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老年相親節目走熱:社會應為銀發族擇偶創造條件、拓展渠道

發布時間:2022-01-24 10:43:00來源: 光明日報

  當下,老年相親(qin) 節目在各大視頻網站持續走熱。以吉林廣播電視台生活頻道的一檔老年相親(qin) 節目《緣來不晚》為(wei) 例,它不僅(jin) 吸引了一大批天天追看的忠實粉絲(si) ,而且多期節目還在網絡上成為(wei) 爆款。據了解,該節目最火的一期的全網點擊量有1000多萬(wan) ,節目組的官方抖音號每條短視頻點讚數大多過萬(wan) ,有的點讚數甚至超過10萬(wan) 。

  這些老年相親(qin) 節目,直麵當代老年人情感生活現狀。老年人愛看或是因為(wei) 感同身受,或是想從(cong) 中得到經驗,年輕人愛看則是因為(wei) 節目真實有趣。老年相親(qin) 節目將年輕人不了解或很少了解的老年人的苦惱、困惑、欲望展現得淋漓盡致,“沒有年輕人婚戀節目的粉紅麵紗,倒讓我看到了不臉譜化的老年人與(yu) 老年生活”。

  “執子之手,與(yu) 子偕老”是每個(ge) 人對愛情的期待。但與(yu) 年輕人相親(qin) 不同,老年人的相親(qin) 沒有彎彎繞,見麵先聊住房、工資、社保、養(yang) 老金、子女負擔、身體(ti) 是否康健。“年紀大了隻有十幾二十年時間,本來就很緊迫,找對象需要時間,等三年再去找三年,60歲就變70歲了。”對時間的珍視是老年人相親(qin) 直來直去的根本原因。而就在這樣的直來直去中,我們(men) 看到了社會(hui) 轉型時期不同觀念的激烈碰撞。

  見麵就說“每月給你500,管你吃喝,你得伺候我”的大爺,與(yu) “愛好旅遊,想活出精彩晚年生活”的大媽注定無法對上頻道;“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雖然老了但也想要7萬(wan) 塊錢彩禮,每個(ge) 月給我3000零花”的大媽,怎麽(me) 能與(yu) “拍照、唱歌、逛街,吃各種美食,每天把日程排滿”的大爺擦出火花?在老年相親(qin) 節目中,中國幾十年所經曆的社會(hui) 價(jia) 值標準、擇偶標準與(yu) 觀念的迭代在此同時體(ti) 現出來。

  城鄉(xiang) 差距縮小、接入性鴻溝趨緩,這是今天中國的基本麵。年輕人因為(wei) 教育路徑相似、上升渠道趨同,觀念的水位大體(ti) 均衡。而老年人群體(ti) ,因地域和經曆不同,身上留著中國不同發展階段的時代印記。有人與(yu) 此刻同步,主張男女平權;有人拘泥於(yu) 傳(chuan) 統,堅持男外女內(nei)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相親(qin) 時的激烈碰撞,正是這些觀念衝(chong) 突的最真實呈現。

  從(cong) 另一個(ge) 角度來說,正在經曆巨大變遷的中國社會(hui) ,代際關(guan) 係的緊密程度正發生變化。費孝通先生所說的“反哺”的中國養(yang) 育模式——“小的時候我養(yang) 你,等我老了你養(yang) 我”逐漸改變。今天的年輕人,很少會(hui) 有“養(yang) 兒(er) 防老”的想法,更多希望孩子們(men) 能活出自己的人生,實現自己的成就。而一些思想開明的老年人,也正在接受著這樣的觀念。

  正因如此,“不用兒(er) 女養(yang) 活我們(men) ”的老年人在人生的黃昏,為(wei) 了解決(jue) 孤獨問題而尋求誌同道合的伴侶(lv) 顯得尤為(wei) 順理成章。有媒體(ti) 刊文表示,近年來老年人的婚姻需求呈逐年上升趨勢。但受傳(chuan) 統觀念、經濟、家庭等因素影響,部分獨身老人即使有尋找伴侶(lv) 的願望,卻常常遭遇一些阻力和壓力,不敢找、沒機會(hui) 找。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wei) 18.70%。這部分群體(ti) 中,有再婚需求、希望尋求生活伴侶(lv) 的人不斷增多。據估算,中國有婚戀需求的中老年人在5000萬(wan) 人以上。社會(hui) 應該為(wei) 銀發族擇偶創造條件、拓展渠道,提供諸如婚姻指導、異性交友信息和婚戀法律谘詢等服務,讓晚年生活更多一份美好。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