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搭積木一樣造火箭!長六改成功首飛的背後還有這些突破
29日下午,我國首型固體(ti) 捆綁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六號改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浦江二號衛星和天鯤二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標誌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進一步完善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型譜建設。
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六號改成功首飛
長征六號改火箭全長約50米,起飛重量約530噸,它是我國首型固體(ti) 捆綁運載火箭,火箭的芯級采用液體(ti) 燃料,直徑3.35米,四個(ge) 助推器采用固體(ti) 燃料,直徑2米。
航天科技集團八院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總指揮 洪剛:芯一級和芯二級均采用液氧煤油發動機,捆綁4個(ge) 2米2段式的固體(ti) 助推器,700公裏的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大於(yu) 4噸。作為(wei) 我國第一型固液(體(ti) )捆綁運載火箭,首次實現了固液發動機在我國運載火箭領域的“跨界”合作。
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成功首飛,實現了我國運載火箭固體(ti) 捆綁等一係列技術的新突破,它可以通過對火箭構型的調整,滿足單星發射、多星發射、星座組網和補網發射等不同需求。
航天科技集團八院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總指揮 洪剛:通過助推器的調整可形成多種構型,覆蓋不同的運載能力梯度的一個(ge) 火箭係列,滿足未來衛星多樣化的密集發射需求。
我國分段式固體(ti) 發動機首次工程化
長征六號改是我國首型固體(ti) 捆綁運載火箭,作為(wei) 我國第一型“混合動力”的新一代火箭,實現了我國分段式固體(ti) 發動機的首次工程化應用。
與(yu) 我國其他火箭相比,長征六號改最大的區別就是它的火箭主體(ti) 段使用的是液體(ti) 發動機,而捆綁在四周的助推器使用的是固體(ti) 發動機。液體(ti) 發動機性能高、工作時間長,固體(ti) 發動機推力大、使用維護簡單,兩(liang) 者的優(you) 勢結合從(cong) 而實現了火箭可靠性更高、性價(jia) 比更優(you) 。
航天科技集團四院固體(ti) 運載發動機係列總設計師 王健儒:固體(ti) 發動機就是它預先要把推進劑都放裏邊,它不需要提前加注,所以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固體(ti) 發動機的加速性是非常好,點火到產(chan) 生推力基本上幾十毫秒就能產(chan) 生額定的推力。
長征六號改捆綁的四個(ge) 助推器是2米2分段的固體(ti) 火箭,單枚推力可達120噸,通過本次發射的首次工程化應用,也意味著未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可實現更多段、更大推力的固體(ti) 運載動力。
航天科技集團四院固體(ti) 運載發動機係列總設計師 王健儒:後續我們(men) 要研製更大的重型的運載(火箭),大型的運載火箭,需要我們(men) 千噸級的這樣的一個(ge) 固體(ti) 發動機作為(wei) 推力的話,它的長度可能會(hui) 就到二三十米長,我可能分5段,我就能實現更大的一個(ge) 推力。
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標誌著以液體(ti) 芯級為(wei) 主動力,以固體(ti) 捆綁為(wei) 助推動力的火箭,正式進入中國主流運載火箭領域,填補了中國航天動力技術的多個(ge) 空白。
搭積木將成未來火箭研製常態
本次發射的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不僅(jin) 燃料特殊,整個(ge) 火箭的研製也采用了模塊化、組合化、係列化的模式,可以像搭積木一樣造火箭。那麽(me) ,模塊化造火箭到底有什麽(me) 好處?又是怎樣實現的呢?
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沿用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設計理念,令火箭的模塊產(chan) 品盡可能通用,打造多種構型,匹配不同任務需求。
航天科技集團八院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總指揮 洪剛:像我們(men) 目前新一代運載火箭當中,長征五號火箭、長征七號火箭和長征八號火箭都是通過模塊化、組合化、係列化的這樣一種發展途徑研製出來的。(可以)通過不同助推模塊的組合形成光杆、捆綁兩(liang) 個(ge) 固體(ti) 助推、兩(liang) 個(ge) 通用芯級液體(ti) 助推等構型。
采用模塊化火箭製造後,研製人員可以針對不同的任務來快速調節火箭構型,最大程度減少準備時間,降低火箭發射成本。
航天科技集團八院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總指揮 洪剛:通過通用升級模塊,像搭積木一樣形成多種構型,滿足不同運載能力需求的係列化火箭,研製更高效,組合更加靈活,性價(jia) 比更高,產(chan) 品和技術更成熟,為(wei)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配“健康管家” 可無人值守
不僅(jin) 造火箭的模式新穎,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的發射模式也非常智能。本次發射不僅(jin) 實現了無人值守,還為(wei) 火箭配備了“健康管家”。那這些智能設備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
運載火箭無人值守發射技術,是指我們(men) 運載火箭進入發射流程以後,前端塔架無人值守。
航天科技集團八院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 張亮:簡化了我們(men) 箭地的連接和操作,來實現前端的無人值守技術。
相比常規的運載火箭發射流程,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將無人值守時間提前了近3.5小時,實現了發射前4小時無人值守。同時,火箭上還配備一名智能化體(ti) 檢“醫生”。
航天科技集團八院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 辛高波:我們(men) 火箭上麵配置了一個(ge) 故障診斷計算機,在發動機點火以後0.3秒的時間以內(nei) ,會(hui) 進行一個(ge) 準確的判斷,給出發動機是否工作正常的結論。這樣就能確保火箭點火起飛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