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企業技術創新如何鍛長補短

發布時間:2022-04-07 10:0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專(zhuan) 家訪談】

  企業(ye) 技術創新如何鍛長補短

  ——訪工信部賽迪研究院規劃所所長程楠

  光明日報記者 姚亞(ya) 奇

  近年來,“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受到廣泛關(guan) 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這是“專(zhuan) 精特新”首次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針對社會(hui) 的廣泛關(guan) 注,記者專(zhuan) 訪了工信部賽迪研究院規劃所所長程楠。

  記者:如何理解“專(zhuan) 精特新”?

  程楠:為(wei) 貫徹國發14號文,即《國務院關(guan) 於(yu) 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ye) 健康發展的意見》,落實《“十二五”中小企業(ye) 成長規劃》和《促進中小企業(ye) 發展規劃(2016—2020年)》,工信部先後在2013年出台了《關(guan) 於(yu) 促進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在2018年印發了《關(guan) 於(yu) 開展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培育工作的通知》。按照工信部的文件定義(yi) ,促進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即“促進中小企業(ye) 走專(zhuan) 業(ye) 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之路”,而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則是“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中的佼佼者,是專(zhuan) 注於(yu) 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guan) 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you) 的排頭兵企業(ye) 。目前,全國“小巨人”企業(ye) 達到4762家,這些“小巨人”企業(ye) 具有“5678”的特征,即超五成企業(ye) 研發投入在1000萬(wan) 元以上,超六成企業(ye) 屬於(yu) 工業(ye) 基礎領域,超七成企業(ye) 深耕行業(ye) 10年以上,超八成企業(ye) 居本省細分市場首位。

  記者:如何通過推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助力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

  程楠:2019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五次會(hui) 議上提出“打好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的攻堅戰”。在2020年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推進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zheng) 力”。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維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啟動一批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項目”。

  實現這些目標,既要發揮龍頭企業(ye) 保鏈穩鏈的作用,更要激發中小企業(ye) ,尤其是“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的積極性。“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長期耕耘專(zhuan) 業(ye) 化的利基市場,沉澱積累了大量專(zhuan) 屬性資源,比如設備、技術、渠道、客戶等,不僅(jin) 對市場需求的變化最為(wei) 敏感,也具備了快速響應需求變化的能力。要充分發揮這些企業(ye) 在細分領域的技術優(you) 勢和市場優(you) 勢,聚焦關(guan) 鍵環節鍛長補短,集中優(you) 勢力量打殲滅戰,以點上的突破和鏈上的應用為(wei) 牽引,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勢,加速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記者:當前,各地各部門出台了一係列政策措施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您認為(wei) ,可以從(cong) 哪些方麵加大對企業(ye) 的支持力度?

    程楠:一直以來,黨(dang) 中央和國務院都高度重視中小企業(ye) 發展,並圍繞提升中小企業(ye) 競爭(zheng) 力、為(wei) 中小企業(ye) 辦實事等方麵開展了大量工作,不斷優(you) 化中小企業(ye) 發展環境,提振中小企業(ye) 發展信心。為(wei) 了更好支持中小企業(ye) ,尤其是“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建議從(cong) 兩(liang) 個(ge) 方麵加大支持力度。一是進一步促進企業(ye) 間協同發展,從(cong) 過去的競爭(zheng) 大於(yu) 合作向競合關(guan) 係轉變,比如支持銅基材料類企業(ye) 協同攻關(guan) 表麵防護技術、超細銅粉製備技術等;又比如支持人工智能企業(ye) 和車企跨行業(ye) 開展感知、預測等新技術攻關(guan) ;再比如鼓勵上下遊企業(ye) 建立更加緊密的協作關(guan) 係,鏈上企業(ye) 的研發成果能夠實現迅速轉化,為(wei) 進一步創新發展奠定基礎。二是鼓勵“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國際化發展。“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服務的是細分市場,這往往意味著市場規模有限。要保持企業(ye) 的持續發展,一定要鼓勵企業(ye) 走國際化發展道路,通過開拓國際市場實現企業(ye) 的規模效益。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