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韌性強,基本麵長期向好(人民觀點)
穩定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超大規模的國內(nei) 市場和強大的內(nei) 需潛力,擁有巨大優(you) 勢和潛能的科技創新,共同支撐起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構築起我們(men) 的信心底氣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麵沒有改變,經濟持續恢複態勢沒有改變,發展潛力大、韌性足、空間廣的特點也沒有改變
4月18日,中國經濟首季報出爐。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270178億(yi) 元,按不變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4.8%,比2021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3%。主要宏觀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其中CPI同比上漲1.1%,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義(yi) 增長6.3%,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平均值為(wei) 5.5%,貨物進出口總額94151億(yi) 元,同比增長10.7%。麵對百年變局與(yu) 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國民經濟延續恢複發展態勢,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一季度經濟“開門穩”,再次證明了“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我們(men) 仍要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做強經濟基礎。
從(cong) 開年“成績單”看中國經濟走勢,我們(men) 充滿信心。今年以來,國際形勢更趨複雜嚴(yan) 峻,國內(nei) 疫情也呈現點多、麵廣、頻發的特點,對經濟運行的衝(chong) 擊影響加大。我們(men) 頂住壓力,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爬坡過坎、主動作為(wei) ,整體(ti) 上穩定住了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同時,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5%,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增長14.2%,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0.8%。當前,穩定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超大規模的國內(nei) 市場和強大的內(nei) 需潛力,擁有巨大優(you) 勢和潛能的科技創新,共同支撐起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構築起我們(men) 的信心底氣。
經濟整體(ti) 韌性強,體(ti) 現在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可靠。推動供給側(ce) 保企業(ye) 生產(chan) 、穩中國製造,是應對風險挑戰的重要舉(ju) 措,更是著眼長遠、贏得發展主動權的重要手段。去年以來,國家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布局建設,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實施,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鏈補鏈強鏈專(zhuan) 項行動開展,一大批“鏈主”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加速崛起。一季度,農(nong) 業(ye) (種植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4.8%,市場供應充足,煤炭產(chan) 量持續高位穩定運行,價(jia) 格穩步回落,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9.48億(yi) 噸,同比增長2.8%。受疫情影響,近期局部供應鏈不暢,從(cong) 中央到地方發力“民生要托底、貨運要暢通、產(chan) 業(ye) 要循環”。維護好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安全,為(wei) 抗擊疫情和恢複經濟提供保障,我們(men) 有政策、有預案,有基礎、有成效。
經濟整體(ti) 韌性強,體(ti) 現在市場和內(nei) 需的潛力巨大。我國具有擴大內(nei) 需的獨特優(you) 勢,擁有包括4億(yi) 多中等收入群體(ti) 在內(nei) 的14億(yi) 多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nei) 需市場,需求層次豐(feng) 富,規模優(you) 勢顯著。一季度,城鄉(xiang) 居民人均收入比值比上年同期縮小0.04,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6393元,比上年名義(yi) 增長6.9%,促進消費仍有較大潛力;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同比增長9.3%,其中采礦業(ye) 投資增長19.0%,製造業(ye) 投資增長15.6%。加快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zheng) 、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打通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綜合施策釋放消費潛力,內(nei) 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定會(hui) 更加強勁。
經濟整體(ti) 韌性強,還體(ti) 現在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動能。科技創新一邊為(wei) 企業(ye) 賦能,一邊給市場助力,提高供給體(ti) 係質量和水平,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今年貨幣政策創設科技創新專(zhuan) 項再貸款,財政政策聚焦製造業(ye) 、科技創新給予稅費支持,多地組織實施重點實驗室建設。一季度科技創新釋放新動能,信息服務業(ye) 、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ye) 投資分別增長21.3%、19.0%,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工業(ye) 機器人產(chan) 量分別增長140.8%、24.3%、10.2%。把促進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升級的政策落實落細,堅定不移深化“放管服”改革,就能更大程度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nei) 生動力,鞏固壯大實體(ti) 經濟根基。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越是困難越要堅定信心、真抓實幹。我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麵沒有改變,經濟持續恢複態勢沒有改變,發展潛力大、韌性足、空間廣的特點也沒有改變。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我們(men) 一定能戰勝內(nei) 外部風險挑戰,實現預期目標任務,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