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4顆牙花6萬多元 集采來了種植牙能大幅降價嗎?
“種一口牙相當於(yu) 買(mai) 一輛寶馬”“種一口牙相當於(yu) 在縣城買(mai) 一套房”……種植牙價(jia) 格讓人“望而卻步”的問題,一直備受關(guan) 注。
一段時間以來,心髒支架、人工關(guan) 節等醫用耗材的國家集中帶量采購政策紛紛落地,降價(jia) 效果明顯,期待通過集采降低種植牙價(jia) 格的呼聲越來越高。
種植牙費用貴在哪裏?集采能否快速推動種植牙價(jia) 格下調?種牙費用整體(ti) 降低還需要哪些政策支持?圍繞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種一顆牙為(wei) 啥那麽(me) 貴?
最近半年以來,35歲的梁媛種了4顆牙。“治療過程還沒結束,目前已經花了6萬(wan) 多元。”梁媛坦言“種不起”。
北京一家三甲口腔醫院的醫生黃偉(wei) 介紹說,牙齒缺失問題的修複方案主要有3種,分別是種植牙、固定橋和活動義(yi) 齒。“種植牙不僅(jin) 外觀、使用壽命可以與(yu) 真牙媲美,而且不損傷(shang) 好牙,咀嚼口感也較好,所以備受患者青睞。”
國海證券2021年發布的《種植牙行業(ye) 深度報告》顯示,我國種植牙數量增長迅速,2020年數量約達到400萬(wan) 顆,銷量增長28.2%。
記者致電北京多家公立和民營口腔醫院谘詢獲悉,單顆種植牙的報價(jia) 平均在2萬(wan) 元左右。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口腔種植科教授林野介紹說,種植牙費用在國際上普遍較高,其成本構成一般包括4部分:種植體(ti) 材料成本,種植醫生治療技術成本,修複體(ti) 加工製作材料及技術成本,修複醫生治療技術成本。
記者在一家口腔專(zhuan) 科醫院的收費單上看到,單顆種植牙費用主要包括:第一階段手術部分,種植體(ti) 2600元,愈合基台320元,種植手術費4500元;第二階段修複部分,修複基台1500元,技工費(牙冠製作)2450元,修複治療費4050元。
不難發現,除了種植體(ti) 等耗材費用,手術費和修複治療費等治療費用占了種植牙費用裏的大頭。
林野表示,公立醫療機構承擔著複雜解剖條件和疑難病例的種植治療,對種植專(zhuan) 業(ye) 醫生要求更高,一個(ge) 專(zhuan) 業(ye) 口腔種植臨(lin) 床醫生的培養(yang) 周期通常需要10年以上,教育成本很高。在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的運營成本裏,醫生的人力成本和房租場地成本,一般也高於(yu) 種植牙材料本身的成本。
集采能否擠掉價(jia) 格“水分”?
近年來,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不斷推進。此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指出,要逐步擴大高值醫用耗材集采覆蓋麵,對群眾(zhong) 關(guan) 注的骨科耗材、藥物球囊、種植牙等分別在國家和省級層麵開展集采。
“集采能夠整合采購對象的用量,由醫療機構進行申報總量,通過集中帶量采購,實現‘以量換價(jia) ’。”中國勞動和社會(hui) 保障科學研究院醫療保障和護理保障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王豔豔向記者介紹說。
種種跡象表明,種植牙離集中帶量采購越來越近了。
去年11月,四川省藥械集中采購及醫藥價(jia) 格監管平台發布《關(guan) 於(yu) 開展部分口腔類高值醫用耗材產(chan) 品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擬就部分口腔類高值醫用耗材信息進行采集。
記者了解到,除四川外,目前浙江、寧夏等地也已陸續開展口腔醫用耗材曆史采購數據的填報工作,這些基礎數據將為(wei) 地方集采試點提供依據。
在2月11日國新辦舉(ju) 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介紹說,國家醫保局從(cong) 2021年初就開始部署,由四川組織省際聯盟,研究種植牙體(ti) 集采規程,廣泛聽取了臨(lin) 床、企業(ye) 和各地意見,目前方案基本成熟。
“從(cong) 目前政策來看,種植牙集采中采購對象主要為(wei) 種植體(ti) 等耗材,集采能夠實現這部分費用的降低。”王豔豔說。
林野認為(wei) ,種植牙耗材納入集中帶量采購必然會(hui) 提高采購資金使用效益,降低耗材成本,可能會(hui) 降低部分品牌種植牙的治療費用,造福百姓。“但也要正確理解集采政策,避免百姓期望值過高。集采隻針對種植體(ti) 等材料成本,不涉及其他成本。如同心髒支架集采後,耗材成本約700元,但手術治療的總費用仍需要約2萬(wan) 元。”
此外,王豔豔還表示,目前種植牙市場主要以民營機構為(wei) 主,其市場份額很大,但它們(men) 參加集采的意願尚不清楚,如果公立醫療機構的“量少”可能會(hui) 影響其價(jia) 格降低幅度。
種牙價(jia) 格整體(ti) 下降仍需多方發力
扶持優(you) 秀民族品牌種植體(ti) 企業(ye) 發展一直被視為(wei) 降低種植牙價(jia) 格的重要途徑。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政協副主席於(yu) 欣偉(wei) 也在建議中提到,打破種植牙耗材進口壁壘,加快國產(chan) 品牌替代;加強產(chan) 學研結合,鼓勵口腔科學與(yu)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
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上,陳金甫也表示,集采通過公開透明的競爭(zheng) 方式,逐步完善以市場為(wei) 主導的價(jia) 格形成機製,引導企業(ye) 加強質量,積極開展產(chan) 品研發,推動行業(ye) 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當前,我國市場上種植牙進口產(chan) 品有50多個(ge) ,國產(chan) 品牌僅(jin) 20個(ge) 。
黃偉(wei) 向記者證實,國產(chan) 種植體(ti) 技術尚在起步階段,因為(wei) 沒有經過長期臨(lin) 床觀察和有效數據支撐,可靠性相對較弱,醫院很少采用國產(chan) 種植體(ti) 。
“相對於(yu) 進口種植體(ti) ,國內(nei) 品牌種植體(ti) 注冊(ce) 報批程序複雜,周期長,注冊(ce) 至少需要3年時間,造成一些國內(nei) 企業(ye) 不願投資牙科產(chan) 品,國產(chan) 品牌產(chan) 品偏少。”林野補充說。
想要進一步降低種植牙價(jia) 格,口腔科醫護人員的培養(yang) 與(yu) 供給也要盡快跟上。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稱,隨著醫學人才隊伍不斷擴大,口腔醫療人才數量擺脫“貧瘠”、口腔市場的人才供需趨於(yu) 平衡,才能逐漸降低治療成本。
此外,王豔豔表示,我國目前正建立職工基本醫保門診共濟保障製度,麵臨(lin) 適度擴大個(ge) 人賬戶支付範圍需求,可以考慮將種植牙費用由醫保個(ge) 人賬戶進行合理支付,目前寧波已有試點。從(cong) 長遠來看,種植牙保障可寄托於(yu) 多層次醫療保障體(ti) 係中的商業(ye) 保險,由商業(ye) 保險開發合理產(chan) 品進行保障。本報記者 張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