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捆綁銷售擋住“保質期” 食品標簽難辨“真容”

發布時間:2022-03-15 10:06: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生產(chan) 日期難辨認 配料表字號“袖珍” 捆綁銷售擋住“保質期” 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

  食品標簽難辨“真容”

  “勞駕,您幫我看看這牛奶的生產(chan) 日期在哪兒(er) ?是幾號生產(chan) 的?字兒(er) 太小我看不清……”你逛超市時是否遇到過老年人這樣的求助?是否看到過帶著放大鏡購物的老年人?作為(wei) 線下實體(ti) 百貨消費的“主力”,不少老年人購物特別是購買(mai) 食品類商品時,部分預包裝商品上難以辨認的食品標簽成了他們(men) 選購商品的絆腳石。

  針對老年人普遍反映的這些現象,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部分超市,調查了牛奶、酸奶、奶茶、礦泉水、巧克力、黑芝麻糊、兒(er) 童小食品等近40件商品的標簽,結果顯示,確實有部分商品存在標簽難以辨認的問題:有的商品生產(chan) 日期既難找又難認,有的商品配料成分字體(ti) 袖珍且與(yu) 包裝色靠色,部分捆綁銷售促銷商品甚至把生產(chan) 日期、保質期等關(guan) 鍵信息都“藏”了起來……

  調查一

  生產(chan) 日期難找難認 與(yu) 外包裝“混搭”

  生產(chan) 日期和保質期是消費者選購商品時最關(guan) 注的信息,與(yu) 食品安全息息相關(guan) 。調查中,北青報記者發現了兩(liang) 大問題。

  一是生產(chan) 日期雖有固定區域但很難辨別,原因是顏色過淺或者因與(yu) 包裝背景圖案反差小。在首航超市(西羅園店)的貨架前,消費者張女士正為(wei) 找不到商品的生產(chan) 日期而著急:“明明寫(xie) 著生產(chan) 日期見瓶蓋,可我怎麽(me) 就是找不到呢?”張女士正在選購的這款商品是宏潤牌紅油郫縣豆瓣,每瓶淨含量500克,乍一看金黃色瓶蓋的頂部及周圍一圈沒有任何字樣。

  北青報記者將商品拿到燈光明亮處反複調整角度,終於(yu) 在瓶蓋頂部發現了一行激光噴碼字,字體(ti) 顏色與(yu) 瓶蓋顏色毫無二致,隻能通過光線照射的陰影依稀辨別出來:“2021/12/23”,且這串數字無法一下子看全,需要不停調整角度才能順次讀出。如果用手觸摸,文字略有凸起。“我這老花眼怎麽(me) 調角度也看不出來呀,這生產(chan) 日期簡直成了‘盲文’了!”張女士抱怨道。

  像這樣指明生產(chan) 日期標示區域卻難以辨別的商品並不鮮見。在家樂(le) 福(凱德mall大峽穀店),北青報記者看到一款“果園老農(nong) ”牌琥珀核桃仁,其罐身底部中央是一片圓形深藍色區域,生產(chan) 日期就“藏”在其中,字體(ti) 顏色與(yu) 深藍色背景幾乎一致,如不放在明亮處調整角度仔細尋找很難看清。此外,二商白玉牌鴨血豆腐的生產(chan) 日期標在包裝盒正麵,但由於(yu) 使用了激光噴碼的方式,與(yu) 包裝背景圖案反差也不明顯。

  同樣的問題還出現在瓶裝飲料的包裝上。例如,物美大賣場(雙創中心店)銷售的一款百歲山“本來旺”瓶裝蘇打汽水,生產(chan) 日期印在灰色玻璃瓶身上,位於(yu) 瓶蓋下方,但字體(ti) 顏色也為(wei) 灰色,即使仔細觀察也很難看清上麵的文字,隱隱約約可以看到“20201224”字樣。百歲山“本來旺”瓶裝天然礦泉水,印在藍色透明玻璃瓶身上的生產(chan) 日期同樣難以辨別。

  除了上述因生產(chan) 日期字體(ti) 顏色與(yu) 商品包裝底色接近導致難以辨別以外,還有的商品因背景圖案“太花”致使生產(chan) 日期不明顯。北青報記者在家樂(le) 福(凱德mall大峽穀店)看到,一款川味臘腸煲仔飯自嗨鍋標明生產(chan) 日期位於(yu) 鍋頂噴塗碼,但是鍋頂上除了商品名稱外,還布滿了色彩鮮豔的圖案背景,生產(chan) 日期則是白字黑邊且字體(ti) 非常細,在這樣花哨的背景麵前毫無存在感。

  見包裝正麵、見包裝背麵、見包裝底部、見瓶身、見打碼處……北青報記者走訪還發現了第二大問題:有一些商品的生產(chan) 日期標注位置寬泛,尋找起來也很費工夫,需要翻來覆去仔細尋找。不僅(jin) 標注位置隨意,有些生產(chan) 日期的字體(ti) 方向也是歪歪扭扭的,給消費者增加了不少難度。

  例如有一款“唐啵虎”牌原味錫蘭(lan) 手衝(chong) 奶茶,其外包裝底色為(wei) 橘黃色,被一層塑封膜包裹著。杯身的產(chan) 品信息標明,生產(chan) 日期標注於(yu) 收縮膜上,但並沒有固定區域。北青報記者對比了三杯同款奶茶,發現生產(chan) 日期標注位置均不一致:有的印在商品名稱上麵,有的印在商品名稱靠右位置,還有的印在產(chan) 品信息說明附近。香飄飄牌奶茶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有的生產(chan) 日期標注在杯底,有的標注在外包裝收縮膜的不同位置。

  當然,北青報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有不少商品設置了專(zhuan) 門的區域噴印生產(chan) 日期,便於(yu) 消費者識別。諸如好麗(li) 友牌Q蒂、格力高牌百奇餅幹、江中猴菇餅幹、金鑼王中王特級火腿腸等,均在包裝盒或包裝袋的側(ce) 麵、底部等位置預留出白色區域,與(yu) 包裝底色形成鮮明反差,並用黑色文字注明生產(chan) 日期,消費者很容易識別。

  調查二

  “袖珍小字”考眼力 “字海”茫茫重點難辨

  除了生產(chan) 日期、保質期外,食品配料表中的各種成分也是消費者選購商品的重要參考,生牛乳、複原乳、含糖量、食品添加劑……這些信息消費者都需要看清楚,才能按需購買(mai) 。然而北青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標簽字體(ti) 十分袖珍,看似內(nei) 容極為(wei) 詳細“應標盡標”,實際重點信息反而被淹沒在茫茫“字海”之中。

  在位於(yu) 天通苑國泰商城一樓的物美超市裏,北青報記者隨機選取了幾樣商品,對其外包裝上麵的標識文字進行查看,結果發現商品外包裝上麵的標識文字大小並不統一:有的字體(ti) 又大又清晰,有的標識文字卻堪稱袖珍,年輕人需要湊到眼前仔細辨別才能看清楚,老年人則需要借助放大鏡才能勉強看清。

  以日常需求量很大的牛奶為(wei) 例,麵對諸多牛奶品牌,消費者在選購時往往會(hui) 著重了解其蛋白質和鈣的含量。在特侖(lun) 蘇純牛奶外包裝箱上,營養(yang) 成分表標注在紙盒側(ce) 麵的藍色區域,白色字體(ti) 看上去比較清晰,但表格裏麵的文字隻有約兩(liang) 毫米寬,對眼神不好的老年人來說,想要看清楚還是得費一番力氣的。同樣,一盒安慕希希臘風味酸奶的外包裝上,不同側(ce) 麵都標注了不同的內(nei) 容,其中“安慕希”三個(ge) 字每個(ge) 寬約7毫米、長約8毫米,但在配料和營養(yang) 成分表處,雖然白底藍字的搭配還算醒目,每個(ge) 字的長度卻隻有約2毫米,寬度隻有1毫米,想要一下子看清楚著實不易。

  北青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越是消費者比較在意的信息,在商品包裝上找起來往往越費勁。比如南方黑芝麻糊將配料表和營養(yang) 成分表印在袋子的夾縫區域,消費者要翻來覆去找半天才能看到這些詳細信息。而一款進口的黑巧克力,在正麵並未標注代可可脂字樣,隻在背麵說明區標注了“瑪魯伽鹹味代可可脂黑巧克力”,且字體(ti) 極為(wei) 袖珍,消費者不仔細辨別很難注意到“代可可脂”這幾個(ge) 字。

  除了商超售賣的產(chan) 品,網購產(chan) 品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北青報記者從(cong) 網上商城購買(mai) 的徐福記小丸煎餅,碩大的包裝袋上麵,貼有配料、營養(yang) 成分等內(nei) 容的標簽大概隻占不到十分之一的麵積。而在白色標簽上麵,除了品牌名稱幾個(ge) 字看著比較大,煎餅本身的配料、致敏物質提示、營養(yang) 成分表裏麵的字等寬度都隻有1毫米。

  調查三

  關(guan) 鍵信息被遮擋 捆綁銷售有“陷阱”

  透明膠布綁著多根火腿腸、禮品袋包裝的瓶裝酸奶、整包的蘇打水……常逛超市的消費者都知道,麵包、酸奶、牛奶、豆製品等食品捆綁銷售現象在各大超市較為(wei) 普遍。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商家為(wei) 了便於(yu) 銷售,故意采取障眼法,隻在包裝上標注生產(chan) 日期,卻回避保質期,而顧客在挑選時大都隻拿起簡單看一眼包裝就扔進購物筐,很少有人會(hui) 仔細查看有沒有過期、保質期有多長等。

  在一家超市的麵包貨架上,6根桃李酥皮麵包被裝進一個(ge) “家庭裝”塑料袋,貨架上貼出醒目的黃色標簽上寫(xie) 著:“3月11日至17日,桃李奶油餡酥皮麵包10元6袋。”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這個(ge) “家庭裝”隻能看到2根麵包的生產(chan) 日期,其餘(yu) 麵包的生產(chan) 日期或是被外包裝袋上的大幅字體(ti) 擋住,或者是壓在裏麵根本看不到。在不遠處的另一個(ge) 貨架前,北青報記者看到,10根散裝的雙匯雞肉香腸被透明膠帶緊緊纏住,隻有個(ge) 別香腸外皮上可以看到生產(chan) 日期。

  買(mai) 二贈一、買(mai) 一贈一……在各大超市的酸奶銷售區,買(mai) 贈現象十分普遍。北青報記者在上述超市看到,其銷售的三元品牌旗下兩(liang) 款箱裝酸奶被膠帶捆綁,並標注“買(mai) 一贈一”字樣,而整箱的酸奶被捆綁在一起後,隻能看到表層酸奶的生產(chan) 日期,下麵一層酸奶的生產(chan) 日期則被遮得嚴(yan) 嚴(yan) 實實。該超市在售的其他酸奶品牌,像優(you) 諾發酵乳、伊利老酸奶、君樂(le) 寶簡醇酸奶也都有因買(mai) 贈活動而遮擋部分商品生產(chan) 日期的問題,無法展示出每樣商品的標識信息。

  在該超市的冷藏熟食銷售區,一款雙匯肘花火腿腸捆綁贈送一個(ge) 瓷碗,膠條將二者牢牢纏住,也根本看不到火腿腸的生產(chan) 日期。在散裝食品區,雖然果凍、餅幹、糖等小零食每個(ge) 都是獨立包裝,但經過店內(nei) 工作人員組合的小食品被放入一個(ge) 塑料袋封起來,消費者就很難看到每一款小食品的生產(chan) 日期以及配料表。

  除了食品,日用百貨用品裏也出現捆綁銷售後難辨保質期的問題,例如威猛先生廚房特惠裝、舒膚佳泡沫洗手液特惠裝、夏士蓮黑亮滋養(yang) 去屑洗發露……都是廠家原廠出產(chan) 的買(mai) 一贈一特惠包裝,但都遮擋了商品生產(chan) 日期。

  追訪

  食品標識將有更明確要求

  預包裝食品標簽到底有沒有具體(ti) 標準?消費者遇到的這些現實問題何時能夠解決(jue)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對於(yu) 預包裝食品標簽管理主要有兩(liang) 個(ge) 依據,即《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和《食品安全法》。相較於(yu) 《食品安全法》,《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對於(yu) 標簽的內(nei) 容規定更為(wei) 詳細。

  何為(wei) 食品標簽?即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及一切說明物。《通則》基本要求的第二條就明確提出,食品標簽應清晰、醒目、持久,應使消費者購買(mai) 時易於(yu) 辨認和識讀。對於(yu) 這一基本要求,在文字尺寸上有何具體(ti) 量化標準?《通則》中提到,預包裝食品包裝物或包裝容器最大表麵麵積大於(yu) 35平方厘米時,生產(chan) 日期和保質期、配料表、淨含量等強製標示內(nei) 容的文字、符號、數字的高度不得小於(yu) 1.8毫米。

  對於(yu) 日期的標示,在《通則》中也有所涉及,如:應清晰標示預包裝食品的生產(chan) 日期和保質期。如日期標示采用“見包裝物某部位”的形式,應標示所在包裝物的具體(ti) 部位。日期標示不得另外加貼、補印或篡改等。而《食品安全法》第67條也規定,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標明名稱、規格、淨含量、生產(chan) 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產(chan) 者的名稱、地址、聯係方式;保質期等9項內(nei) 容。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雖然相關(guan) 法律法規中都規定食品標簽中應標示生產(chan) 日期和保質期在包裝物上的具體(ti) 部位,但沒有對此作出更加明晰的規定,那類似“見打碼處”這種描述是否可行呢?此外,相關(guan) 法律法規對於(yu) 標簽文字和包裝底色相近、無法識別的問題也沒有明確規定。北青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少“袖珍字”確實達到了1.8毫米甚至2毫米,但對於(yu) 老年人來說仍然不容易看清楚。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為(wei) 進一步規範食品標識標注,早在2020年7月,《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便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上公開征求意見。該辦法目前雖尚未出台,但征求意見稿中可以看到對於(yu) 食品標識大小和清晰度的相對具體(ti) 的要求。

  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陳音江表示,部分企業(ye) 生產(chan) 的商品,其商標、宣傳(chuan) 語等總會(hui) 讓消費者一目了然,放在最突出、最明顯的位置,而將生產(chan) 日期、保質期、配料成分等有利於(yu) 消費者的重要信息進行弱化,這顯然不利於(yu) 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

  針對這種現狀,陳音江表示,一個(ge) 誠信的企業(ye) 應把消費者的權益放到首位,把消費者關(guan) 心的重點內(nei) 容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一個(ge) 小小的食品標簽,折射出企業(ye) 的經營理念和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同時,他也呼籲盡快針對食品標簽問題進行標準修訂、出台新的規章,對企業(ye) 的行為(wei) 進行約束,執法部門也要加大執法力度。

  本版文/本報記者 王薇 王斌 趙婷婷 李佳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