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技特派員製度更好助力茶產業發展(治理者說)
緊緊圍繞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進一步完善製度體(ti) 係和政策環境、發展壯大科技特派員隊伍,就能激發創新動能,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注入強大力量
2021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chan) 業(ye) 、茶科技這篇大文章”“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製度,讓廣大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xie) 在田野大地上”。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福建省政和縣從(cong) 科技特派員這一製度入手,建立健全服務茶文化、茶產(chan) 業(ye) 、茶科技統籌發展的工作機製,進一步打牢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產(chan) 業(ye) 基礎。
培養(yang) “田秀才”,為(wei) 當地儲(chu) 備技術人才。科技特派員在助推產(chan) 業(ye) 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更關(guan) 鍵的是帶出了一批懂技能、留得住的農(nong) 民和技術人員。政和縣建立相關(guan) 平台,讓省市縣三級科技特派員入駐其中,並引入來自福建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福建農(nong) 林大學、浙江大學等機構的14個(ge) 科技特派員團隊,組建跨專(zhuan) 業(ye) 、跨領域、跨區域的技術服務團隊。圍繞茶產(chan) 業(ye) ,根據從(cong) 茶園到茶杯等產(chan) 業(ye) 鏈的發展需求,設置4個(ge) 一級學科、15個(ge) 二級學科、74門專(zhuan) 業(ye) 課程,涉及茶樹育種與(yu) 栽培、茶葉加工、茶文化推廣、品牌營銷等方麵,形成教學體(ti) 係。科技特派員們(men) 既可以實現團隊協作,又能通過科研授課,把更多知識與(yu) 技能傳(chuan) 授給廣大群眾(zhong) ,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暢通供需通道,努力實現技術專(zhuan) 家廣覆蓋。2022年,在茶產(chan) 業(ye) 領域,政和縣僅(jin) 有74名省市縣三級科技特派員,而全縣涉茶市場主體(ti) 有700多個(ge) ,科技特派員覆蓋率隻有10%。為(wei) 解決(jue) 這一問題,我們(men) 整合科技特派員資源,實現縣、鄉(xiang) 、村三級聯動,從(cong) 原先一對一的技術幫扶變為(wei) 多對多的全產(chan) 業(ye) 、全行業(ye) 、全方位合作。在村級層麵,設立工作站,負責收集農(nong) 民和企業(ye) 技術需求;在鄉(xiang) 鎮層麵,定期匯總相關(guan) 技術需求,並及時上報;在縣級層麵,對技術需求類型進行整理,重點梳理共性問題,邀請專(zhuan) 家到現場開展“把脈問診”。同時,縣一級建立專(zhuan) 家問診數據庫,將專(zhuan) 家的答疑解惑匯編成冊(ce) ,發放到鄉(xiang) 、村的工作站,讓智力資源發揮更大效用。
提升茶葉附加值,實現品牌化發展。茶葉種得好,更要賣得好,關(guan) 鍵在於(yu) 產(chan) 品質量過關(guan) 、口碑過硬。為(wei) 此,我們(men) 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作用,向全縣111位茶葉非遺傳(chuan) 承人征集茶樣,確保製茶技藝正宗;組織茶葉領域的科技特派員進行質量評審,對茶葉所含的農(nong) 藥殘留、汙染物、微生物等進行檢測,確保質量第一、安全第一;進行文創設計與(yu) 包裝,融入茶文化、建立二維碼防偽(wei) 追溯體(ti) 係,確保產(chan) 品在推向市場時能夠實現賦碼準出、一品一碼、貼碼銷售。目前,首款經科技特派員把關(guan) 的茶葉已經上市,受到消費者好評。近年來,在科技特派員團隊的幫助指導下,政和縣進一步做好茶園的生態種植,讓技術長在泥土裏,不僅(jin) 有效提升了茶葉品質,也切實帶動了廣大茶農(nong) 增收致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堅持把科技特派員製度作為(wei) 科技創新人才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工作進一步抓實抓好。”科技特派員製度堅持以服務“三農(nong) ”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科技人才為(wei) 主體(ti) ,以科技成果為(wei) 紐帶。繼續發揮好這一製度的作用,緊緊圍繞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進一步完善製度體(ti) 係和政策環境、發展壯大科技特派員隊伍,就能激發創新動能,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注入強大力量。
(作者為(wei) 福建省政和縣委書(shu) 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