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優勢支撐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
比較優(you) 勢支撐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
——訪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學家林毅夫
本報記者 祝 偉(wei)
去年以來,麵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我國積極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經濟運行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不斷展現新氣象、取得新成效。在新的“趕考路”上,如何加快重要領域的改革,繼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日前,經濟日報記者專(zhuan) 訪了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
記者:高質量發展是體(ti) 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包含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維度。實現高質量發展,如何做到統籌兼顧?
林毅夫:實現高質量發展,關(guan) 鍵是發揮我國自身的比較優(you) 勢。
高質量發展必須以創新為(wei) 抓手,在創新過程中,遵循比較優(you) 勢,才能形成競爭(zheng) 優(you) 勢,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企業(ye) 競爭(zheng) 力提高,會(hui) 更有意願采用綠色、環保技術,遵循環境法規,落實綠色發展的要求。
遵循比較優(you) 勢發展,符合我國比較優(you) 勢的產(chan) 品在國內(nei) 國際市場有競爭(zheng) 力,可以充分利用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沒有比較優(you) 勢的產(chan) 品,也可以利用國際資源來滿足需求,實現開放發展。
遵循比較優(you) 勢發展,更有利於(yu) 實現公平和效率的統一。發揮比較優(you) 勢,一是能夠最大程度地創造就業(ye) 機會(hui) ,讓更多低收入群體(ti) 實現充分就業(ye) 。二是隨著資本積累加快,勞動力會(hui) 從(cong) 相對豐(feng) 富變為(wei) 相對短缺,資本會(hui) 從(cong) 相對短缺變為(wei) 相對豐(feng) 富,這種變化會(hui) 提高勞動者工資水平,而資本回報會(hui) 相對下降,高收入群體(ti) 和低收入群體(ti) 的收入差距會(hui) 縮小。三是政府財政收入增加,有能力將更多財力用於(yu) 公共服務和社會(hui) 保障領域等,這些都有利於(yu) 實現共享發展。
記者:實現高質量發展,在經濟結構調整、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方麵應該如何發力?特別是對新經濟的發展,您有何建議?
林毅夫:在很多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領域,我國還處於(yu) 追趕階段,同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製造業(ye) 還是服務業(ye) 都還有一定差距。發達國家為(wei) 我國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發展目標和路徑,在這些產(chan) 業(ye) 上中國具備後來者優(you) 勢,還有許多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機會(hui) ,發展成本相對較低,風險相對較小。
新的產(chan) 業(ye) 革命、新經濟的特點是技術、產(chan) 品研發周期較短,以人力資本投入為(wei) 主,為(wei) 我國帶來了換道超車的機遇。
首先,作為(wei) 人口大國、人才大國,中國擁有規模龐大的高素質人才。其次,中國有全球最大規模的市場,為(wei) 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此外,新經濟領域的許多技術和產(chan) 品需要硬件配套,中國還有全世界最完整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強大的工業(ye) 配套能力,有利於(yu) 技術創新的發展。因此,在新經濟領域中國有換道超車優(you) 勢。實現高質量發展,在技術創新、產(chan) 業(ye) 升級方麵,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優(you) 勢。
記者:麵對世紀疫情、百年變局,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在這樣的形勢下,促進高質量發展,我國麵臨(lin) 哪些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應當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
林毅夫: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許多困難和不確定性,我國的對外貿易、對外交流可能受到一些影響。此外,國際形勢不確定性增加和地緣政治緊張,也會(hui) 影響經濟發展。這些都是我國在發展上麵臨(lin) 的挑戰。
作為(wei) 發展中國家,我國在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上有後來者優(you) 勢。在新經濟方麵,我國不僅(jin) 和發達國家站在同一條起跑線,而且具有人力資本優(you) 勢,有體(ti) 量巨大的國內(nei) 市場和完備的產(chan) 業(ye) 配套能力,所以具有換道超車優(you) 勢。
我國正在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內(nei) 市場規模越大,消化產(chan) 品的能力就越強。無論外界如何風雲(yun) 變幻,隻要保持定力,辦好我們(men) 自己的事情,利用好國內(nei) 大市場的優(you) 勢,以及在產(chan) 業(ye) 升級、技術創新方麵的後來者優(you) 勢和換道超車優(you) 勢,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我國完全有能力在國際環境不確定的情況下,保持合理的中高速增長,並且為(wei) 其他國家的發展帶來機遇,成為(wei) 推動世界經濟複蘇的主要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