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星辰大海】江蘇連雲港:讓“百裏藍灣”成為美麗江蘇生動樣板

發布時間:2022-01-28 09:21:00來源: 光明網

  在北起蘇魯兩(liang) 省交界的繡針河、南止連雲(yun) 港與(yu) 鹽城交界的灌河口,綿延211.6公裏的連雲(yun) 港海岸線上,一場以“濱海”為(wei) 本底、“風貌”為(wei) 內(nei) 涵、“塑造”為(wei) 路徑的濱海風貌塑造行動正在展開。

  走在江蘇連島沿海而建的濱海棧道上,海、天、山的魅力盡收眼底。2021年,連雲(yun) 港市借助連島5A景區創建,排定8大類共163項實施項目,向國際旅遊島目標邁進。

  連島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琳介紹,該景區從(cong) 外圍停車場改造做起,再到景區內(nei) 的遊客中心、大沙灣、蘇馬灣。“經過多為(wei) 專(zhuan) 家的論證,我們(men) 連島是江蘇省最大的基岩質海島,景區將利用好這一優(you) 勢,將連島打造為(wei) 國際化的旅遊目的地。”王琳自豪地說。

  規劃引領是提升沿海生態風光的“先手棋”。通過製定《連雲(yun) 港市沿海特色風貌總體(ti) 設計》,連雲(yun) 港市圍繞全長126公裏“藍灣百裏”風光帶,將建成一批濱海度假區、親(qin) 海風情鎮、牧海漁家村和近海觀光線,連雲(yun) 區宿城街道全域旅遊示範區塑造等26個(ge) 項目入選江蘇省美麗(li) 宜居城市建設試點項目,串起最美海岸線的“夢想”將逐步照進現實。

  記者了解到,立足“一帶一路”陸海交匯點,按照項目的規劃圖景,三年後,連島將成為(wei) 彰顯傳(chuan) 統漁村聚落與(yu) 自然地貌有機結合的標誌性工程,生態環境呈現新麵貌,林茂、灘淨、岸綠、灣美成為(wei) 江蘇沿海地區鮮明標識,林木覆蓋率達到25.2%,自然岸線保有率保持在35%以上。未來,連雲(yun) 港將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低碳,以山、海、河、岸、島為(wei) 載體(ti) ,塑造彰顯沿海特色的最美“藍灣百裏”風光帶。

  推動沿海地區發展,要深刻領悟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對照《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連雲(yun) 港突出特色發展,著力構建濱海風貌城鎮帶,“護航”人民幸福感。

  漁船雲(yun) 集、桅杆林立,連雲(yun) 港市韓口港內(nei) ,停泊於(yu) 此的船隻上近千麵紅旗迎風招展,飽含著漁民期盼“豐(feng) 收”的美好心願。記者見到“海齡”已達二十餘(yu) 年的當地漁民盛世開時,他正忙著分撥冬捕的新鮮漁貨,豐(feng) 富的海洋資源和發達的海產(chan) 品養(yang) 殖業(ye) 讓他的漁貨賣到了全國各地,“青島、濰坊、北戴河,全國都有,現在是淡季,一天能來兩(liang) 次貨,一年比一年好!”

  韓口港外,漁民還在不斷擴展“藍色經濟”的邊界。海產(chan) 品深加工、海上垂釣、電商創新發展示範區……“漁”字產(chan) 業(ye) 鏈正在如火如荼發展,漁民“網”事景觀廣場、海鮮美食、漁家民宿等特色節點比比皆是,“做特色的村子”成了漁民家門口的致富“秘訣”。

  在各類直播間賣力的“吆喝聲”中,原先不起眼的當地小漁村逐漸成為(wei) 了“淘寶村”“億(yi) 元村”。連雲(yun) 港市海前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周家新表示,在電商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該村在基礎設施、基本保障、基層治理等民生領域不斷增加投入,讓村民享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來到連雲(yun) 港最東(dong) 端的黃窩村,“紅瓦白牆”的蘇北特色民居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生態環境和特色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在位於(yu) 江蘇省最北端的西棘蕩村,一張舊漁網“拉”出一條致富的尼龍顆粒加工產(chan) 業(ye) 鏈,贛榆區柘汪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西棘蕩村黨(dang) 委書(shu) 記鍾佰均介紹,相關(guan) 企業(ye) 入駐西棘蕩村,使用當地的尼龍顆粒開展生產(chan) ,至2022年產(chan) 值預計將達30億(yi) 元,村集體(ti) 收入能隨之達到1700萬(wan) 元,戶均增收2萬(wan) 餘(yu) 元。

  向海而興(xing) ,不竭進取。今天的連雲(yun) 港承載著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的特殊期許,依托自然聚居城鎮的獨特生態資源,統籌推進產(chan) 鎮文旅融合發展及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濱海特色濃鬱的風情小鎮、特色村落、風貌景觀,著力建設好宜居宜業(ye) 的濱海風貌城鎮帶。(記者 孔繁鑫)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