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辯證思維,推進共同富裕(現場評論)
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走共同富裕之路,需要辯證看“短長”“先後”“內(nei) 外”
“山區不是我們(men) 的包袱,而是發展的希望所在”。浙江探路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將山區定位成“新增長點”,以解決(jue) 地區差距、城鄉(xiang) 差距、收入差距問題為(wei) 主攻方向,重點、難點、關(guan) 鍵點在山區26縣,突破口也在這26個(ge) 縣。
習(xi) 近平同誌在浙江工作時創造性提出“八八戰略”,聚焦如何發揮優(you) 勢、如何補齊短板這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問題並深刻指出,必須“進一步認識和把握自身的優(you) 勢,強化現有優(you) 勢,發掘潛在優(you) 勢,努力把原有的劣勢轉化為(wei) 新的優(you) 勢”。隻有更好地理解與(yu) 實踐“八八戰略”蘊含的辯證思維,才能把握優(you) 勢、補齊短板,建設好共同富裕示範區。
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走共同富裕之路,需要辯證看“短長”。山區26縣的土地麵積約占浙江全省的45%,人口占到全省近24%,而2020年這26縣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總量為(wei) 6238億(yi) 元,僅(jin) 占全省的9.65%,與(yu) 浙江沿海等發達地區存在明顯發展差距。如果說,山高路遠、交通不便、空間狹小、產(chan) 業(ye) 受限,是山區縣的“短處”,造成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一度落後;那麽(me) ,山清水秀、資源豐(feng) 富、人文獨特,這些資源稟賦對山區縣來說,恰恰也是實現長遠發展、綠色發展可以依靠的“長處”。
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走共同富裕之路,需要辯證看“先後”。生態環境優(you) 越、自然景觀豐(feng) 富、曆史文化傳(chuan) 承獨特,都可以成為(wei) 經濟發展的後發優(you) 勢。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山區縣已嚐到這一甜頭,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逐步打通從(cong) 生態優(you) 勢到經濟社會(hui) 發展優(you) 勢的轉化通道,未來發展中有望取得更大成效。圍繞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新產(chan) 業(ye) ,探尋山區縣產(chan) 業(ye) 迭代升級的新路徑,將不斷增強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
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走共同富裕之路,還需要辯證看“內(nei) 外”。為(wei) 推動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浙江堅持分類施策、一縣一策,完善省域統籌機製和激勵獎補政策,省財政新增安排專(zhuan) 項資金,支持山區26縣生態工業(ye) 重點項目。深入實施山海協作工程,提升“產(chan) 業(ye) 飛地”“科創飛地”建設水平。今年,浙江計劃推進山海協作產(chan) 業(ye) 項目300個(ge) 、投資400億(yi) 元以上。另一方麵,也要不斷激發和增強山區26縣的內(nei) 生發展動力。對山區縣來說,絕不能抱著等靠要心態,要千方百計自我加壓,努力謀求創新突破,尋找新動能,再造增長極。
對浙江而言,實現共同富裕,一個(ge) 縣也不能少。未來,浙江將通過做大產(chan) 業(ye) 擴大稅源行動和提升居民收入富民行動“兩(liang) 大行動”,爭(zheng) 取到2025年使山區26縣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超過浙江全省平均水平的70%,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以辯證思維謀發展、解難題,山區26縣必將更有發展活力,共同富裕的長卷也必將進一步舒展開來。
(作者為(wei) 本報浙江分社記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