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深入理解第三次分配推進共同富裕的作用機製

發布時間:2022-01-21 09:08:00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

  作者:馬文武(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教授、院長助理)

  共同富裕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隨著脫貧攻堅戰宣告勝利,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和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任務曆史性完成,我國已經到了紮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曆史階段。黨(dang) 中央提出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製度安排,從(cong) 分配製度層麵把完善第三次分配製度、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作為(wei) 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途徑之一,使“第三次分配”備受關(guan) 注,成為(wei) 理論界熱點。

  第三次分配是基於(yu) 自願原則下社會(hui) 機製作用的資源分配方式,它區別於(yu) 第一次分配基於(yu) 市場機製作用和第二次分配基於(yu) 行政機製作用,強調的是在道德力量、精神力量、文化習(xi) 俗、價(jia) 值追求等因素作用下,社會(hui) 主體(ti) 自發地將自己的收入、財富等資源無償(chang) 地轉移給他方,從(cong) 而促進資源在社會(hui) 上流動,是對市場機製分配和政府機製分配不足的補充。我國經濟經曆長期高速發展,人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為(wei) 第三次分配提供了堅實基礎,但當前我國第三次分配相對規模小,發揮作用不夠強,還存在較大提高空間。因此,發揮第三次分配在促進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具有廣闊空間。

  第三次分配對共同富裕的作用機製

  理解第三次分配促進共同富裕,要從(cong) 更為(wei) 宏觀的視角去深入理解第三次分配助推共同富裕的作用傳(chuan) 導機製。根據二者的內(nei) 在邏輯,可以將第三次分配對共同富裕的傳(chuan) 導作用概括為(wei) 三大機製。

  生產(chan) 力作用機製。共同富裕是建立在社會(hui) 財富比較豐(feng) 裕基礎之上的,沒有生產(chan) 力發展作為(wei) 支撐是難以實現的。從(cong) 生產(chan) 力發展所需資源的分配途徑來看,第一次分配是通過市場渠道,基於(yu) 等價(jia) 交換原則;第二次分配是通過財稅渠道,基於(yu) 公平正義(yi) 原則;第三次分配是通過社會(hui) 渠道,基於(yu) 自願無償(chang) 原則。在第一、第二次分配之後,整個(ge) 社會(hui) 資源明顯還存在進一步分配的空間,通過社會(hui) 渠道將這些資源再度進行分配後,經濟會(hui) 獲得更多的發展動力或潛力,有利於(yu) 生產(chan) 力的提高。因此,第三次分配恰好填補了前兩(liang) 次分配留下的空白,開辟了社會(hui) 資源分配的新渠道,使得整個(ge) 社會(hui) 資源在前兩(liang) 次分配基礎之上,再一次優(you) 化配置,從(cong) 而發揮資源最大效用。比如,第三次分配中,我國社會(hui) 公益捐助資金有一部分流向了教育領域,特別是落後地區鄉(xiang) 村教育,這有利於(yu) 落後地區加快人力資本積累,增強經濟發展動力;一些企業(ye) 家回饋社會(hui) ,將個(ge) 人財富無償(chang) 捐贈專(zhuan) 項用於(yu) 科技領域創新轉化,有助於(yu) 科技攻關(guan) 和前沿成果轉化,為(wei) 經濟發展帶來科技創新的動力等等。所以,第三次分配具有明顯通過進一步優(you) 化資源配置來釋放增長新動能、推動生產(chan) 力發展的作用機製,從(cong) 而不斷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

  收入分配調節機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共同富裕是全體(ti) 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zhong) 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yi) ,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這為(wei) 新時代實現共同富裕需要構建什麽(me) 樣的收入分配結構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構建以中等收入群體(ti) 為(wei) 主體(ti) ,兩(liang) 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收入分配格局。在第一次分配中,市場機製充分發揮了作用,生產(chan) 效率得到了充分保障,但也造成了收入差距問題;在第二次分配中,政府通過稅收把錢收上來,再通過社會(hui) 福利、公共服務、養(yang) 老、地區轉移支付等途徑,進行基於(yu) 結果更加公平原則的再一次分配,對整個(ge) 收入差距的調節起到了很大作用,極大增進了社會(hui) 公平。但如果第一次分配中收入差距較大,第二次分配中不管基於(yu) 怎樣的稅收法則和轉移支付法則,都難以改變社會(hui) 收入差距問題,社會(hui) 上必然會(hui) 出現能夠參與(yu) 第三次分配的主體(ti) 。在第三次分配的參與(yu) 下,擁有較高收入或較多財富的人,自願將自己的一部分收入和財富無償(chang) 、單向地轉移給低收入個(ge) 人、群體(ti) 或地區,可以起到直接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這是對前兩(liang) 次分配結果的一種社會(hui) 機製作用的矯正。當前我國收入分配差距比較明顯,基尼係數維持在0.46左右,高於(yu) 國際公認的收入分配差距警戒線;目前中等收入群體(ti) 規模大概4億(yi) 人,相比總人口14億(yi) 人,不到30%。要形成橄欖型收入分配格局,就要進一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規模,同時防止兩(liang) 極分化,這是新時代促進共同富裕的要求。實現這一目標,除了使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guan) 係以及第二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外,還需要發揮第三次分配對收入分配的直接調節效應,形成一、二、三次分配協同調節收入分配格局的良好局麵。

  精神文明提升機製。共同富裕不能隻是物質上富裕,是人民群眾(zhong) 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多維的,獲得感、幸福感的追求也是多維的,共同富裕的落腳點是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第三次分配是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到一定階段,特別是物質財富極大豐(feng) 富的條件下,為(wei) 滿足人類更高層次的需求而進行的社會(hui) 資源分配,它所產(chan) 生的作用,已經遠遠超出了傳(chuan) 統的紓困扶弱範疇,具有更為(wei) 廣泛的正外部擴散效應。第三次分配通過公益慈善、誌願服務,在全民中傳(chuan) 播公益意識,讓更多人參與(yu) 公益活動,推動全國公益事業(ye) 發展,這就是一種最具廣泛群眾(zhong) 性的道德實踐活動,有助於(yu) 提高個(ge) 人、企業(ye) 和社會(hui) 組織的社會(hui) 責任感和公眾(zhong) 形象,有助於(yu) 形成自願共享、人心向善、互助友愛的社會(hui) 氛圍,有助於(yu) 在全社會(hui) 更好地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最終提升全社會(hui) 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顯然,第三次分配已經超越經濟價(jia) 值,與(yu) 裏仁良知、道德情操相關(guan) ,與(yu) 人文價(jia) 值的實現和心靈精神的需要相關(guan) ,這種對全社會(hui) 精神文明提升的作用,正是其助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獨特價(jia) 值。

  不斷完善製度體(ti) 係,推動第三次分配的健康發展

  上述三個(ge) 機製,從(cong) 內(nei) 在邏輯關(guan) 係上揭示了第三次分配促進共同富裕的作用。充分發揮第三次分配促進共同富裕的作用,關(guan) 鍵是要通過一係列綜合性的政策措施,提高第三次分配的活躍度與(yu) 規模性,不斷促進第三次分配的健康發展。從(cong) 總體(ti) 思路看,頂層設計應該從(cong) 如下方麵去構建。

  營造第三次分配的良好社會(hui) 環境。環境是產(chan) 生第三次分配的土壤,第三次分配發展的良好社會(hui) 環境是發揮第三次分配促進共同富裕作用的前提。當前需要從(cong) 完善第三次分配理論、弘揚慈善文化、傳(chuan) 播公益意識、塑造現代財富倫(lun) 理觀等方麵去營造多元主體(ti) 積極參與(yu) 的、有利於(yu) 第三次分配發展的社會(hui) 氛圍。要加強對第三次分配內(nei) 涵的理論性研究,加強對第三次分配的財富產(chan) 權理論、投資理論等研究,從(cong) 理論上廓清實踐中相關(guan) 的問題,創造良好理論氛圍,形成正向的社會(hui) 引導。要弘揚中華民族互助友愛、樂(le) 善好施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積極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培養(yang) 人民的大眾(zhong) 社會(hui) 責任意識、社會(hui) 公益意識,打破對財富的繼承崇拜觀念,塑造科學的財富倫(lun) 理觀。

  加強第三次分配的製度建設。製度是第三次分配充分發展的保障,體(ti) 現在既需要完善的製度去規範發展,又需要有效的製度去激勵發展。要通過建立和完善促進慈善事業(ye) 、民間捐贈、誌願服務、資源共享、以購代捐等發展的法律法規製度、組織自律製度等,規範第三次分配健康發展;要通過建立財稅激勵製度、社會(hui) 名譽承認製度等,形成第三次分配的激勵機製、承諾機製、信念機製,激勵第三次分配健康發展。通過這些,構建起促進第三分配積極發展的製度體(ti) 係,形成促進第三次分配發展的長效機製。

  培育拓展第三次分配主體(ti) 。第三次分配主體(ti) 回答的是“分配物(包括服務)從(cong) 哪裏來”的問題。當前我國第三次分配主體(ti) 中以企業(ye) 為(wei) 主,個(ge) 人和社會(hui) 組織占比較少,製約了第三次分配規模和結構的發展。發揮第三次分配促進共同富裕的作用,需要打破第三次分配僅(jin) 僅(jin) 是富人和企業(ye) 的責任的傳(chuan) 統意識,通過前麵所說的環境建設和製度建設,向大眾(zhong) 普及宣傳(chuan) 第三次分配的科學內(nei) 涵,樹立人人都是第三次分配主體(ti) 的社會(hui) 意識,形成富人、中產(chan) 、低收入群體(ti) 和企業(ye) 、組織、團體(ti) 等社會(hui) 不同主體(ti) 以各種形式積極參與(yu) 其中的良好社會(hui) 局麵,構建多元主體(ti) 參與(yu) 第三次分配的常態化機製。

  豐(feng) 富第三次分配的內(nei) 容。第三次分配的內(nei) 容回答的是“分配什麽(me) ”“分到哪兒(er) 去”的問題。從(cong) 分配對象看,要將第三次分配從(cong) 傳(chuan) 統的收入、財富領域向更多具有市場價(jia) 值的要素領域延伸,比如專(zhuan) 利、產(chan) 權、技術、服務等對象領域,充分發揮第三次分配這個(ge) 社會(hui) 機製優(you) 化資源配置的作用;從(cong) 分配去向看,要將第三次分配從(cong) 紓困扶弱的收入分配領域,向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環保等諸多領域延伸,形成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全麵助力。通過分配對象和分配領域的拓展,才能充分發揮第三次分配在促進創新、增強財富創造能力、解決(jue) 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等方麵的作用。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