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人才幫扶助力對口支援(治理者說)

發布時間:2022-04-01 10:2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xing) 靠人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下大氣力全方位培養(yang) 、引進、用好人才。”近年來,山東(dong) 把做好人才幫扶工作放在對口援青工作重要位置,堅持需求導向、創新形式方法,堅持受援地根據實際提出需求、支援方精準選派人才、雙方高效用好人才,推動人才幫扶工作走深走實,助力當地增強“造血”功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緊盯需求精準選派。近年來,山東(dong) 從(cong) 文旅、農(nong) 牧、工信等領域選派幹部人才,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工作,並組織山東(dong) 的企業(ye) 家、專(zhuan) 家學者赴青開展活動共計36次。特別是針對教育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及時調整思路,由教學為(wei) 主向教學與(yu) 教研並重轉變,選派14名專(zhuan) 家、教研員以及數十名教師到海北工作,協助建立覆蓋全州的教研體(ti) 係。既立足當地發展重點,又圍繞民生利益關(guan) 切,把用人需求落在實處,讓人才與(yu) 崗位相適配,確保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搭建平台匯聚人才。成立“山東(dong) 援青人才庫”,入庫專(zhuan) 家已有230餘(yu) 名;成立魯青高原生態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專(zhuan) 家工作站,山東(dong) 200餘(yu) 名農(nong) 牧專(zhuan) 家通過駐站服務、雲(yun) 端服務等形式助力海北農(nong) 牧業(ye) 發展;創辦“魯青教育論壇”,邀請山東(dong) 80多名教育專(zhuan) 家傳(chuan) 播新理念、交流好做法,海北教師參加活動1000多人次;選派59名醫療人才到海北9家醫療機構支醫,其中有12名產(chan) 科、兒(er) 科專(zhuan) 家……一段時間以來,山東(dong) 在援青過程中,注重聚焦問題、理順重點、拓寬渠道、搭建平台,為(wei) 當地引入滿足發展需要的專(zhuan) 家人才。這提示我們(men) ,以平台聚人才,讓人才有施展才華的舞台,才能實現各類人才願意來、留得住、幹得好的目標。

  大力培養(yang) 當地人才。在援青過程中,山東(dong) 把培養(yang) 當地人才作為(wei) 檢驗人才幫扶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建立製度機製,創新形式方法,積極開展“傳(chuan) 幫帶”。在海北創辦“山東(dong) 援青講堂”,邀請兩(liang) 地幹部專(zhuan) 家傳(chuan) 經送寶,提高幹部隊伍素質能力;開展“名師名醫工作室”創建活動,提升當地醫生的診療水平……近年來,魯、青兩(liang) 省多地的相關(guan) 領域專(zhuan) 家人才,幹在一起、融在一起,通過以幹幫教、以幹育才,在實踐中不斷提升理念、交流做法、總結經驗,彼此都受益很大。實踐表明,培養(yang) 造就一批當地人才,提高受援地自身“造血”能力,是做好人才幫扶工作的長遠之策。

  事業(ye) 激勵人才,人才成就事業(ye) 。當前,無論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還是對口支援工作,都格外需要用好用活各類人才,讓人才有用武之地。隨著山東(dong) 援青工作的持續深入,立足青海所需和山東(dong) 所能,不斷強化資源統籌、注重精準高效,讓各類人才幹事創業(ye) 的創造力競相迸發,一定能把援青工作做實、做好,共同書(shu) 寫(xie) 對口支援的新篇章。

  (作者為(wei) 山東(dong) 省政府副秘書(shu) 長、山東(dong) 援青幹部管理組組長)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