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回暖乏力 開年首月發行不足1300億元
受行業(ye) 轉型和監管持續加碼影響,我國信托發行持續“遇冷”。用益信托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月我國68家信托公司,共發行2049隻1245.2億(yi) 元的集合信托產(chan) 品,相較於(yu) 去年同期的3107隻2472.7億(yi) 元的規模,在發行數上下降34.1%,發行金額也同比銳減了49.6%。
具體(ti) 以春節前一周(2022年1月24日-2022年1月30日)為(wei) 例,該周集合信托發行市場繼續降溫,發行規模下滑至今年以來最低點。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當周共31家信托公司發行集合信托產(chan) 品196款,環比減少24.90%;發行規模198.20億(yi) 元,環比減少10.53%。
需要指出的是,與(yu) 發行市場不同的是,該周集合信托產(chan) 品成立規模則突破200億(yi) 元線。據不完全統計,該周共有436款集合信托產(chan) 品成立,環比增加22.47%;成立規模206.19億(yi) 元,環比增加16.54%。
對於(yu) 這種信托產(chan) 品發行市場和成立規模倒掛的現象,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一方麵集合信托產(chan) 品從(cong) 發行到成立有一定時間的遲滯,之前投放的產(chan) 品逐漸成立;另一方麵因春節假期的季節性因素影響,信托公司會(hui) 在春節前募集方麵發力。
“年末衝(chong) 規模是信托行業(ye) 的常態,但今年顯得相對艱難。”對此,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員喻智分析稱,“集合信托產(chan) 品的發行規模大幅下滑,一方麵是因為(wei) 非標融資類產(chan) 品大幅縮水。信托在監管收緊的大環境下,信托公司能夠投放的非標產(chan) 品剩餘(yu) 額度有限,因此信托公司衝(chong) 規模的效果或遠遜色於(yu) 往年。另一方麵,標品信托產(chan) 品的資金募集呈現出多次開放、分期募集的特點,成立規模數據披露不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集合信托產(chan) 品成立規模的總量。”
除了發行規模不景氣外,信托產(chan) 品預期收益繼續下行。以1月第二周(1月10日至1月16日)為(wei) 例,整體(ti) 來看,標品類信托產(chan) 品呈現出數增量減的特點。相關(guan) 數據顯示,該周共有190款集合信托產(chan) 品成立,環比增加25.83%;成立規模為(wei) 42.69億(yi) 元,環比減少13.71%。
“由於(yu) 標品類信托產(chan) 品的信息披露相對較少,所以可能出現產(chan) 品成立數量大增,而成立規模下滑的情況。”喻智告訴記者。從(cong) 產(chan) 品類型來看,固收類產(chan) 品數量比重超七成。
另外,整體(ti) 來看,近來標品信托的產(chan) 品發行數量比重持穩。喻智表示,標品信托作為(wei) 信托公司業(ye) 務轉型的重點領域,在發行市場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喻智看來,非標產(chan) 品的萎靡是目前集合信托市場的症結所在,行業(ye) 轉型的影響仍在持續。(鍾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