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生 同樣的精彩——我國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綜述
【北京冬殘奧 我們(men) 來了】
光明日報記者 安勝藍 王東(dong)
“中國隊贏了!”2018年3月17日,平昌冬殘奧會(hui) 輪椅冰壺決(jue) 賽進行到最後階段,輪椅冰壺運動員王海濤在輪椅上奮力一擲奠定勝局,全場沸騰了。
那一刻,中國隊教練員嶽清爽和隊員們(men) 喜極而泣的鏡頭,隨著電視直播感動了無數國人。他們(men) 自信、執著與(yu) 無畏——這是在命運的石縫裏綻放出的生命之花。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hui) 即將開幕,中國殘疾人運動員將再一次走到世界舞台中央,用自強拚搏書(shu) 寫(xie) 華章。呈現在世界麵前的,是中國殘疾人的亮麗(li) 風采,是新時代中國殘疾人體(ti) 育事業(ye) 的輝煌成就。
自強不息,活出精彩人生
從(cong) 平昌冬殘奧會(hui) 至今,這支隊伍備受矚目。
中國輪椅冰壺隊——一支殘疾人運動員組成的冰壺隊,8年前第一次參加冬殘奧,4年前夢圓平昌,隊員們(men) 戰勝的不僅(jin) 是賽場上的對手,更是自我的極限。
攀登高峰的汗水與(yu) 艱辛,隻有輪椅上的戰士們(men) 才知道。20公斤重的冰壺,冰上長時間練習(xi) ,一日上千次的推杆……
“隻要精神不垮,靈魂就能站起來。”在隊員陳建新看來,從(cong) 事冰壺運動,讓他感覺“自己有用,對社會(hui) 有用”,找到了活出精彩的方式,並為(wei) 之加倍努力。“雖然冰場很冷、訓練很苦,但我不怕。”陳建新說。
追夢路上,殘疾人需要付出更多艱辛。幫助殘疾人托舉(ju) 夢想的力量,來自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對殘疾人事業(ye) 的“格外關(guan) 心、格外關(guan) 注”。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殘疾人事業(ye) 快速發展,對殘疾人的保障從(cong) 單一的生活保障發展到就業(ye) 、康複、教育、文化體(ti) 育等全方位的支持。710萬(wan) 貧困殘疾人如期脫貧、殘疾人健身示範點建立、從(cong) 物質的保障到精神的充實,“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莊嚴(yan) 承諾,正在滿足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不斷兌(dui) 現。
“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殘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殘疾人完全有誌向、有能力為(wei) 人類社會(hui) 作出重大貢獻”,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諄諄教誨,激勵著無數殘疾人自立自強、踔厲奮發,勇敢追夢圓夢。越來越多的殘疾人選擇了體(ti) 育運動,用在賽場上奮力搏擊的方式,唱響生命最強音——
13歲練習(xi) 遊泳,20歲接觸輪椅擊劍,27歲站上東(dong) 京殘奧會(hui) 賽場,輪椅擊劍運動員李豪不斷超越自我。麵對挑戰,這位輪椅上的劍客毫無懼色:“隻要堅定信念,任何困難都不會(hui) 成為(wei) 人生中的阻礙。”
倫(lun) 敦殘奧會(hui) 上,失去雙臂的殘疾人遊泳運動員鄭濤在出發時緊緊咬著毛巾保持姿勢,第一個(ge) 到達終點,鄭濤從(cong) 水中躍起,仿佛背生雙翼。回顧這些年的堅持,他說:“有夢想,時間到了該是你的就是你的。”
海盡天是岸,山高人為(wei) 峰。身體(ti) 的殘缺無法束縛向往自由的心,殘疾人運動員們(men) 昂揚的鬥誌和拚搏的身姿,是中國千千萬(wan) 萬(wan) 殘疾人挑戰命運、自強不息的縮影。他們(men) 積極生活、主動作為(wei) ,在熱愛的領域,創造屬於(yu) 自己的精彩。
充分參與(yu) ,競技舞台更寬廣
全速滑行、急停轉彎、分組進攻, 2月26日,中國殘奧冰球隊在國家體(ti) 育館(“冰之帆”)開啟了北京冬殘奧會(hui) 前首次場地適應性訓練。作為(wei) 首次參加冬殘奧會(hui) 的隊伍,這批平均不到26歲的年輕人,用拚搏和挑戰自我的精神在賽場揮灑著自信青春。
這支隊伍的曆史並不長。2015年,我國首次舉(ju) 辦殘奧冰球訓練營;2017年,首支國家級的集訓隊正式成立;2018年首次參加殘奧冰球世界錦標賽(C組),2021年晉級A組,同時獲得北京冬殘奧會(hui) 參賽權。雖然項目在中國發展時間短,但每一個(ge) 台階都上得迅捷穩健。
“我們(men) 的訓練強度一直很大,隊員水平也提升很快。”俄羅斯籍教練尼古拉說,這支隊伍渴望通過“小、快、靈”的比賽風格、頑強不屈的意誌品質,在冬殘奧會(hui) 上一展風采。
參與(yu) ,始終是中國殘疾人競技體(ti) 育的核心關(guan) 鍵詞。對於(yu) 殘疾人來說,參與(yu) 的意義(yi) 遠勝於(yu) 一枚金牌,站上賽場、超越自我就是勝利。因此,拓展參賽項目、擴大參與(yu) 麵、為(wei) 殘疾人運動員創造更大更寬廣的舞台,是我國殘疾人體(ti) 育發展的重要目標。
我國殘疾人冬季運動項目起步較晚,成功申辦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hui) ,為(wei) 這些項目的迅速發展創造了難得的契機。
從(cong) 2002年中國第一次參加鹽湖城冬殘奧會(hui) 派出4名運動員,到2014年10名運動員參加索契冬殘奧會(hui) ,實現2個(ge) 大項5個(ge) 小項的參賽突破,再到2018年26名運動員參加平昌冬殘奧會(hui) 的5個(ge) 大項30個(ge) 小項,中國殘疾人冬季運動項目跨越式的發展十分亮眼。
支撐中國殘疾人競技體(ti) 育迅猛發展的基礎,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you) 勢,合理的規劃設計、殘疾人體(ti) 育工作者的努力、教練員和科研人員的科學訓練,以及穩定的人才儲(chu) 備,各方麵勠力同心,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在即將到來的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hui) 上,一個(ge) 前所未有的競技舞台正拉開帷幕——96名運動員參加本屆冬殘奧會(hui) 全部6個(ge) 大項73個(ge) 小項的角逐,實現了我國冬殘奧會(hui) 大項參賽全覆蓋。
自參加冬殘奧會(hui) 以來代表團規模最大、運動員人數最多、參賽項目最全,這幾個(ge) “最”,足以展現中國在邁向體(ti) 育強國的路上,殘疾人體(ti) 育事業(ye) 取得的驕人成績。殘疾人運動員的颯爽英姿,描繪出了我國殘疾人體(ti) 育事業(ye) 的瑰麗(li) 色彩。
融入日常,體(ti) 育讓生活更美好
2月26日,甘肅臨(lin) 夏,“全國第六屆殘疾人冰雪運動季”臨(lin) 夏冰雪係列活動啟動。
臨(lin) 夏回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學校學生、17歲的穆恩恩患有先天性聽覺障礙,在誌願者的幫助下,她體(ti) 驗了滑雪、滑雪圈、坐冰車、乘高空纜車等項目,第一次感受到冰雪運動的樂(le) 趣。“我感到非常快樂(le) ,看到了不一樣的冰雪世界。”穆恩恩說。
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指出,本屆冬奧會(hui) 中國最大的貢獻是實現了“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目標。參與(yu) 冰雪運動的三億(yi) 人裏,不乏殘疾人參與(yu) 者。自2016年起,我國已連續6年舉(ju) 辦“殘疾人冰雪運動季”活動,首屆隻有14個(ge) 省(區、市)的殘疾人參加,發展到現在有31個(ge) 省(區、市)參加,已基本覆蓋全國,極大地推動了殘疾人冰雪運動普及。
生命在於(yu) 運動,體(ti) 育能夠幫助殘疾人身體(ti) 功能恢複、促進身心健康,搭建起殘疾人融入社會(hui) 的橋梁。隨著健康中國戰略、全民健身戰略的深入實施和體(ti) 育強國建設的加快推進,殘疾人群眾(zhong) 體(ti) 育、康複體(ti) 育逐步實現與(yu) 全民健身包容性發展:
30萬(wan) 人次——每年參與(yu) 冰雪季運動的殘疾人人數持續走高。殘疾人走出家門,走進冰場、雪場,親(qin) 身感受冰雪運動的魅力;
13313個(ge) 殘疾人健身示範點——殘疾人體(ti) 育健身已形成規模。越來越多殘疾人強健體(ti) 魄,更有力地迎接生活挑戰;
139206名殘疾人社會(hui) 體(ti) 育指導員——殘疾人有了“體(ti) 育老師”。殘疾人群眾(zhong) 體(ti) 育更加科學、鍛煉更能達到效果……
殘疾人體(ti) 育是折射社會(hui) 溫度與(yu) 幸福度的鏡子,與(yu) 殘疾人體(ti) 育熱並駕齊驅的,是殘疾人生活環境的持續向好。在“雙奧之城”北京,無障礙環境建設覆蓋麵不斷擴大。截至2019年年底,11萬(wan) 個(ge) 點位、98萬(wan) 個(ge) 元素已經納入“無障礙環境建設大數據管理係統”進行整治改造。尊重、理解、關(guan) 心殘疾人的社會(hui) 氛圍越發濃厚。
無數顆星辰綴成星空,無數滴水珠匯成汪洋。建設體(ti) 育強國,有殘疾人的一份力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亦是每一個(ge) 殘疾人不懈追尋的夢想。追夢路上,殘健並肩,攜手同行,一起向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