“荊公用昌黎詩”、“王荊公改詩”諸則,列舉(ju) 王安石偷襲他人詩作的例證,其中應該就包括一些“為(wei) 詞頭所壞”的作品。如《次韻平甫金山會(hui) 宿》“天末海門橫北固”乃放大楊蟠“天末樓台橫北固”,《次韻吳季野題澄心亭》“締構應從(cong) 物外僧”乃應聲章得象“久住偏宜物外僧”等等,都是字麵相襲、詩意反複之作,或可呼應“為(wei) 詞頭所壞”的評騭。
錢先生在《容安館劄記》中還指出王安石的七律重複自我。如《送別韓虞部》一詩頸聯“當年豈意兩(liang) 家子,今日更為(wei) 同社人”,在《始與(yu) 韓玉汝相近居遂相與(yu) 遊今居複相近而兩(liang) 家子唱和詩相屬因有此作》一詩頸聯又出現了“當時豈意兩(liang) 家子,此地更為(wei) 同社人”,僅(jin) 個(ge) 別字不同;《偶成二首》其一與(yu) 《寄曾子固》全篇唯有首句和第七句不同,其他諸句幾乎雷同。這些詩句的雷同,當然也不能全視作無意義(yi) 的重複,就如同錢先生在《談藝錄》中論王安石詩時所引出來的思考:“一集之中,語意屢見,亦仿佛斟酌推敲,再三嚐試以至於(yu) 至善。”但類似的自我重複加上大量的剿襲,其七律的精切工巧就不免打了折扣,這種作派大概給錢鍾書(shu) 先生較深印象,於(yu) 是評其七律“太半為(wei) 詞頭所壞,純粹者少”,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詞頭”乃錢先生詩學批評術語中獨特的一例,而鮮見於(yu) 同時學人著述,這給我們(men) 準確把握其意涵帶來了一定困難。以上結合錢先生他書(shu) 用例及王安石作品嚐試論之,難稱切至,博雅君子,有以教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