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南開大學科研人員發現壓力下元素的變化趨勢

發布時間:2022-03-15 10:2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科技前沿】

  光明日報天津3月14日電(記者劉茜、陳建強 通訊員喬(qiao) 仁銘)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之間的規律與(yu) 特性,是長期以來化學學科最重要的基礎知識。記者14日從(cong) 南開大學獲悉,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董校副教授課題組和俄羅斯skoltech研究院Artem R.Oganov教授課題組及其他合作者發現,隨著壓力增加,各元素間的電負性和化學硬度排序會(hui) 出現顯著改變,進而導致各元素間化學性質的重新排列,相關(guan) 研究論文近期將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

  數十年來,人們(men) 一直認為(wei) 電負性和化學硬度是元素的固有性質,不隨外界條件的改變而改變。董校及科研團隊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利用第一性原理計算,結合組內(nei) 開發的“帶電氦矩陣”方法,揭示了氫到鋦之前96種元素在500GPa以內(nei) 的電負性和化學硬度隨壓力的變化趨勢。其研究表明,壓力會(hui) 顯著地改變元素的電負性和化學硬度。與(yu) 前人理解的不同,壓力會(hui) 改變元素化學勢和電荷間的函數關(guan) 係,從(cong) 而改變元素的化學性質。

  董校及其科研團隊具體(ti) 介紹了三個(ge) 方麵的元素性質的變化。一是壓力會(hui) 普遍降低各個(ge) 元素的化學硬度,從(cong) 而導致高壓下整個(ge) 元素周期表向金屬性偏移,使得更多的元素表現出金屬特性,如金屬化現象、聚合現象等。而常壓下的典型非金屬元素如碳、氮、氧等會(hui) 出現性質移動,如氮在高壓下取代了碳變為(wei) 最容易形成複雜化合物的元素,在100GPa至200GPa,氮的電負性和化學硬度與(yu) 常壓碳非常相似,可以形成大量的環狀、鏈狀和空間骨架的複雜結構,有望構建起高壓誘導的“氮基”有機化學。二是100GPa以上,壓力可以模糊長周期間的界限,如Cs的6s、5d和5p軌道間的能隙會(hui) 顯著減小,從(cong) 而使Cs表現出一定的p區元素特性。三是電子軌道發生重排,高角動量電子因其具有更少的節點而在高壓下焓值顯著降低,進而改變了原有的軌道交錯規律,具體(ti) 表現為(wei) p或d軌道能量降低,電子更傾(qing) 向於(yu) 占據p或d軌道,從(cong) 而進一步引起其性質改變。這些研究結果可以解釋大量已發表的理論預測和實驗現象,並預測高壓下的化合物形成規律,為(wei) 設計高壓下新型化合物構築了理論基礎。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