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加碼布局新一輪“新基建” 5G建設將適度超前
多方正加緊繪製新一輪“新基建”規劃圖。包括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明確將適度超前部署5G、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從(cong) 陸續召開的地方兩(liang) 會(hui) 看,“新基建”成為(wei) 多地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抓手,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上海、福建、四川、湖南、安徽等20多個(ge) 省(區、市)明確了2022年5G、數據中心等建設計劃,並提出進一步發揮5G等“新基建”的規模效應和帶動作用,打造經濟增長重要引擎。
新一輪部署密集出爐
近期,地方兩(liang) 會(hui) 正陸續召開,“新基建”成為(wei) 多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詞”。
上海提出,2022年全麵完成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推進5G網絡深度覆蓋,建設超大規模開放算力平台等一批新型基礎設施。安徽提出,實施“新基建+”行動,創建國家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集群,新建5G基站2.5萬(wan) 座以上。四川定下了加快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目標,2022年將推動5G、工業(ye) 互聯網、物聯網等規模化部署,實施國家“東(dong) 數西算”工程,啟動建設省大數據資源中心,打造國家級天府數據中心集群。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20個(ge) 省(區、市)明確2022年5G基站、工業(ye) 互聯網、數據中心等建設計劃,並將“新基建”作為(wei) 穩投資和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發力點。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dong) 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在部署2022年經濟工作時提出政策發力適當靠前,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以確保穩投資、穩增長目標如期實現。與(yu) 傳(chuan) 統基建相比,“新基建”具有涉及領域多、涵蓋範圍廣、經濟帶動作用強的特點,是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支撐。同時通過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培育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築牢基礎,增強經濟發展的後勁。
一係列著眼於(yu) 中長期的部署將進一步發力。工信部日前發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ye) 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多方正加緊繪製新一輪“新基建”規劃圖。包括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明確將適度超前部署5G、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高速泛在、集成互聯、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並圍繞5G網絡建設、千兆光纖網絡、數據中心等重點領域明確了多項量化目標,例如設置了到2025年每萬(wan) 人擁有5G基站數26個(ge) 的預期目標。
國家發改委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要適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光纖網絡擴容提速、5G商用部署和規模應用,構建一體(ti) 化大數據中心體(ti) 係,抓緊在全國建設10個(ge) 左右數據中心集群等。
加快5G向縣城、鄉(xiang) 鎮覆蓋
5G是“新基建”的重要領域,當前多方正加速釋放政策紅利,以“適度超前”的節奏推動5G網絡建設,同時加快5G向縣城和鄉(xiang) 鎮覆蓋。
“2022年是5G應用規模化發展的關(guan) 鍵之年,我們(men) 將持續完善5G網絡覆蓋,加快推動5G與(yu) 垂直行業(ye) 的深度融合。”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誌國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將紮實推進5G網絡建設,適度超前開展5G網絡建設,深化共建共享,繼續擴大縣城和鄉(xiang) 鎮覆蓋的廣度,提升5G網絡在高鐵、交通樞紐、購物中心等人流密集區域以及在工業(ye) 、醫療等重點行業(ye) 的深度覆蓋水平。
中央網信辦等10部門日前印發《數字鄉(xiang) 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明確實施數字基礎設施升級行動,持續實施電信普遍服務,開展農(nong) 村地區4G基站補盲建設,逐步推動5G和千兆光纖網絡向有條件、有需求的鄉(xiang) 村延伸。
電信央企也將重點針對中心城區和市縣、鄉(xiang) 鎮等“下沉”市場加快5G網絡建設。例如,中國移動提出,2022年底前,5G網絡將基本實現全國鄉(xiang) 鎮以上5G連續覆蓋以及重要園區、熱點區域、發達農(nong) 村的有效覆蓋。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的5G基站數超過了140萬(wan) ,其中共建共享的5G基站也超過了80萬(wan) 個(ge) ,5G網絡已覆蓋全部的地級市,超過98%的縣城城區和80%的鄉(xiang) 鎮鎮區,網絡覆蓋廣度和深度不斷提升。
持續加強投資發展勁頭
在業(ye) 內(nei) 看來,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的三重壓力,需要進一步優(you) 化“新基建”投資發展環境,讓“新基建”在拉動經濟增長、擴大有效投資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也要兼顧好“超前”和“適度”之間的關(guan) 係。
“與(yu) 傳(chuan) 統基建相比,“新基建”需要把握新需求,創造新機製,才能真正轉化成新動能,有效拉動投資潛力。”北京計算機學會(hui) 數字經濟專(zhuan) 委會(hui) 秘書(shu) 長王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新基建”既要有政府引導,也要有社會(hui) 資本投入,在增加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投入的同時,也要推動構建與(yu) “新基建”相關(guan) 的配套市場化運作機製,提高投資效率。
王娟同時表示,企業(ye) 是“新基建”投資的主體(ti) ,既要有信息類企業(ye) 的參與(yu) ,也要有工業(ye) 企業(ye) 和消費服務企業(ye) 的參與(yu) 。需推動“新基建”創造廣泛的社會(hui) 價(jia) 值,賦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推動能源、建築和消費各個(ge) 領域的企業(ye) 共同參與(yu) ,探索踐行真實可行的應用場景,增強企業(ye) 投資的動力和後勁。
劉向東(dong) 也表示,下一步要鼓勵和支持各地加大“新基建”投資,適度超前加大布局和覆蓋麵,提高設施之間的連通性。完善“新基建”的政策支持體(ti) 係,統籌好數字基礎設施投資與(yu) 產(chan) 業(ye) 投資的協同聯動,采取有力措施,激發數字經濟領域市場主體(ti) 活力。同時打通多元化投資渠道,吸引更多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投資,著力通過開展政策創新,破除妨礙民間投資進入“新基建”的各種藩籬和壁壘,有序撬動社會(hui) 資本。
此外,也需進一步兼顧好“超前”和“適度”之間的關(guan) 係。王娟表示,各地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為(wei) “新基建”探索特色化場景。以5G為(wei) 例,自5G正式商用以來,“適度超前”建設原則為(wei) 其應用發展奠基鋪路,但“適度超前”既包含著“超前”又包含“適度”,“超前”要考慮未來長遠發展,“適度”則強調了結合未來應用場景,需要考慮到投資有效性、投資周期,資金周轉等多重因素,從(cong) 而形成產(chan) 業(ye) 生態良性循環,吸引內(nei) 外部資金流入,深度拉動有效投資潛力。記者 郭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