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防控專家:逐步擴大防範區、縮小封控區 最終恢複上海生活生產秩序
(抗擊新冠肺炎)社區防控專(zhuan) 家:逐步擴大防範區、縮小封控區 最終恢複上海生活生產(chan) 秩序
中新社上海4月19日電 (記者 李純)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上海工作組社區防控專(zhuan) 家、北京市豐(feng) 台區鐵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葉財德近期在中國上海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
葉財德指出,結合疫情現狀,上海市製定了新的“三區”劃分和管控方案。這個(ge) 版本較之前采取了更為(wei) 精細化的分區分類管理。疫情發展至今,最關(guan) 鍵的是要落實社區防控的各項措施,通過逐步擴大防範區、縮小封控區,實現“動態清零”,最終實現生活生產(chan) 秩序的恢複。
這位專(zhuan) 家表示,做好“三區”的劃分和管控需要注意“劃得清、篩得出、分得開、轉得走、管得住”等五個(ge) 環節。其中,“劃得清”要明確“三區”的劃分標準,同時要對三區實行分區分類的差異化管理措施。
“篩得出”是指采取靈活的“抗原+核酸”組合檢測模式,特別是針對管理難度大的成片舊裏區域、城中村以及流動人群,如快遞小哥、保供的商超工作人員等,采取集約化、扁平化的“五位一體(ti) ”疫情防控策略。
葉財德介紹說,“五位一體(ti) ”是指管控、檢測、流調、轉運、消毒這五個(ge) 方麵的集團作戰;同時依托“2+2”核酸及抗原檢測策略,即第一天采取兩(liang) 次抗原,第二天進行一次抗原、一次核酸檢測的循環策略,及時篩查風險人群,發現一起、撲滅一起,真正實現“動態清零”。
“分得開”、“轉得走”則要做到應收盡收、應隔盡隔。對於(yu) 發現的陽性感染者及密接人員,隔離轉運要堅決(jue) 、要及時,轉運過程中做好防護;對於(yu) 未能及時轉運的人員,要嚴(yan) 格落實居家隔離措施。管控區要守好區域“大門”,防範區內(nei) 人員不得流動到封控區和管控區,原則上在所在街鎮範圍內(nei) 適當活動。
談及如何做到“管得住”,葉財德首先提出,要通過告知書(shu) 、明白卡等形式,公布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的聯係方式和微信群,充分告知居民當前風險、防疫政策、個(ge) 人責任。同時,充分聽取居民的訴求,做好解釋介紹工作,鼓勵有專(zhuan) 長的人員參與(yu) 防控工作,構建群防群控的局麵。
實現“管得住”還要做好醫療保障,指定專(zhuan) 門醫療機構為(wei) 封控區居民提供就醫服務,推動建立社區與(yu) 專(zhuan) 門醫療機構的對接機製,為(wei) 獨居老人、孕產(chan) 婦、殘疾人、行動不便人員、血透患者、精神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等提供轉診或上門服務。
“對於(yu) 確有外出就醫需求的人員,需要經過社區同意,安排專(zhuan) 人專(zhuan) 車,全程做好個(ge) 人防護,落實閉環管理。”他介紹說。
這位專(zhuan) 家還特別指出,要做好生活物資保障。明確專(zhuan) 人負責居民基本生活物資供應,做好需求收集、幫助購買(mai) 、配送到戶等工作。卡口要設置物品臨(lin) 時暫存點,做到無接觸配送。同時,要科學、有序發動社區誌願者,通過“四個(ge) 一”末端配送模式,即“安排一人負責一棟樓,一棟樓建立一個(ge) 微信群,每天問一次居民的需求,每天協助接收一次商品”,在滿足市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提高生活必需品的入戶效率。
此外,葉財德還表示,規範的人員防護,科學的環境消毒,及時的垃圾清運等都是降低社區傳(chuan) 播風險,切斷社區傳(chuan) 播鏈的重要環節。在疫情處置中,有必要發揮中醫藥在預防新冠肺炎方麵的獨特優(you) 勢和作用,對居民開展必要的健康指導、心理疏導和情緒安撫,幫助大家共同度過這段艱難時光。(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