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險、穩增長、促改革 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
防風險、穩增長、促改革——
推動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事業(ye) 高質量發展(權威發布)
本報記者 丁怡婷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25日 第 07 版)
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事業(ye) 和人民群眾(zhong) 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guan) ,同時也是建設強大國內(nei) 市場的重要領域。2月24日,國新辦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事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有關(guan) 情況。
今年力爭(zheng) 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wan) 套(間),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40個(ge) 重點城市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94.2萬(wan) 套、農(nong) 村低收入群體(ti) 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開工49.2萬(wan) 戶、排查整治城鄉(xiang) 建設領域安全生產(chan) 隱患77萬(wan) 個(ge) ……發布會(hui) 上,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列出了2021年住建領域的發展“成績單”。
“我國仍然處於(yu) 城市快速發展的階段,城鎮人口規模、家庭數量仍在持續增加,住房的剛性需求比較旺盛。同時,2000年以前建成的大量老舊小區,住房麵積小、配套差,群眾(zhong) 改善居住環境的要求也比較迫切。”王蒙徽介紹,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wei) 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並重,內(nei) 需潛力巨大。
王蒙徽說,今年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係統將著力在“增信心、防風險、穩增長、促改革、強隊伍”上下功夫,重點抓好加強房地產(chan) 市場調控、推進住房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實施鄉(xiang) 村建設行動、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推動建築業(ye) 轉型升級等工作,推動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事業(ye) 高質量發展。例如,力爭(zheng) 全年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wan) 套(間);新籌集公租房10萬(wan) 套,棚戶區改造120萬(wan) 套;力爭(zheng) 開工改造存在安全隱患的燃氣管道約2萬(wan) 公裏。
保障性租賃住房堅持小戶型、低租金,有利於(yu) 促進解決(jue) 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難。“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重點城市,都提高了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占比,普遍占新增住房供應量的40%至45%以上。”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副部長倪虹介紹,今年將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抓好落實土地支持政策、落實審批流程再造和簡化、落實中央補助、落實稅費優(you) 惠政策、落實水電氣價(jia) 格政策、落實金融政策支持等方麵工作。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既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又是潛力巨大的發展工程。2019年至2021年,全國累計開工改造了城鎮老舊小區11.5萬(wan) 個(ge) ,惠及居民超過2000萬(wan) 戶。在各地改造過程中,共提升和規整水電氣熱信等各類管線15萬(wan) 公裏,加裝電梯5.1萬(wan) 部,增設養(yang) 老等各類社區服務設施3萬(wan) 多個(ge) 。
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副部長張小宏介紹,下一步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強化協調配合,壓實地方主體(ti) 責任,繼續深入紮實有序地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一是有序實施改造計劃。充分尊重群眾(zhong) 意願,統籌抓好新開工項目和往年開工的續建項目建設,切實抓好工程質量;二是探索可持續推進模式。支持各地繼續在吸引市場力量參與(yu) 、多渠道籌措改造資金、完善配套政策製度等方麵加快探索;三是加強督促指導。進一步完善巡回調研和幫扶指導機製,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和可複製的政策機製。
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產(chan) 長效機製,促進建築業(ye) 轉型升級
房地產(chan) 市場穩定發展和運行是社會(hui) 普遍關(guan) 心的話題。“2021年圍繞著穩地價(jia) 、穩房價(jia) 、穩預期,穩妥實施了房地產(chan) 長效機製,市場情況總體(ti) 是平穩的。”倪虹介紹,一是住房成交量保持正增長。去年全年商品住宅銷售麵積達到15.65億(yi) 平方米,為(wei) 近幾年來的新高,同比增長1.1%;二是房價(jia) 漲幅有所回落。去年70個(ge) 大中城市,一手房和二手房銷售價(jia) 格分別上漲2%和1%,漲幅比2020年回落1.7和1.1個(ge) 百分點;三是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保持了正增長;四是去化周期仍處在合理區間。
“今年將毫不動搖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chan) 作為(wei) 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和手段,保持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調控政策協調性精準性,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產(chan) 長效機製,堅決(jue) 有力處置個(ge) 別頭部房地產(chan) 企業(ye) 房地產(chan) 項目逾期交付風險,持續整治規範房地產(chan) 市場秩序。”倪虹說。
去年,我國建築業(ye) 總產(chan) 值29.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1%,為(wei) 社會(hui) 提供了超過5000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十四五”建築業(ye) 發展規劃》提到,加快智能建造與(yu) 新型建築工業(ye) 化協同發展,建築業(ye) 從(cong) 追求高速增長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
張小宏介紹,接下來將重點從(cong) 實施智能建造試點示範創建行動、加快推廣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打造建築產(chan) 業(ye) 互聯網平台、推進建築機器人典型應用等方麵入手,進一步促進建築業(ye) 轉型升級,力爭(zheng) 到2025年,裝配式建築占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30%以上。
截至去年底,全國411個(ge) 城市實施2.3萬(wan) 個(ge) 城市更新項目,總投資達5.3萬(wan) 億(yi) 元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曆史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工作。截至去年底,全國曆史文化街區總量達到1200餘(yu) 片,與(yu) 2016年底相比數量翻番;曆史建築總量達到5.75萬(wan) 處,增長近5倍。
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辦公廳主任李曉龍介紹,在城鄉(xiang) 建設中加強曆史文化保護傳(chuan) 承,要做到空間全覆蓋、要素全囊括,既要保護單體(ti) 建築,也要保護街巷街區、城鎮格局,還要保護好曆史地段、自然景觀、人文環境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不僅(jin) 要保護好古代遺產(chan) ,還要保護好近現代和當代重要建設成果,立體(ti) 生動地講好中國故事。
下一步,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將按照全覆蓋的要求,組織開展專(zhuan) 項評估,對各名城保護傳(chuan) 承的工作情況、保護對象的保護狀況進行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jue) 曆史文化遺產(chan) 屢遭破壞、拆除等突出問題,推動問責問效、問題整改。
“城市更新”是近年來各地規劃發展的高頻詞。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國411個(ge) 城市共實施2.3萬(wan) 個(ge) 城市更新項目,總投資達5.3萬(wan) 億(yi) 元。城市更新不僅(jin) 解決(jue) 了城市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短板,提升了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成為(wei) 新的經濟增長點。
“城市是一個(ge) 有機體(ti) ,城市更新行動是個(ge) 係統工程。接下來,將從(cong) 健全體(ti) 係、優(you) 化布局、完善功能、管控底線、提升品質等方麵推動城市更新。加強城鄉(xiang) 曆史文化保護和城市風貌管理,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推進城市適老化建設改造和既有建築改造,滿足人民高品質生活需要。”李曉龍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