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推動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大家談)

發布時間:2022-03-18 09:4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在推動社會(hui) 保障事業(ye) 高質量發展上持續用力”“為(wei) 人民生活安康托底”。本期大家談,我們(men) 選刊3篇來稿,一起感受民生變化、激揚奮進動力。

  ——編 者

  辦好教育這件大事

  張向陽

  作業(ye) 少了、活動多了,課程安排更豐(feng) 富了,學習(xi) 更有勁頭了……筆者發現,身邊不少家長和孩子都嚐到了“雙減”政策的甜頭。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成為(wei) 過去一年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個(ge) 生動縮影。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繼續做好義(yi) 務教育階段減負工作”“要堅持把教育這個(ge) 關(guan) 乎千家萬(wan) 戶和中華民族未來的大事辦好”。下一步,要繼續深化教育評價(jia) 改革,變革教育教學方式,提高師資隊伍水平,不斷提高學校教育質量,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

  “雙減”之後怎麽(me) 緩解家長對孩子成績的擔憂?課後服務如何從(cong) “有”到“優(you) ”?這些話題備受社會(hui) 各界關(guan) 注充分說明,“雙減”工作是一項係統工程,也是一個(ge) 長期任務,必須緊盯不放、常抓不懈。家長和社會(hui) 也要積極行動起來,為(wei) 學生全麵發展、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更好滿足健康需求

  陳 蓉

  作為(wei) 一個(ge) 母親(qin) ,最擔心孩子生病。隨著分級診療製度以及“加快培養(yang) 全科醫生、兒(er) 科醫生”政策的不斷推進落實,近年來,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條件越來越好,孩子在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能看病。就醫更便捷,孩子健康更有保障,家長也更放心了。

  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從(cong) 推進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到補齊婦幼兒(er) 科、精神衛生、老年醫學等服務短板,再到持續推進分級診療和優(you) 化就醫秩序,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圍繞“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作出一係列部署。讓人民群眾(zhong) 就近就能得到更好醫療服務,體(ti) 現出枝葉關(guan) 情的民生溫度。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以高質量醫療衛生服務守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應拿出實招硬招,推動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續改善。擦亮民生底色,國家發展與(yu) 個(ge) 人幸福之間的同頻共振將更為(wei) 強烈。

  持續改善居住環境

  李海廣

  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men) 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補齊民生保障短板、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是社會(hui) 建設的緊迫任務。一係列重大部署、關(guan) 鍵改革,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我的家鄉(xiang)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2018年底成功脫貧摘帽。今年春節回鄉(xiang) 探親(qin) ,一進縣城,映入眼簾的便是寬敞幹淨的街道、煥然一新的小區、美麗(li) 如畫的公園。父親(qin) 說:“以前住平房,現在住樓房,不用再抱柴做飯、掏灰倒灰。現在幹幹淨淨、熱熱乎乎,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兒(er) 都成了現實。”看著老人臉上幸福的笑容,我真切感受到了滿滿的獲得感。

  良好人居環境,是廣大人民的殷切期盼。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再開工改造一批城鎮老舊小區、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加強縣城基礎設施建設等。我們(men) 期待政府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人民群眾(zhong) 的居住環境,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you) 美。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