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治理新汙染物重在“篩、評、控”和“禁、減、治”
央視網消息:新汙染物涉及行業(ye) 眾(zhong) 多,產(chan) 業(ye) 鏈長,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研發較難,需要多部門跨領域協同治理。在今天(3月30日)的發布會(hui) 上,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治理新汙染物重在“篩、評、控”和“禁、減、治”。
生態環境部固體(ti) 廢物與(yu) 化學品司司長任勇:新汙染物治理總體(ti) 思路是通過對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篩查和評估,“篩”“評”出需要重點管控的新汙染物,然後,對重點新汙染物實行全過程管控,包括對生產(chan) 使用的源頭禁限、過程減排、末端治理。
近年來,生態環境部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首先修訂了《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辦法》,製定了《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技術方法》等技術規範。加強源頭準入管理,持續開展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例如,2021年,共批準登記564種新化學物質,提出500多項環境風險控製措施。此外,有關(guan) 部門已印發兩(liang) 批《優(you) 先控製化學品名錄》,列入共計40種類應優(you) 先管控的化學物質,並淘汰了20種持久性有機汙染物。
目前,生態環境部會(hui) 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ge) 部門正在研究製定新汙染物治理行動方案,提出了“十四五”期間我國新汙染物治理工作總體(ti) 要求、主要目標、行動舉(ju) 措和保障措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