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聚焦地方組織法修正草案四大看點

發布時間:2022-03-08 09:20: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聚焦地方組織法修正草案四大看點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今年全國人代會(hui) 的一項重要議程,是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hui) 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修正草案)》。這是繼去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組織法之後,又一部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審議的關(guan) 於(yu) 國家機構組織製度的基本法律。

  作為(wei) 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組織和工作製度基本法律,地方組織法修正草案有哪些看點?

  看點一:規範地方人大專(zhuan) 委會(hui) 、常委會(hui) 工作機構設置

  修正草案明確,省、設區的市兩(liang) 級人大根據需要,可以設法製委員會(hui) 、財政經濟委員會(hui) 、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hui) 、環境與(yu) 資源保護委員會(hui) 、社會(hui) 建設委員會(hui) 和其他需要設立的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大根據需要可以設法製委員會(hui) 、財政經濟委員會(hui) 等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

  “實際工作中,一些地方特別是縣級人大的專(zhuan) 委會(hui) 設立不夠統一,在法製建設、財政預算、經濟運行等專(zhuan) 業(ye) 領域實施監督過程中存在一定專(zhuan) 業(ye) 能力短板,對地方人大履行職權、上下級人大工作對接等造成一定影響。”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開封市委書(shu) 記高建軍(jun) 表示,規範地方人大專(zhuan) 委會(hui) 建設,可以提升地方人大在專(zhuan) 業(ye) 領域的監督能力和監督質效,使製度優(you) 勢更好轉化為(wei) 地方治理效能。

  修正草案還將省、設區的市兩(liang) 級人大常委會(hui) 組成人員名額的上下限和最高限分別增加10名。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國家法室有關(guan) 負責人指出,我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設區的市、自治州普遍人口較多,經濟社會(hui) 發展麵臨(lin) 重大任務,保證適當數量的常委會(hui) 組成人員,有利於(yu) 優(you) 化常委會(hui) 組成人員的結構,增加常委會(hui) 組成人員的代表性、廣泛性,集思廣益,充分發揚民主,提高立法、監督等工作質量。

  看點二:完善鄉(xiang) 鎮街道基層公共管理等職權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與(yu) 現行法律相比,地方組織法修正草案增加鄉(xiang) 、民族鄉(xiang) 、鎮人大監督本級預算的執行,審查和批準本級預算的調整方案,審查和批準本級決(jue) 算等職權。

  近年來,街道辦事處承擔了越來越多的公共管理功能,但現行法律並未對其職權作出明確規定。對此,修正草案規定:街道辦事處在本轄區內(nei) 辦理派出它的人民政府交辦的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工作,依法履行綜合管理、統籌協調、應急處置和行政執法等職責,反映居民的意見和要求。鄉(xiang) 、民族鄉(xiang) 、鎮的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居民列席有關(guan) 會(hui) 議的製度。

  “修正草案明確了街道辦事處多項與(yu) 百姓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職責,對於(yu) 我們(men) 基層工作者來說,今後要在工作的便捷、高效等方麵繼續發力,通過提升服務效能讓更多群眾(zhong) 滿意。”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萍聚工作室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朱國萍說。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律協監事長呂紅兵表示,鄉(xiang) 鎮、街道、社區在國家治理體(ti) 係中占據重要地位,修正草案完善街道辦事處和居民自治組織等規定,是發展基層群眾(zhong) 自治的需要,也釋放了進一步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信號。

  看點三:對地方人大和政府依法履職作出具體(ti) 要求

  地方組織法修正草案的另一大亮點,是對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依法履職作出具體(ti) 要求。

  修正草案規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hui)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hui) 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保證中央政令暢通,保證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在本行政區域的實施。同時,明確了建設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廉潔政府、誠信政府等原則要求。

  比如,根據修正草案,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製定規範性文件,應當經過評估論證、公開征求意見、合法性審查、集體(ti) 審議決(jue) 定等程序,按照法定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並向本級人大常委會(hui) 備案。

  “‘保證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在本行政區域的實施’是打造法治政府的題中之義(yi) ,也是法律實施需要重點關(guan) 注的內(nei) 容。”呂紅兵說。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麗(li) 水市紀委常務副書(shu) 記鍾海燕表示,地方政府要進一步提升依法履職的意識,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權責法定、執法嚴(yan) 明、公開公正的法治政府,進一步提升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

  看點四:補充完善地方政府的組織和工作機製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組織法修正草案對地方政府的組織和工作機製作出一定補充完善。

  比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工作需要和優(you) 化協同高效以及精幹的原則,設立必要的工作部門;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結合地方實際需要,可以共同建立跨行政區劃的區域協同發展工作機製;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需要,可以建立跨部門指揮協調機製等。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律協副會(hui) 長才華認為(wei) ,這些修改將推進基層治理創新,增強基層為(wei) 民服務的執行能力,激發現代治理水平的新活力,對推進基層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yi) 。

  “一個(ge) 地區治理得好不好,人民群眾(zhong) 最有發言權,地方組織法的修改對基層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政府部門可探索數字賦能,以信息化手段提高決(jue) 策質量、提升工作透明度;加強重大事項集體(ti) 討論決(jue) 定,把全過程人民民主切實融入到政府工作中。”鍾海燕說。(記者白陽、羅沙、熊豐(feng) 、鄒多為(wei) 、唐弢)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