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資本市場聚焦“穩增長”

發布時間:2022-02-08 09:51: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作為(wei) 現代金融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資本市場既是連接實體(ti) 經濟、金融、科技的重要樞紐,也是連接籌資者、投資者、中介機構等各級各類市場主體(ti) 的重要樞紐,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隨著科技創新日益成為(wei) 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資本市場在服務高質量發展和推動科技創新方麵大有可為(wei) 。

  日前召開的中國證監會(hui) 2022年係統工作會(hui) 議則指出,要突出“穩增長”,不斷提升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力。積極主動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找準資本市場定位和發力點,研究出台更多有利於(yu) 穩增長、穩預期的政策措施。繼續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堅守科創板“硬科技”定位,建設好創業(ye) 板,辦好北京證券交易所,規範發展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推動拓寬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範圍。引導上市公司聚焦主業(ye) 做優(you) 做強,繼續穩妥推動風險類公司出清,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晴雨表”功能。

  中金公司研究指出,本輪穩增長的一個(ge) 重要的背景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經曆第三次切換。全要素生產(chan) 率將成為(wei) 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而科技創新將成為(wei) 全要素生產(chan) 率提升的最重要支撐。該機構認為(wei) ,本輪穩增長中兩(liang) 個(ge) 結構性的特點:金融周期下行階段,私人部門債(zhai) 務壓力不低,本身再加杠杆的空間相對有限;科技創新方麵的投資及相關(guan) 經濟活動將成為(wei) 中國未來一段時間最重要的發展動能。

  安信證券研究也表示,現階段,我國生產(chan) 函數正在發生變化,經濟發展的要素條件、組合方式、配置效率發生改變,麵臨(lin) 的硬約束明顯增多,資源環境的約束越來越接近上限,碳達峰碳中和成為(wei) 我國中長期發展的重要框架,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成為(wei) 多重約束下求最優(you) 解的過程。

  實際上,從(cong) 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ce) 製實施,到在創業(ye) 板試點注冊(ce) 製,再到北交所的正式開業(ye) ,過去數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的全麵深化改革始終聚焦於(yu) 提升服務實體(ti) 經濟能力特別是服務科技創新的能力。數據顯示,截至1月28日,科創板上市企業(ye) 數量已經達到了387家,總市值近5萬(wan) 億(yi) 元,北交所上市企業(ye) 數量達到了84家,總市值近2500億(yi) 元。Wind統計數據則顯示,按照網上發行日期計算,2021年全年,A股(含滬深市場、北交所市場)共計有520家企業(ye) 完成新股發行,其中僅(jin) 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ye) 家數就有165家,募資總規模達到了2116億(yi) 元,這些企業(ye) 大多分布於(yu) 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生物等“硬科技”行業(ye) ,充分體(ti) 現了資本市場對於(yu) 科技創新的推動作用。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對記者表示,從(cong) 資本市場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穩增長的角度來看,新的一年裏,要進一步拓展注冊(ce) 製改革的範圍,提升對科技創新企業(ye) 的服務能力,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功能,提升IPO發行上市的效率;要推動拓寬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範圍,優(you) 化完善REITs規則體(ti) 係,保障市場長期健康發展;要辦好北京證券交易所,隨著北交所交易規模的擴大,我國有望形成北交所和滬深交易所三強鼎足的局麵,這也有望加快滬深交易所改革,客觀上促進我國股票市場的繁榮與(yu) 穩定;同時,尤其要多引導中小企業(ye) 朝著專(zhuan) 精特新方向發展,挖掘中小企業(ye) 在市場競爭(zheng) 中具備的相對優(you) 勢,通過全麵注冊(ce) 製激發中小企業(ye) 的運用資金活力和發展動力,推動中小企業(ye) 轉型升級。(吳黎華)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