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外賣平台花樣多,消費者越“算”越浪費

發布時間:2022-01-21 09:16:00來源: 法治日報

  編者按

  倉(cang) 廩實,天下安。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執行反食品浪費法,采取有效措施,推進“光盤行動”,大力整治浪費之風,“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特別是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公款餐飲浪費行為(wei) 得到有效遏製。

  然而,隨著經濟社會(hui) 快速發展,在人們(men) 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象仍然較為(wei) 常見,特別是在節假日期間,這一問題尤為(wei) 突出。為(wei) 進一步抵製餐飲浪費行為(wei) ,推進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hui) 風尚,本報記者近日深入一線調查餐飲浪費問題,從(cong) 今天起在法治經緯版推出係列報道,敬請關(guan) 注。

  ● 為(wei) 在外賣行業(ye) 占領一席之地,不少外賣商家通過設置起送額度、優(you) 惠滿減、半份菜等活動開展營銷,吸引消費者。然而,這些活動背後卻滋生著大量的餐飲浪費問題

  ● 外賣平台的“湊單滿減”促銷手段,會(hui) 誘導消費者購買(mai) 原本不需要的食品。一些消費者原本沒有那麽(me) 大的需求,但看到滿減優(you) 惠之後又覺得很劃算,一衝(chong) 動就多消費了,造成了更多的浪費

  ● 外賣平台需要進一步優(you) 化相應的營銷機製。在點餐的頁麵上以醒目的方式提示消費者按需適量點餐,並明確標注餐品的規格、風味、建議消費人數等信息,建立消費者點餐的積分獎勵機製,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

  □ 本報記者  趙 麗(li)

  □ 本報實習(xi) 生 楊軼男

  又到了午飯時間,北京一建築公司職工張洋熟練地打開手機上的外賣軟件,準備為(wei) 自己挑選一份可口的飯菜。一份小炒肉加一份米飯總價(jia) 22元;再加一份米飯總價(jia) 升至25元,但按照“滿25元減5元”的滿減規則,最終隻需要支付20元。

  張洋自然要選擇後者。點擊支付,送餐上門,吃飽後,張洋把多餘(yu) 的那份米飯扔進了樓梯間的垃圾桶。

  類似的場景每天都在發生。近年來,外賣行業(ye) 迅速興(xing) 起,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4.69億(yi) 。為(wei) 在外賣行業(ye) 占領一席之地,不少外賣商家通過設置起送額度、優(you) 惠滿減、半份菜等活動開展營銷,吸引消費者。然而,《法治日報》記者在近日的走訪調查中發現,這些活動背後卻滋生著大量的餐飲浪費問題。

  設置起送額度

  不得已多點菜

  “其實我也不想多點,點多了也浪費,但很多時候金額不夠就不給配送。”張洋說著,打開手機向記者展示外賣平台上她經常光顧的幾家店鋪。從(cong) 店鋪公告中可以看到,商家設置的起送額度基本在20元上下,如果張洋所點的金額未達到要求,則無法下單。

  張洋告訴記者,因為(wei) 單位離家較遠,加上單位不提供午餐,所以平時她都“叫外賣”,為(wei) 了達到配送額度,經常不得不點了主餐後再加個(ge) 雞蛋或加根香腸,“飯量就這麽(me) 大,浪費不可避免”。

  這樣的經曆,很多人都遇到過。

  北京一傳(chuan) 媒公司職員李月月深有同感地舉(ju) 例說:“前天,我在外賣平台上點了一份14元的砂鍋土豆粉,其實已經夠吃了,但由於(yu) 不滿起送額度,隻能又多點了一份6.6元的雞排。結果雞排咬了兩(liang) 口就扔了。”

  根據受訪者反映的情況,記者打開外賣平台隨機挑選了10多家店鋪發現,這些店鋪基本都設置了起送額度,起送額度大多在15元至50元間,部分海鮮店鋪的起送額度高達80元至158元。如果最終下單金額達不到起送額度,平台則顯示“不滿起送額度”,無法下單。

  有一家店鋪沒有設置起送額度,但記者進行點餐時卻發現,這不過是商家的套路——10元以下及折扣商品的簡介中均注明“單點不送”的字樣。倘若點兩(liang) 份折扣商品,第二份商品恢複原價(jia) ,實際所付金額仍然為(wei) 20元左右。

  “花樣套路實在是太多了,真是應了‘買(mai) 家不如賣家精’這句老話。”經常點外賣的吉林長春市民周欣雨說,她還遇到過這樣的套路——滿20元起送,但店鋪裏的套餐價(jia) 格都是19.9元,消費者不得不搭配其他食品才能下單。

  “這無異於(yu) 花錢買(mai) 浪費。”周欣雨說。

  各種優(you) 惠疊加

  多點菜“劃算”

  “滿25減5、35減10、45減15……”在外賣平台隨意點開幾家店鋪,就能發現各種滿減優(you) 惠。此外商家和平台還發布外賣紅包、津貼優(you) 惠等各類優(you) 惠活動,有的優(you) 惠還能疊加,以此吸引消費者。

  在張洋的辦公桌上,放著很多瓶可樂(le) 。她笑言,這都是“叫外賣”時滿減優(you) 惠得來的,比如點餐達到30元,發現滿35元減10元,再點六七元一瓶的可樂(le) ,價(jia) 格反而降到了27元。後來可樂(le) 太多她就點一些小吃,吃不完就隻能扔了。

  記者采訪發現,用滿減優(you) 惠來吸引顧客,在外賣行業(ye) 已是常規手段。商家一般會(hui) 按照消費金額由低到高設置不同的優(you) 惠檔位,買(mai) 得越多,優(you) 惠幅度越大。正是在這種機製下,一些消費者難抵誘惑,加點了一些原本不必要的餐飲,浪費也就不可避免了。

  在北京一高校學生姚蘭(lan) 看來,對於(yu) 消費者來說,這裏麵實際上隻有浪費,壓根沒有“優(you) 惠”可言。

  她舉(ju) 例說,她學校附近有一家煎餅店,到店裏買(mai) 一個(ge) 煎餅價(jia) 格8元,但在外賣平台上的定價(jia) 為(wei) 17元,然後店鋪有各種滿減優(you) 惠券和紅包,買(mai) 一份煎餅加兩(liang) 根烤腸的價(jia) 格,竟然比一份煎餅加一根烤腸的價(jia) 格還便宜,“反正算來算去,東(dong) 西買(mai) 多了,實際上價(jia) 格一點不便宜,比去店裏買(mai) 貴多了”。

  此外,記者在查看平台商家滿減活動規則時發現,在選購商品時,商品實際價(jia) 格後方會(hui) 標注到手預估價(jia) 格,如一家韓式外賣店內(nei) ,一份肥牛泡菜湯和一份米飯定價(jia) 41.8元,下方紅色字體(ti) 標注“到手預估27.8元”,在選購菜品頁麵下方黃色字體(ti) 標注“再買(mai) 11.2元,可再減6元”,並在括號內(nei) 設置“去湊單”的提示。

  點擊“去湊單”後,頁麵中會(hui) 顯示店鋪內(nei) 價(jia) 格相對較低的飲品或單加菜品,當再添加一份80克、標價(jia) 12元的年糕時,總價(jia) 格隻增加4元。此時頁麵上黃色湊單提示更換為(wei) “再買(mai) 32.2元,可再減7元”,直至選購到店家設置最高滿減金額“滿118減35”後,不再有新的湊單提示。

  “這些湊單提示,就是一步步‘引誘’消費者消費。”張洋說。

  北京一集團公司員工陳誌平時比較喜歡領取各類優(you) 惠券,近期他發現了一個(ge) 新的渠道可以領取到外賣紅包,且滿減優(you) 惠可以與(yu) 外賣紅包疊加使用,讓外賣價(jia) 格看起來更加劃算。

  “雖然看似更劃算,但買(mai) 來後發現根本吃不完,扔掉的時候也覺得很浪費,挺愧疚的。”陳誌說。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說,外賣平台的“湊單滿減”促銷手段,會(hui) 誘導消費者購買(mai) 原本不需要的食品。一些消費者原本沒有那麽(me) 大的需求,但看到滿減優(you) 惠之後又覺得很劃算,一衝(chong) 動就多消費了,造成了更多的浪費。

  “滿減優(you) 惠、設置起送金額這些現象應該被禁止。外賣商家不能僅(jin) 僅(jin) 從(cong) 自身盈利的角度考慮問題,還需承擔一定的社會(hui) 責任。”中國人民大學農(nong) 業(ye) 與(yu) 農(nong) 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直言。

  小份菜受青睞

  定量標準欠缺

  隨著反食品浪費理念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呼籲“小份菜”“半份菜”。《北京市反食品浪費規定》提出,入網餐飲服務經營者應當在餐品瀏覽頁麵標注餐品規格、參考分量、口味、建議消費人數等信息,推廣小分量、多規格餐品或者可選套餐。

  但記者查看外賣平台發現,很多店鋪並沒有設置小份菜選項,還有部分店鋪雖然標注有小份菜,但隻有“小份菜”,沒有“大份菜”可選。在菜品詳情頁,商家普遍會(hui) 標注菜品所用的主輔料,但很少會(hui) 標明每種用料的克數。

  鄭風田認為(wei) ,餐品注明規格、熱量等信息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歐美不少國家就是這麽(me) 做的。從(cong) 健康的角度講,每個(ge) 人每天都需要攝入一定的熱量和蛋白質含量,如果餐品有明確標識,消費者在購買(mai) 時就能自行計算,減少浪費,養(yang) 成科學健康的飲食習(xi) 慣。

  北京在讀研究生楊嵐平時比較喜歡點外賣,在她看來,按照當下一些商家推出的“小份菜”“半份菜”,隻是便宜了商家自己,消費者很難得實惠,對反食品浪費的作用也不大。

  她分析說,很多“小份菜”“半份菜”的菜量隻有“大份菜”的三分之一,價(jia) 格卻是“大份菜”的一半,而且很多商家明確單點一個(ge) 小份菜不予配送,於(yu) 是用滿減優(you) 惠和優(you) 惠券點了多個(ge) 小份菜,加上還要多用打包盒,消費者點個(ge) 外賣的支出一下子就高出不少,還造成不少浪費。

  記者隨後進行了嚐試,在外賣平台上點了同一個(ge) 菜的大份和小份進行對比,果然如楊嵐所言,小份菜菜量隻有大份菜的三分之一,價(jia) 格接近大份菜的一半。有商家告訴記者:因為(wei) 小份菜和大份菜的烹飪方法和流程是一樣的,做小份菜,廚師的工作量增加了,要用要洗的餐具也多了,時間、人力、物力成本都上升了,所以單價(jia) 更貴一些。

  常見圖文不符

  不標具體(ti) 分量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平台商家不標注飯菜分量,或圖文不符、食材質量不過關(guan) 、商家沒看備注等情況同樣會(hui) 導致浪費現象。

  “商家發出來的圖片非常精美,食物十分誘人,然而送到後卻讓人大失所望、大倒胃口。”李月月說,有時候,送來的外賣食材不新鮮,用的油質量有問題,賣相、口味都很差,沒吃兩(liang) 口就扔了。

  周欣雨對此感同身受。她舉(ju) 例說,上周她點了一份烤鴨外賣,從(cong) 圖片、評論來看,該店鋪烤鴨製作精美、好評如潮。但送到後她發現,烤鴨賣相難看,有一股腥味,吃了幾口就扔了,“我嚴(yan) 重懷疑好評是刷出來的”。

  類似的情況張洋也遇到多次。另外,張洋不喜歡吃蔥和薑,每次點外賣時都會(hui) 在訂單上備注“不吃蔥薑”,但有的商家沒有注意看備注上顧客的“忌口”,收到這樣的飯菜,她隻能扔掉。

  陳誌對外賣餐食的口味倒不挑剔,讓他不滿的是,很多外賣商家對餐食不標注分量,常常導致自己多買(mai) 而造成浪費。就拿米飯來說,陳誌一頓大概要吃5兩(liang) 左右,但不同商家之間,一碗飯的分量千差萬(wan) 別,有的買(mai) 一碗就夠了,有的買(mai) 3碗都不夠。保險起見,陳誌一般都點3碗。

  實際上,反食品浪費法規定,“餐飲外賣平台以顯著方式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理性消費”。

  但記者查看多個(ge) 外賣平台發現,相關(guan) 規定並未得到嚴(yan) 格落實。有的平台找不到相關(guan) 提示,還有平台在點餐頁麵沒有任何提醒,到了支付頁麵才能在上方看到一行小字,“請適量點餐,避免浪費”。

  “我從(cong) 沒有注意到有這樣的提示。就算有,還不是想點多少點多少,而且不標注分量,哪知道點多了點少了。”陳誌說。

  解決(jue) 逐利問題

  各方共同發力

  有機構測算,如果每單外賣浪費的糧食是1兩(liang) ,一年下來浪費糧食的總量超過17億(yi) 斤。如果按一個(ge) 人一天兩(liang) 斤口糧算,17億(yi) 斤糧食夠我國上海市常住人口吃34天。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yu) 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成升魁長期關(guan) 注食品浪費問題。他認為(wei) ,外賣行業(ye) 是一個(ge) 新的餐飲消費業(ye) 態,其背後的浪費問題也要引起足夠高的關(guan) 注。外賣行業(ye) 的浪費,主要體(ti) 現在沒有充分考慮到消費者的差異性。

  在上海社科院綠色數字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易看來,外賣平台有能力引誘消費者多消費,也完全有能力通過算法引導消費者合理消費,隻是缺乏這樣做的積極性。

  “資本要逐利,當然希望在相同時間內(nei) 消費更多。對於(yu) 一些外賣平台來說,可能沒有什麽(me) 積極性或者動力來主動勸阻民眾(zhong) ,通過算法去計算哪些人、哪些家庭其實並不需要點那麽(me) 多,然後提醒消費者少點一些。真正要達到節約糧食的目的,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李易說。

  “消費者的飲食習(xi) 慣不同、飯量不同,外賣行業(ye) 要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充分考慮消費者的飲食差異。比如從(cong) 分量上,提供半份菜、小份菜;從(cong) 口味上,提供更多種類的搭配。有差異化的選擇是外賣減少浪費的重要途徑之一。”成升魁說,這樣有利於(yu) 餐飲消費朝著更高質量發展,而向定製化方向發展就是外賣行業(ye) 的高質量發展。

  在他看來,外賣平台同樣要承擔一定的社會(hui) 責任,不應該簡單將追求利潤作為(wei) 唯一的目標。平台本身掌握了一定的消費者數據,可以根據大數據分析出消費者飲食趨勢,引導消費者合理消費。如果隻追求盈利,沒有適應國家整體(ti) 對餐飲業(ye) 發展的規劃,就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行業(ye) 協會(hui) 應該進行研究,平衡各方利益,要求各方積極承擔社會(hui) 責任,共同朝著更加綠色健康、節儉(jian) 的方向發展。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近日印發的《反食品浪費工作方案》,以及2021年4月29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都明確,餐飲外賣平台應當以顯著方式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餐飲服務經營者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對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造成明顯浪費的餐飲服務經營者,給予警告或處以罰款。

  吳琦認為(wei) ,在整個(ge) 社會(hui) 倡導節約、反對浪費的大背景下,外賣平台需要進一步優(you) 化相應的營銷機製。在點餐的頁麵上要以醒目的方式提示消費者按需適量點餐,而且要明確標注餐品的規格、風味、建議消費人數等信息,建立消費者點餐的積分獎勵機製,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從(cong) 餐館層麵,平台應該加大對推出半份菜、半份飯餐館的支持力度,比如降低傭(yong) 金費率、提供數字化支持等。

  (文中消費者均為(wei) 化名)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