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不易,熱愛不息,征途不止
作者:孫 曉
2月14日晚,2022北京冬奧會(hui) 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決(jue) 賽在張家口雲(yun) 頂滑雪公園結束。中國運動員徐夢桃憑借難度係數4.293的世界最高難度動作,以108.61分的成績奪冠,圓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奧運金牌夢。
比賽結束後,徐夢桃似乎還不敢相信,激動地連聲喊著“我是第一嗎”,直到確定之後才眼含熱淚地舉(ju) 起五星紅旗。的確,徐夢桃這枚金牌背後,是一次次遺憾的擦肩而過:2010年溫哥華,第一次出戰冬奧會(hui) 獲得第六名;2014年索契獲得銀牌;2018年平昌,身為(wei) 奪冠熱門的她在落地時摔倒,爆冷無緣決(jue) 賽。
必須承認,空中技巧比賽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打分項目、極限難度、天氣影響、規則變化等各種因素都決(jue) 定了賽場上的比分,勝負既看實力,也需要一點點運氣。而這一次,努力沒有辜負徐夢桃,命運也站在了她這邊。前三屆冬奧之旅的失望、遺憾和苦澀,最終在這個(ge) 晚上盡數散去,留下屬於(yu) 勝利者的喜悅。
或許,競技體(ti) 育的戲劇性就在於(yu) ,它從(cong) 來不會(hui) 輕易呈現最完美的那道弧線。但與(yu) 此同時,競技體(ti) 育的迷人之處,也藏在這種不確定性中。抓住不確定性中隻有萬(wan) 分之一可能的圓滿,是每個(ge) 運動員為(wei) 之努力的目標。
從(cong) 初出茅廬的小將,到31歲的“四朝元老”,徐夢桃經曆了多次膝部手術、經曆了日複一日的枯燥訓練、經曆了低穀時期的自我懷疑,才站到夢寐以求的最高領獎台上。和每一個(ge) 走過迷茫的運動員一樣,曾經內(nei) 心深處“我是最好的嗎”的那個(ge) 問題,終於(yu) 有了肯定的答複,“我就是最好的”。
當然,金牌是最高的目標,但並不是唯一的終點。同樣是在冬奧賽場上,上屆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軍(jun) 武大靖無緣衛冕,但依然是世界紀錄和奧運紀錄的保持者;範可新和隊友在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比賽中拿下銅牌,賽後動情親(qin) 吻冰麵的一幕打動了無數人;冰舞組合王詩玥/柳鑫宇,在疫情期間克服遠程指導的困難堅持訓練,在家門口的冬奧會(hui) 中以亮眼表現獲得第十二名,刷新了中國冰舞最好成績……他們(men) 向我們(men) 展示了,運動員如何用極致的熱愛,在與(yu) 傷(shang) 病、年齡的“拉鋸”下,一次次在賽場上綻放光芒。就像徐夢桃所說的,“無論是健康還是傷(shang) 病低穀,都要做當下最好的自己。”
老將們(men) 的堅持,給冬奧會(hui) 這個(ge) 冰雪項目的最高競技舞台帶來更多可能。49歲的德國速度滑冰運動員克勞迪婭·佩希施泰因是本屆冬奧會(hui) 運動員中年齡最長者,已經參加了八屆冬奧會(hui) ,比最年輕的參賽運動員大了34歲。和佩希施泰因相比,38歲的牙買(mai) 加高山滑雪運動員本傑明·亞(ya) 曆山大是另一種意義(yi) 上的“老將”,32歲才開始接觸滑雪,用了六年時間刻苦訓練,獲得北京冬奧會(hui) 的參賽資格。
這些傳(chuan) 奇經曆,不僅(jin) 鼓舞了每一個(ge) 想要參與(yu) 冰雪運動的普通人,更為(wei) 專(zhuan) 業(ye) 運動員們(men) 樹立了信心:年齡不是最大的問題,任何時候起步都不晚,任何時候都不要輕言結束。老將們(men) 也曾經是小將,小將們(men) 終將成為(wei) 老將,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這何嚐不是從(cong) 另一個(ge) 維度,去挑戰人類的極限呢?
熱愛不息,征途不止,老將們(men) 還在路上,用努力鋪就每一步的奇跡。無論何時,隻要站在賽場上,就有無限可能,隻有繼續站在賽場上,才有無限可能。
要實現這一理想狀態,需要做好各個(ge) 方麵的保障:提供更多的機會(hui) ,讓老將們(men) 參與(yu) 公平競爭(zheng) ;采用更科學的訓練方式,減少傷(shang) 病困擾;開展豐(feng) 富多層次的賽事,延長運動員的職業(ye) 生涯,等等。或許,不是所有老將都有機會(hui) 說出榮譽背後的故事,但可以確信的是,每一位運動員都將從(cong) 中受益。(孫 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