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管得怎樣?種子有無保障?農機夠用嗎?——透視全國春季農業生產關鍵問題
當前,全國由南向北陸續進入春耕春管備耕大忙季節。西南冬小麥拔節孕穗,江淮、黃淮南部陸續返青,黃淮中北部、華北、西北還在越冬;華南早稻開始浸種育秧。去年北方遭遇罕見秋汛,1.1億(yi) 畝(mu) 晚播冬小麥如何管理?今年要穩口糧、穩玉米、擴大豆、擴油料,科技如何保障需求?記者日前就此進行采訪。
小麥:抓住三個(ge) 關(guan) 鍵期
地處魯北平原的山東(dong) 省濱州市濱城區,國盛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顧問張虎負責管理著6000畝(mu) 土地。秋汛使冬小麥延遲播種。最近他幾乎每天下地查看,準備采取保墒鎮壓、增施葉麵肥等措施促進苗情轉化。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表示,受罕見秋汛影響,冀晉魯豫陝5省有1.1億(yi) 畝(mu) 小麥晚播約半個(ge) 月,占小麥播種麵積的三分之一。雖然經過努力,冬小麥麵積基本跟去年相當,但苗情長勢複雜,奪取夏糧豐(feng) 收麵臨(lin) 挑戰。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chan) 的第一季,占全年糧食產(chan) 量五分之一、口糧的四成,對保供給、穩預期、增信心意義(yi) 重大。
劉莉華說,現在距冬小麥大麵積收獲還有100天。當前最要緊的是抓住小麥返青、拔節和灌漿三個(ge) 關(guan) 鍵生育期:在返青期,重點增施返青肥,促弱苗增穗數;在起身拔節期,重點抗旱防凍促生長增粒數;在灌漿期,重點實施“一噴三防”增粒重。
目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係統已經組織大批力量下沉到一線,包省包片,加強精準指導服務。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相關(guan) 研究所組成30個(ge) 科技小分隊,赴小麥主產(chan) 省區開展奪夏糧豐(feng) 收科技幫扶。
下一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將抓好防災減災。重點防範倒春寒、春旱、幹熱風等災害,進一步細化預案,做好物資儲(chu) 備和技術準備;重點防控小麥條鏽病、赤黴病、穗期蚜蟲等,大力推進統防統治、聯防聯控,蟲口奪糧保豐(feng) 收。
種子:育種、監管兩(liang) 手齊抓
農(nong) 以種為(wei) 先。今年我國要求確保糧食播種麵積穩定、產(chan) 量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大力發展大豆油料,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小種子”如何支撐農(nong) 業(ye) 新需求?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業(ye) 管理司副司長楊海生介紹說,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及時開展種子供需調度和分析研判,強化春播作物特別是大豆油料種源保障。今年春夏播作物種子供應總體(ti) 充足,大豆油料種子能夠滿足擴種需求,但局部地區大豆品種呈現結構性短缺,個(ge) 別品種種子價(jia) 格有所上漲。
據了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針對大豆油料種子和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用種等,及時開展供需調度。加強關(guan) 鍵地區、關(guan) 鍵市場的動態監測,定期發布市場價(jia) 格情況,指導農(nong) 民選種購種,並及時開展種子調劑調運。
“今年我們(men) 將爭(zheng) 取加大政策資金支持,提高大豆油料種源保障能力,加大對大豆油料製種基地的支持,適度擴大數量。”楊海生說,今年將部署推進新一輪育種聯合攻關(guan) ,將大豆油料品種納入攻關(guan) 範圍,盡快培育一批適合當前生產(chan) 需要的新品種。
同時,我國將部署開展專(zhuan) 項行動,嚴(yan) 查製售假劣、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wei) ,並以玉米、水稻、大豆、蔬菜等作物種子為(wei) 重點,在全國範圍部署開展2022年春季農(nong) 作物種子市場檢查。
農(nong) 機:強化實用高效機具保障
在湖北省棗陽市七方鎮鄭莊村的農(nong) 田,5台無人駕駛的深鬆機跑得正歡,為(wei) 即將播種春花生、春玉米做好準備。“這5台深鬆機都安裝了北鬥定位係統,精準高效。”棗陽市順輝農(nong) 機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沈輝說,這樣的無人駕駛深鬆機,合作社有80多台。
機械化部隊是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主力軍(jun) 。預計今春全國將有超過2200萬(wan) 台(套)拖拉機、耕整地機具及播種機、水稻育插秧機具等農(nong) 機裝備投入生產(chan) ,幫助農(nong) 民輕鬆種地、科學種田。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業(ye) 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王甲雲(yun) 表示,今年春耕備耕農(nong) 機已準備到位,呈現裝備精準智能化、推廣技術綠色高效化、農(nong) 機作業(ye) 服務社會(hui) 化的特點。截至去年底,全國有北鬥定位作業(ye) 終端的農(nong) 機裝備已達60萬(wan) 台,助推高質量作業(ye) 。
綠色高效是突出亮點。在南方稻區,今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將聚焦水稻移栽機械化短板,突出“為(wei) 機育秧”,重點解決(jue) 雙季稻產(chan) 區茬口緊張、易受倒春寒和寒露風影響等問題;推廣機插秧同步側(ce) 深施肥等配套技術,實現節肥增效、綠色增產(chan) 。在東(dong) 北地區,今年繼續推進保護性耕作,推廣秸稈覆蓋免少耕播種機具裝備,促進耕地保護和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
如何推動農(nong) 機為(wei) 發展大豆油料提供保障?王甲雲(yun) 說,今年將堅持改造結合,以超常規的工作力度,千方百計做好大豆油料生產(chan) 機具裝備保障,確保種得好、管得住、收得上。
據了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指導相關(guan) 省份啟動農(nong) 機新產(chan) 品購置補貼試點,向社會(hui) 發布納入試點的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機具名單,將組織召開全國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全程機械化現場會(hui) 並舉(ju) 行培訓。今年重點支持糧食烘幹、履帶式作業(ye) 、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油菜收獲等專(zhuan) 用機具,夯實全年豐(feng) 收裝備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