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工業經濟持續恢複

發布時間:2022-01-29 10:04:00來源: 經濟日報

  《中經產(chan) 業(ye) 景氣指數(2021年四季度)報告》今日發布。

  麵對全球疫情蔓延對國內(nei) 外經濟產(chan) 生的諸多不利影響,我國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加強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國民經濟實現持續穩定恢複,2021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8.1%。工業(ye) 行業(ye) 景氣保持在相對較高水平,2021年一季度至四季度,中經工業(ye) 景氣指數分別為(wei) 109.3、104.9、103.4和102.4,回落幅度逐季放緩。四季度景氣指數雖有所回落,但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高3.2個(ge) 點。

  高技術產(chan) 業(ye) 引領工業(ye) 穩定增長

  我國紮實落實“六穩”“六保”工作,積極應對國內(nei) 疫情多點散發、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產(chan) 業(ye) 鏈供應不暢等問題,加大保供穩價(jia) 、助企紓困力度,特別是有針對性地支持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等市場主體(ti) 恢複活力,工業(ye) 經濟實現穩定恢複。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長9.6%,高於(yu) 全年GDP增速1.5個(ge) 百分點。受同比基數抬升影響,工業(ye) 景氣指數從(cong) 2021年年初以來的高位持續回落,但當前仍處於(yu) 相對較高景氣水平。2021年四季度,構成中經工業(ye) 景氣指數的6個(ge) 指標增速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生產(chan) 、銷售、出口、效益、投資增速雖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相對較高水平,用工則出現同比下降。

  中經產(chan) 業(ye) 景氣指數監測的11個(ge) 具體(ti) 行業(ye) 中,1個(ge) 行業(ye) 景氣指數上升,1個(ge) 持平,9個(ge) 回落。從(cong) 高技術行業(ye) 來看,國內(nei) 疫情散發,動態清零,國外疫情加速擴散,國內(nei) 外醫療物資、疫苗接種需求力度不減。原料藥產(chan) 業(ye) 、生物製藥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醫藥行業(ye) 處於(yu) 相對較高景氣水平,景氣指數受基數抬升影響高位回落。四季度中經醫藥產(chan) 業(ye) 景氣指數為(wei) 104.6,比上季度回落1.1個(ge) 點,但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高6.1個(ge) 點。我國加快推進以5G、人工智能為(wei) 代表的新型網絡、平台等基礎設施建設,IT設備製造業(ye) 需求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受同比基數抬升影響,中經IT設備製造業(ye) 景氣指數為(wei) 100.1,比上季度回落1.2個(ge) 點,但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水平高0.9個(ge) 點。

  從(cong) 汽車、服裝等消費性行業(ye) 來看,我國實體(ti) 經濟穩中有升,一係列穩定和鞏固傳(chuan) 統消費、激發和釋放新型消費的政策措施出台,進一步提升了消費意願。汽車行業(ye) 隨著芯片供應緊張局麵緩解,產(chan) 銷狀況有所改善。受供給側(ce) 的製約以及同比基數抬升影響,四季度中經汽車產(chan) 業(ye) 景氣指數為(wei) 99.8,比上季度回落0.6個(ge) 點,但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高1.8個(ge) 點。在國內(nei) 需求恢複、出口訂單回流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服裝行業(ye) 呈穩定恢複態勢,行業(ye) 景氣指數雖受同比基數抬升影響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逐步趨緩。四季度中經服裝產(chan) 業(ye) 景氣指數為(wei) 99.4,較上季度略降0.2個(ge) 點,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水平高1.8個(ge) 點。

  從(cong) 能源、原材料等基礎性行業(ye) 來看,隨著我國保供穩價(jia) 政策落實力度加大,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等能源、原材料價(jia) 格不同程度回落,對相關(guan) 行業(ye) 景氣產(chan) 生一定影響。其中,煤炭行業(ye) 景氣指數繼續上升,石油行業(ye) 持平,電力、鋼鐵、有色、化工、非金屬礦物製品等行業(ye) 不同程度回落。數據顯示,四季度煤炭行業(ye) 景氣指數為(wei) 106.7,比上季度上升2.1個(ge) 點;石油行業(ye) 景氣指數為(wei) 102.6,與(yu) 上季度持平;電力、鋼鐵、有色、化工、非金屬礦物製品業(ye) 景氣指數分別為(wei) 101.0、103.2、102.1、102.3和101.3,分別比上季度回落0.4個(ge) 、0.8個(ge) 、0.5個(ge) 、0.7個(ge) 和0.7個(ge) 點。

  從(cong) 生產(chan) 看,受同比基數抬升影響,工業(ye) 生產(chan) 增速繼續回落,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9.6%,比1月至9月增速回落2.2個(ge) 百分點。兩(liang) 年平均增速為(wei) 6.1%,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高0.4個(ge) 百分點。從(cong) 月度變化來看,工業(ye) 生產(chan) 單月增速連續3個(ge) 月回升,10月至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別為(wei) 3.5%、3.8%和4.3%。隨著政策措施落地顯效,工業(ye) 生產(chan) 增長逐步加快。

  在41個(ge) 工業(ye) 大類行業(ye) 中,高技術製造業(ye) 以及裝備製造業(ye) 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對工業(ye) 穩定增長帶動引領作用增強。2021年高技術製造業(ye) 、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分別增長18.2%、12.9%。從(cong) 產(chan) 品來看,新能源汽車、工業(ye) 機器人、集成電路、微型計算機設備產(chan) 量分別增長145.6%、44.9%、33.3%、22.3%,新興(xing) 產(chan) 品、電子產(chan) 品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需求恢複出口增長助推企業(ye) 銷售平穩提升

  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營業(ye) 收入比上年增長19.4%,比1月至9月回落2.8個(ge) 百分點;兩(liang) 年平均增速為(wei) 9.7%,與(yu) 1月至9月兩(liang) 年平均增速持平。工業(ye) 企業(ye) 銷售增速回落主要與(yu) 同比基數的抬升有關(guan) 。總體(ti) 來看,工業(ye) 企業(ye) 銷售實現平穩較快增長,一方麵與(yu) 工業(ye) 品價(jia) 格持續高位運行有關(guan) ;另一方麵國內(nei) 需求平穩恢複、出口持續快速增長。

  分行業(ye) 來看,41個(ge) 工業(ye) 大類行業(ye) 營業(ye) 收入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前期價(jia) 格快速上漲的煤炭、原油、天然氣、鋼鐵、有色等能源原材料產(chan) 品價(jia) 格高位運行,受其影響,煤炭開采和洗選業(ye) 、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ye)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ye)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ye) 等行業(ye) 兩(liang) 年平均營業(ye) 收入增速分別為(wei) 19.0%、12.1%、18.5%和17.4%,均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而石油加工業(ye) 營業(ye) 收入兩(liang) 年平均增速為(wei) 7.3%,比1月至9月增速加快0.2個(ge) 百分點。醫藥產(chan) 業(ye) 加速向中高端領域邁進帶動行業(ye) 附加值提升,國家醫保談判也加快藥品銷售的放量,1月至11月,醫藥製造業(ye) 營業(ye) 收入兩(liang) 年平均增速達12.1%。製造強國戰略深入推進,專(zhuan) 用設備製造業(ye) 、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ye)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ye) 、儀(yi) 器儀(yi) 表製造業(ye) 等高技術製造業(ye) 、裝備製造業(ye) 的營業(ye) 收入呈相對較快增長,兩(liang) 年平均增速均在10%以上,高於(yu) 全部工業(ye) 平均增長水平。紡織服裝行業(ye) 受節日消費升溫、海外訂單回流等因素帶動,銷售狀況逐步改善,營業(ye) 收入兩(liang) 年平均同比下降2.9%,降幅與(yu) 1月至9月持平,比1月至8月收窄0.3個(ge) 百分點。

  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yan) 峻,我國疫情防控優(you) 勢帶來的供給優(you) 勢持續顯現;加之聖誕節前海外消費需求集中釋放,以及我國穩外資穩外貿政策措施帶來紅利,出口持續保持快速增長。2021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1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1.4%。出口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對主要貿易夥(huo) 伴出口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一般貿易出口13.2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4.4%;對美國、歐盟、東(dong) 盟、日本出口分別增長19.0%、23.7%、17.7%和8.5%。與(yu) 此同時,我國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往來日益緊密,貿易規模不斷擴大,2021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23.6%。

  工業(ye) 品價(jia) 格上漲勢頭受到初步遏製

  我國積極應對煤炭、鋼鐵等能源原材料價(jia) 格快速上漲的壓力,通過釋放產(chan) 能增加供給、投放儲(chu) 備平抑價(jia) 格等政策“組合拳”的落地,工業(ye) 品價(jia) 格持續上漲勢頭得到初步遏製。2021年四季度各月,工業(ye) 生產(chan) 者出廠價(jia) 格環比分別上漲2.5%、持平和下跌1.2%;同比分別上漲13.5%、12.9%和10.3%。從(cong) 構成看,生產(chan) 資料出廠價(jia) 格環比由上漲轉為(wei) 下跌,生活資料出廠價(jia) 格環比由溫和上漲轉為(wei) 持平。四季度各月生產(chan) 資料出廠價(jia) 格環比分別上漲3.3%、下跌0.1%和下跌1.6%。

  分行業(ye) 看,在保供穩價(jia) 政策作用下,煤炭供應增加,社會(hui) 庫存回升,煤炭價(jia) 格逐步回落,10月至12月,煤炭開采和洗選業(ye) 出廠價(jia) 格環比分別上漲20.1%、下跌4.9%和下跌8.3%。隨著煤炭價(jia) 格回落以及基建地產(chan) 等需求端增長的走弱,鋼鐵、有色金屬價(jia) 格不同程度回落,10月至12月,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ye) 產(chan) 品出廠價(jia) 格環比分別上漲3.5%、下跌4.8%和下跌4.4%,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ye) 環比分別上漲3.6%、下跌1.2%和下跌1.4%。國際油價(jia) 四季度呈先跌後漲高位震蕩態勢,國內(nei) 成品油價(jia) 格漲幅回落,相關(guan) 化工產(chan) 品價(jia) 格隨之回落。10月至12月,石油加工業(ye) 產(chan) 品出廠價(jia) 格環比分別上漲7.3%、上漲1.7%和下跌6.3%。全球芯片供應緊張態勢有所緩解,我國電子、汽車行業(ye) 產(chan) 品價(jia) 格不同程度回落。10月至12月,汽車製造業(ye) 產(chan) 品出廠價(jia) 格環比分別上漲0.1%、上漲0.2%和下跌0.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ye) 產(chan) 品出廠價(jia) 格環比分別上漲0.1%、下跌0.2%和下跌0.3%。在國內(nei) 經濟穩定恢複的背景下,一係列助企紓困政策措施加碼有效促進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快速增長。1月至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8.0%,比1月至9月回落6.7個(ge) 百分點;兩(liang) 年平均增長18.9%,比1月至9月的兩(liang) 年平均增速微升0.1個(ge) 百分點,高於(yu) 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

  2021年,在41個(ge) 工業(ye) 大類行業(ye) 中,32個(ge) 行業(ye) 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8個(ge) 行業(ye) 下降,1個(ge) 行業(ye) 由盈轉虧(kui) 。其中,價(jia) 格高位運行的煤炭、石化、鋼鐵、有色等能源原材料行業(ye) 利潤仍呈快速增長態勢。數據顯示,1月至11月,煤炭開采和洗選業(ye) 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2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ye) 增長3.9倍,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ye) 增長1.0倍,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ye) 增長1.0倍,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ye) 增長1.5倍。上述能源原材料行業(ye) 利潤總額兩(liang) 年平均增速均在30%以上。醫藥、IT設備製造業(ye) 的營業(ye) 利潤兩(liang) 年平均增速分別為(wei) 38.2%和22.5%,均高於(yu) 規模以上工業(ye) 總體(ti) 增長水平。

  四季度工業(ye) 企業(ye) 銷售利潤率為(wei) 7.0%,比上年同期上升0.9個(ge) 百分點,仍處相對較高水平。在中經產(chan) 業(ye) 景氣指數重點監測的11個(ge) 行業(ye) 中,煤炭、醫藥等行業(ye) 銷售利潤率相對較高,分別為(wei) 23.5%和20.2%;化工、石油、非金屬礦物製品等行業(ye) 也超過工業(ye) 整體(ti) 水平,分別為(wei) 9.8%、8.7%、8.6%;服裝、鋼鐵和電力等行業(ye) 銷售利潤率偏低,分別為(wei) 4.9%、4.5%和3.4%。

  政策發力注入發展新動能

  2022年,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注重效能提升,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下達進度以及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發行節奏有望進一步加快。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靈活適度,對實體(ti) 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ye) 、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力度有望加碼;同時進一步合理釋放流動性,1月17日央行公布降低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的中標利率10個(ge) 基點,有助於(yu) 降低企業(ye) 融資成本。政策不斷發力有助於(yu) 改善企業(ye) 預期,撬動社會(hui) 資本,為(wei) 工業(ye) 企業(ye) 發展注入新動能。

  隨著保供穩價(jia) 、助企紓困等政策落地,上遊能源原材料價(jia) 格漲幅回落,企業(ye) 盈利狀況好轉,工業(ye) 訂貨狀況有所改善。2021年10月至12月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中的新訂單指數分別為(wei) 48.8%、49.4%和49.7%,連續2個(ge) 月回升。海外需求方麵,奧密克戎毒株對國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帶來衝(chong) 擊,我國出口補缺口效應有所增強。11月至12月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分別為(wei) 48.5%和48.1%,高於(yu) 8月至10月期間水平。同時,《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生效實施,將為(wei) 我國外貿企業(ye) 發展進一步打開市場空間。

  “兩(liang) 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和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改造加速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加速向綠色低碳化轉型,企業(ye) 投資空間進一步拓寬。2021年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54.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4.9%。其中,高技術產(chan) 業(ye) 領域和民生補短板領域仍是市場投資熱點。2021年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和社會(hui) 領域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7.1%和10.7%,比全部投資增速分別高12.2個(ge) 和5.8個(ge) 百分點。隨著投資信心回升,工業(ye) 投資意願持續改善。2021年工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1.4%,兩(liang) 年平均增速自8月以來連續5個(ge) 月保持上升態勢。新能源、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投資意願更為(wei) 強勁。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ye) 等高端裝備製造業(ye) 投資增速保持在20%以上。

  雖然工業(ye) 經濟呈持續恢複態勢,但也要看到,奧密克戎毒株在全球範圍內(nei) 蔓延對世界經濟複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帶來影響;石油、天然氣等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快速上漲衝(chong) 擊世界經濟,以美國為(wei) 首的主要國家央行對貨幣政策采取收緊態度,市場擔憂情緒上升。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預計全球經濟增長將顯著放緩,從(cong) 2021年的5.5%降至2022年的4.1%。嚴(yan) 峻的國際環境給我國經濟造成較大下行壓力。

  總體(ti) 來看,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在全球表現突出,為(wei) 工業(ye) 企業(ye) 充分發揮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整、配套能力完備的優(you) 勢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環境。麵對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工業(ye) 經濟應進一步鞏固和夯實發展,精準打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堵點卡點,穩定能源、原材料等重要產(chan) 品供應;加快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大企業(ye) 和生態主導型企業(ye) ,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的“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推動製造業(ye) 延鏈強鏈補鏈;深入實施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行動,加快構建數字化轉型服務體(ti) 係,推動數字技術與(yu) 製造業(ye) 的融合,以數字化賦能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推動製造業(ye) 向中高端邁進。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作者:中經行業(ye) 發展研究課題組)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