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而不息奮力奪取夏糧豐收(人民時評)
既要打贏疫情防控硬仗,又要打贏穩糧保供硬仗,需要兩(liang) 手抓、兩(liang) 手硬,確保防控不鬆、農(nong) 時不誤
“悠悠萬(wan) 事,吃飯為(wei) 大。”這段時間,各地趕早、趕工、趕進度應農(nong) 時,春管、春播、備耕保糧食,春耕備耕有序展開,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紮實推進。從(cong) 夏糧生產(chan) 基本麵來看,奪取今年夏糧豐(feng) 收有條件、有基礎。目前,冬小麥已大麵積拔節孕穗,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情調度,截至4月6日,全國冬小麥一二類苗比例87.9%、比冬前提高17.4個(ge) 百分點,已與(yu) 常年基本持平;截至4月16日,全國春播糧食已完成意向麵積的19.4%,進度同比快1.2個(ge) 百分點。
奪取今年夏糧豐(feng) 收,仍麵臨(lin) 諸多挑戰。當前,除冬小麥大麵積晚播之外,夏糧生產(chan) 還麵臨(lin) 著農(nong) 資價(jia) 格持續上揚、國內(nei) 疫情多點散發、國際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風險陡增等因素相互疊加的不利局麵。奪取夏糧豐(feng) 收,需要保持發展定力,穩字當頭,穩紮穩打;需要抓住當前春耕生產(chan) 的突出矛盾,有的放矢,持續發力。
近期,全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點多、麵廣、頻發的特點,防控形勢複雜,既要打贏疫情防控硬仗,又要打贏穩糧保供硬仗,需要兩(liang) 手抓、兩(liang) 手硬,確保防控不鬆、農(nong) 時不誤。抓疫情防控,不能搞“一刀切”,要讓農(nong) 民能下田,農(nong) 資能下擺,確保春耕生產(chan) 順利推進;抓糧食生產(chan) ,也要做好疫情防控,否則就會(hui) 危害人民群眾(zhong) 身體(ti) 健康,影響經濟社會(hui) 發展。當務之急是要因地製宜,用好已經證明有效的統籌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chan) 經驗,動員有條件的農(nong) 民抓緊下田,通過動態閉環管理、點對點運輸服務等方法確保在外地的農(nong) 民能夠順利返鄉(xiang) 投入生產(chan) 。
要盯重點、顧全局,持續抓好夏糧田管。夏糧的主體(ti) 是冬小麥,由於(yu) 冬麥區去年發生秋汛,導致1.1億(yi) 畝(mu) 冬小麥晚播,盡管苗情現在基本追上來了,但還不能放鬆,必須不誤農(nong) 時抓好田間管理。當前,要緊盯小麥拔節、抽穗、灌漿等關(guan) 鍵生長期,落實好水肥調控、“一噴三防”等穩產(chan) 增產(chan) 技術措施,著力增穗數、攻粒數、提粒重,多增一斤是一斤。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要繼續發揮好下沉一線包省包片工作組和科技小分隊作用,加強分類管理、精準指導、精細服務。西北和東(dong) 北地區要抓住最後窗口期,盡力擴大春小麥播種麵積,把意向麵積落實到田,能增一畝(mu) 是一畝(mu) 。
要抓難點、暢流通,繼續多措並舉(ju) 保障農(nong) 資供應。受外部環境影響,農(nong) 資價(jia) 格持續上揚加大了春耕生產(chan) 成本,成為(wei) 當前春耕生產(chan) 的突出矛盾。不能保障農(nong) 資供應,就難以保證糧食豐(feng) 收。中央財政在去年秋季一次性補貼糧農(nong) 200億(yi) 元後,今年春季再補貼200億(yi) 元,有效地對衝(chong) 了農(nong) 資價(jia) 格上漲壓力。同時,國家及早發布了今年糧食收購價(jia) 格,穩定了糧農(nong) 種植預期。目前,有關(guan) 部門要加強農(nong) 資分品種、分區域價(jia) 格監測,隨時掌握購銷儲(chu) 運、下擺入戶情況。重點保障化肥農(nong) 藥生產(chan) 企業(ye) 原料供應,組織企業(ye) 有序生產(chan) ,落實好運輸優(you) 惠政策,適時投放國儲(chu) 化肥,增加國內(nei) 市場供應。推動農(nong) 資到戶到田,指導農(nong) 民科學用肥,繼續開展農(nong) 資打假專(zhuan) 項行動,讓農(nong) 民用上放心肥。
奪取夏糧豐(feng) 收,是實現糧食全年豐(feng) 收的第一場硬仗,對於(yu) 開新局、應變局、穩大局有著重要意義(yi) 。心懷“國之大者”,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chan) ,馳而不息奮力奪取夏糧豐(feng) 收,我們(men) 一定能築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