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國經濟,穩紮穩打中突破創新

發布時間:2022-01-20 09:2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經濟界麵】

  中國經濟,穩紮穩打中突破創新

  ——三大關(guan) 鍵詞看2022年中國經濟走勢

  光明日報記者 張翼 董蓓

  “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2021年我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突破114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8.1%,兩(liang) 年平均增長5.1%,領跑世界主要經濟體(ti) ,總量增長、結構優(you) 化、民生改善、動能蓄積。

  剛剛過去的一年,中國經濟交出了高質量發展答卷。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世紀疫情衝(chong) 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和不確定。麵對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應該在正視困難的基礎上堅定信心,提出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為(wei) 2022年中國經濟保持平穩、健康、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性基礎。

  穩增長:全年有望實現穩中有進

  【預測】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日前舉(ju) 行中國經濟預測發布會(hui) ,預測2022年中國經濟將穩健增長,預計全年GDP增速為(wei) 5.5%左右,經濟增長將呈現前稍低後略高趨勢。預計消費、投資和淨出口對GDP增速的拉動分別為(wei) 3.9、0.9和0.7個(ge) 百分點。

  “2022年,是我國經濟逐步回歸常態運行的一年。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和不確定,國內(nei) 發展也麵臨(lin) 壓力。盡管存在這些風險挑戰,但總的來看,我國經濟持續恢複發展的態勢沒有變,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因素沒有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條件也沒有變。從(cong) 全年看,經濟有望實現穩中有進。”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指出。

  我國疫情常態化防控處於(yu) 全球領先地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效顯著,生產(chan) 生活秩序總體(ti) 穩定,促進了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hui) 大局穩定。到目前為(wei) 止,我國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在世界主要經濟體(ti) 中都是最少的,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肺炎疫苗29.3億(yi) 劑次,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總人數12.2億(yi) 人,在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中是最多的,這為(wei) 經濟增長築牢總的防線。

  我國產(chan) 業(ye) 供給體(ti) 係全,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中的全部工業(ye) 門類,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備,配套也較為(wei) 完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較強,能夠很快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促進供給增加。近年來,我國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精準調控、相機調控,積累了豐(feng) 富的調控經驗,促進了經濟平穩發展。2020年以來,麵對世紀疫情,我國保持戰略定力,沒有采取大水漫灌的強刺激,而是針對市場主體(ti) 幫扶政策到位,促進了經濟恢複,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我國通脹率、政府債(zhai) 務水平較低,貨幣政策有空間,宏觀調控政策工具多,有能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麵不會(hui) 改變。麵對多重考驗,我國立足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持續深化改革開放,積極暢通經濟內(nei) 外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這是我們(men) 的信心和底氣所在,更是新的一年繼續推動經濟穩健前行的重要基礎。

  蓄動能:“科技賦能+消費反彈”將唱主角

  【事例】

  中國石化鎮海基地一期項目全麵開車成功;全球最先進140米級打樁船“一航津樁”建成交付;國內(nei) 首套全自主可控3兆瓦風機主控係統並網投運……2022年開年以來,一批重大項目密集投產(chan) 、開工,為(wei) 新年開局起步踩下“油門”。

  “2021年國民經濟持續恢複,發展預期目標完成情況良好,為(wei) 實現‘十四五’和2035年遠景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展望2022年,內(nei) 需進一步複蘇有望推動經濟超預期增長。”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奐劼表示。

  數據顯示,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5.3、1.1、1.7個(ge) 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wei) 65.4%、13.7%、20.9%。有關(guan) 專(zhuan) 家指出,2022年中國經濟的關(guan) 鍵詞是增長動力切換,“科技賦能+消費反彈”將唱主角。

  “新的經濟增長點將不斷湧現。”寧吉喆強調,下一步,我國經濟增長的動能不僅(jin) 來自需求“三駕馬車”的拉動,而且來自供給的推動;不僅(jin) 來自內(nei) 需的擴大,而且來自外需的拓展;不僅(jin) 來自消費的增長,而且來自投資的發展;不僅(jin) 來自改革的推進,而且來自創新的帶動。我國有信心、有底氣,也有能力、有條件,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空間廣。14億(yi) 多人口、4億(yi) 多中等收入群體(ti) ,這是我國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構建國內(nei) 強大市場的立足之本。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所下降,2021年實現同比增長,消費登上新台階,達到了44萬(wan) 億(yi) 元。

  羅奐劼分析指出,盡管2021年消費恢複稍顯疲弱,但2022年仍存在較大修複空間,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有望恢複至疫情前的潛在增長水平。全球疫情好轉趨勢不變。疫情對於(yu) 消費的影響是把“雙刃劍”,疫情一旦明顯好轉,消費反彈力度驚人。

  盡管國際環境複雜嚴(yan) 峻,全球疫情影響仍在持續,對投資增長形成一定製約。但從(cong) 我國發展階段看,擴大有效投資有潛力、有空間,也有動力,促發展投資潛力巨大,補短板投資空間廣闊。我國總儲(chu) 蓄率高,社會(hui) 資金總體(ti) 充裕,生產(chan) 建設支撐條件較好,擴大有效投資既有需要也有較好的條件。

  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等政策正在發力。隨著去年下半年以來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加快發行節奏,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加快下達進度,“十四五”規劃確定的102項重點項目陸續啟動,“兩(liang) 新一重”項目有序建設,財政貨幣投資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都有利於(yu) 固定資產(chan) 投資穩步恢複。今年年初以來,各地按規劃開工了一批重點項目,可以說投資增長前景看好。

  增潛力:改革開放帶動發展新突破

  【現場】

  1月7日,在青島海關(guan) 所屬煙台海關(guan) 通關(guan) 大廳,煙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業(ye) 務經理李曉輝將日本商工會(hui) 議所簽發的RCEP原產(chan) 地證書(shu) 以及其他報關(guan) 材料提交給了海關(guan) 關(guan) 員。據測算,RCEP生效首年,公司可以節約關(guan) 稅成本40萬(wan) 元。《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正式實施的首周,青島海關(guan) 共為(wei) 415批出口貨物簽發RCEP原產(chan) 地證書(shu) 。

  “外貿數據可以說是2021年最亮眼的宏觀經濟數據之一。得益於(yu) 中國的開放以及競爭(zheng) 力提升,今年貿易這駕馬車對整個(ge) 國家經濟的貢獻有望保持正增長,貿易盈餘(yu) 也能夠支持人民幣匯率、支持經濟複蘇和就業(ye) 。”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hui) 副主任張建平表示。

  我國改革開放紅利多,開放帶動發展實現新突破。過去一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創曆史新高,實際利用外資規模超過1.1萬(wan) 億(yi) 元,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達到11.6萬(wan) 億(yi) 元;中歐班列開行1.5萬(wan) 列,增長22%。特別是今年初,《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正式生效,標誌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落地,這必將促進對外貿易、相互投資、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發展。

  “從(cong) 經濟增長率、就業(ye) 、物價(jia) 、國際收支四大國民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來看,中國經濟充滿內(nei) 生動力和活力。”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認為(wei) ,穩字當頭,首先要穩住經濟增長勢頭,著力點要放在讓市場主體(ti) 能夠保持生機保持活力。從(cong) 貨幣政策來講,要降低市場主體(ti) 融資成本,這是讓其充滿活力、能夠自我發展關(guan) 鍵的基礎性一環;財政政策上,今年應當繼續為(wei) 市場主體(ti) 減稅降費,讓市場主體(ti) 輕裝上陣,讓他們(men) 能夠施展得開、有能力、有活力、有實力。

  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發展的主題。過去一年,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促進經濟穩定複蘇,同時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創新,著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成效。創新驅動發展收獲新成果,高技術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多種所有製企業(ye) 共同發展。

  隨著今年一係列有利於(yu) 製造業(ye) 投資、企業(ye) 科學研究與(yu) 試驗發展(R&D)投入、技改投入等政策措施陸續出台,創新驅動作用增強,產(chan) 業(ye) 升級發展趨勢向好,企業(ye) 創新投入不斷加大,推動創新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蘊含巨大的投資動力。

  ●2021年,我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上年增長8.1%,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中名列前茅;經濟總量達114.4萬(wan) 億(yi) 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7.7萬(wan) 億(yi) 美元,穩居世界第二。

  ●2021年,全國糧食總產(chan) 量68285萬(wan) 噸,比上年增加1336萬(wan) 噸,增長2.0%。

  ●居民消費價(jia) 格溫和上漲,全年居民消費價(jia) 格(CPI)比上年上漲0.9%。其中,城市上漲1.0%,農(nong) 村上漲0.7%。

  ●居民收入增長與(yu) 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義(yi) 增長9.1%,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8.1%。

  ●市場銷售規模擴大,全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440823億(yi) 元,比上年增長12.5%;兩(liang) 年平均增長3.9%。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30884億(yi) 元,比上年增長14.1%。

  ●工業(ye) 生產(chan) 持續發展,高技術製造業(ye) 和裝備製造業(ye) 較快增長,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兩(liang) 年平均增長6.1%。高技術製造業(ye) 、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分別增長18.2%、12.9%,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ye) 快8.6、3.3個(ge) 百分點。

  ●固定資產(chan) 投資保持增長,全年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544547億(yi) 元,比上年增長4.9%。

  (董蓓整理)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