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創新作為促進共同富裕關鍵支撐
執筆:李雪鬆、朱承亮、張慧慧、莊芹芹(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智庫課題組)
共同富裕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把握發展階段新變化,把逐步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為(wei) 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現在,已經到了紮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曆史階段。新的征程上,我們(men) 需進一步解決(jue) 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逐步縮小城鄉(xiang) 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推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在這一過程中,要把科技創新作為(wei) 促進共同富裕的關(guan) 鍵支撐,著力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現實地看,我國科技創新對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動能還不夠強勁,科技領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jue) 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wei) :技術研發聚焦產(chan) 業(ye) 發展瓶頸和需求不夠,科技創新政策與(yu) 經濟、產(chan) 業(ye) 政策的統籌銜接不夠,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強。為(wei) 適應新發展階段的特征和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要求,我們(men) 推動科技創新需更好聚焦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升級、城鄉(xiang) 區域等領域,依靠科技創新為(wei) 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強勁內(nei) 生動力,發揮科技創新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的關(guan) 鍵支撐引領作用。
第一,以科技創新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動能,為(wei) 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夯實經濟基礎。
互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各國競相製定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出台鼓勵政策,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與(yu) 此同時,數字經濟也是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科技創新的重要戰略方向之一,涉及計算機、通信、信息服務等多個(ge) 技術密集型產(chan) 業(ye)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賦能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成效顯著,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長強勁,但同時也存在數字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短板有待補齊、高水平人才缺乏、對中小企業(ye) 轉型帶動不足等問題。在這些方麵,尤其需要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一方麵,要搶抓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的戰略機遇。穩步推進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充分結合各地數字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對數字安防、集成電路、網絡通信、智能計算等標誌性產(chan) 業(ye) 加大研發投入的強度,特別是要提高基礎研究投入強度,培養(yang) 基礎研究領域高水平人才,攻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領域“卡脖子”難題,打造科技競爭(zheng) 中核心技術領域的非對稱競爭(zheng) 優(you) 勢。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的帶動作用,在支持工業(ye) 互聯網生態發展的同時,重點關(guan) 注農(nong) 業(ye) 和服務業(ye) 小微企業(ye) 及個(ge) 體(ti) 經營者對數字技術的應用,使其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的機遇。
另一方麵,要關(guan) 注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對就業(ye) 和收入分配產(chan) 生的影響。一是健全數據要素收益分配機製。當前,數據已經成為(wei) 新的重要生產(chan) 要素,需聚焦數據要素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機製,更好保障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既要糾正平台企業(ye) 以不正當手段排斥市場競爭(zheng) 的壟斷行為(wei) ,又要保護平台企業(ye) 促進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平台經濟的規模優(you) 勢,助力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特別是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經營者的數字化轉型,引導各類市場主體(ti) 有序競爭(zheng) 和持續健康發展。二是紮實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壯大中等收入群體(ti) 。數字基礎設施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技術工人是中等收入群體(ti) 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ti) 可結合5G基站建設和雲(yun) 數據中心建設等需求,大力培養(yang) 技術工人隊伍,進一步加大技能人才培養(yang) 力度,提高技術工人工資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加入技術工人隊伍。
第二,以科技創新推動綠色發展,為(wei) 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夯實綠色低碳發展基礎。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們(men) 紮實推動共同富裕,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以降碳為(wei) 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汙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guan) 鍵時期,需進一步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技支撐,以科技創新推進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特別是要在推動綠色低碳科技創新上下功夫。
具體(ti) 來看,要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ti) 係,搶占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製高點,加強綠色技術創新方向引導,強化綠色技術標準引領,圍繞節能環保、清潔生產(chan) 、清潔能源、城鄉(xiang) 綠色基礎設施等領域,開展產(chan) 品設計、生產(chan) 、消費、回收利用等環節的綠色關(guan) 鍵技術研發、推廣、轉化與(yu) 應用;發展壯大綠色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助力生產(chan) 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實施工業(ye) 低碳行動和綠色製造工程,構建覆蓋全產(chan) 業(ye) 鏈和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製造體(ti) 係,打造特色綠色製造業(ye) 集群,大力培育新能源及智能汽車、綠色環保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強化科技支撐,更好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完善環境汙染問題的發現、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製,加強空氣、水、土壤等方麵的汙染防治技術研發,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水平。
第三,以科技創新支撐產(chan) 業(ye) 發展和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鞏固壯大實體(ti) 經濟根基,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尚不夠快,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尚未形成有力支撐,產(chan) 業(ye) 間勞動生產(chan) 率和工資水平差距較大,區域和城鄉(xiang)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就要著力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既要在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的協調性上下功夫,依托科技創新賦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催生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又要增強區域發展的平衡性,更好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依靠科技創新不斷縮小地區之間和城鄉(xiang) 之間的發展差距,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發展。
要切實發揮科技創新支撐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作用。在助力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方麵,需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提高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能力,鼓勵龍頭企業(ye) 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ti) ,加強“卡脖子”技術攻關(guan) ,解決(jue) 好產(chan) 業(ye) 發展共性問題,做優(you) 做強生命健康、新材料、量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打造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集群。在推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轉型升級方麵,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升級,打造國家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改造升級示範區,聚焦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產(chan) 業(ye) ,深入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和產(chan) 業(ye) 鏈提升工程,大力培育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全麵提升製造業(ye) 競爭(zheng) 力。在推動農(nong) 業(ye) 現代化方麵,重點是加強農(nong) 業(ye) 科技戰略力量布局,力爭(zheng) 突破農(nong) 產(chan) 品種植技術和加工技術發展相對滯後等瓶頸製約,打好農(nong) 業(ye) 領域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促進科技成果與(yu) 生產(chan) 實際應用緊密銜接,建設農(nong) 業(ye) 現代化示範區,大力發展智慧農(nong) 業(ye) 。
要切實發揮科技創新促進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作用。積極探索欠發達地區創新發展新路徑,實施科技興(xing) 縣(市)戰略,加強對重大創新平台和載體(ti) 的建設及布局,聚焦重點領域開展一批科技創新專(zhuan) 項行動,努力建設科技強、產(chan) 業(ye) 優(you) 、生態美的國家創新型縣(市)。還要看到,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農(nong) 村共同富裕工作要抓緊,既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又要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要以科技創新加速推動農(nong) 村生產(chan) 生活方式變革,加強培養(yang) 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營造良好的農(nong) 村科技創新生態。同時,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科技支撐行動,深化科技特派員製度改革,使廣大農(nong) 村居民更好實現科技致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