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通辦”,異地辦事不再難
老人跟隨子女在外地生活,生了病報銷醫藥費要回老家嗎?年輕人在非社保繳納地購房,如何提取公積金?企業(ye) 跨地區經營,遺失營業(ye) 執照,可以在非企業(ye) 住所地補領嗎?近年來,隨著我國跨省流動人口越來越多,與(yu) 群眾(zhong) 工作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跨省辦事需求也日益增多。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跨省通辦”範圍,基本實現電子證照互通互認,便利企業(ye) 跨區域經營,加快解決(jue) 群眾(zhong) 關(guan) 切事項的異地辦理問題。目前,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初步建成,各地間數據共享加速推進,越來越多的事項已實現“跨省通辦”。但在具體(ti) 落地中,“跨省通辦”仍有不少難點、堵點。專(zhuan) 家指出,保障“跨省通辦”有序開展,需要政府、企業(ye) 等多方合力。
關(guan) 係千家萬(wan) 戶的民生工程
“以前領結婚證必須回其中一人戶籍所在地,路途遙遠不說,眼下還得做核酸檢測,特別麻煩,現在在南京就能領證,太棒啦!”在南京工作的小夥(huo) 王傑是山西人,就在幾天前,他和老家在福建的女友在南京領了結婚證,免去了兩(liang) 地奔波的煩惱,感到很滿意。
王傑的“滿意”來自民政部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一項政策:在遼寧省、山東(dong) 省、廣東(dong) 省、重慶市、四川省實施內(nei) 地居民結婚登記和離婚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在江蘇省、河南省、湖北省武漢市、陝西省西安市實施內(nei) 地居民結婚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在試點地區,雙方均非本地戶籍的婚姻登記當事人可以在居住證發放地婚姻登記機關(guan) 申請辦理婚姻登記。
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圍繞教育、就業(ye) 、社保、醫療、養(yang) 老、居住、婚育、出行等與(yu) 群眾(zhong) 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異地辦事需求,明確了140項“跨省通辦”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讓王傑受益的“異地婚姻登記”正是其中一項。身份證補辦、戶口遷移、住房公積金轉移接續、生育登記、不動產(chan) 登記……如今越來越多的事兒(er) 不用“多地跑”“折返跑”了。
來自貴州正安的鄭垂祿常年在浙江仙居務工。“以前醫保報銷必須把材料搞清楚,一樣都不能少才能回家,要不然白跑一趟。現在在仙居就能辦理,方便多了!”說起仙居和正安之間的“跨省通辦”合作,鄭垂祿連連誇讚。
除了“就近辦”“一地辦”,也有不少事項實現了“零跑腿”“網上辦”。《意見》明確,除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到現場辦理的事項外,按照“應上盡上”的原則,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提供申請受理、審查決(jue) 定、頒證送達等全流程全環節網上服務,由業(ye) 務屬地為(wei) 申請人遠程辦理。
張濤在一家人力資源服務公司上班,由於(yu) 工作崗位的變化,需要將自己北京的養(yang) 老保險關(guan) 係轉移到山東(dong) 濟南。他谘詢濟南市人社局了解到,可以直接在支付寶小程序“濟南社保”上提交申請,並查詢轉移申請審核結果和轉移進度。收到申請後,濟南市人社局與(yu) 北京市人社局協同辦理轉移手續,很快就為(wei) 張濤完成了養(yang) 老保險關(guan) 係轉移。“真是太便利了!”談起線上辦理個(ge) 人事務的服務體(ti) 驗,張濤由衷感慨。
在北京師範大學社會(hui) 學院副教授劉冰看來,“跨省通辦”是當前數字政府建設以及“放管服”改革的一項突出戰略,有助於(yu) 進一步提高服務效率、增加透明度、實現並創造公共價(jia) 值。
““跨省通辦”是關(guan) 係千家萬(wan) 戶的民生工程,體(ti) 現了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對於(yu) 整個(ge) 社會(hui) 的安定團結和穩定和諧有著重要作用,也是我們(men) 應對疫情、實現“六穩”“六保”的重要措施。”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教授劉俊海表示。
降低企業(ye) 製度性交易成本
“之前交材料總是要跑到政務大廳,如果材料不齊全還要跑好幾次,如今在網上幾分鍾就搞定了!”不久前,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地質研究院相關(guan) 負責人,通過自然資源部全國測繪資質管理信息係統,提交了測繪資質申請申報材料。整個(ge) 過程都是線上操作。他表示,係統使用很方便,進入後先進行單位注冊(ce) ,審核通過後就可以登錄單位賬號,上傳(chuan) 申報材料。如果材料齊全,很快就可以完成申報。完成申請後2-3周,就能收到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hui) 的審批反饋。若申請未通過,也能根據反饋整改。
“多頭跑辦證難”曾令不少企業(ye) 頭疼。《意見》指出,推動企業(ye) 等各類市場主體(ti) 登記注冊(ce) 和涉企經營許可等事項“跨省通辦”。最近幾年,全國多地簡化優(you) 化各類跨地區投資項目審批、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流程手續,提升效率,壓縮辦理時間,實現各類市場主體(ti) 經營事項跨區域、跨環節、跨地域的通聯辦理。
盛之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樊女士在去年拿到了營業(ye) 執照。“真沒想到,身處黑龍江,就能申領青海核發的營業(ye) 執照!”樊女士激動地說。因經營需要,樊女士要在青海西寧開辦一家新能源企業(ye) 。黑龍江省尚誌市市場監管局接到申請後,通過青海省市場監管局公眾(zhong) 服務平台幫辦、代辦提交申報,西寧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很快便核發了營業(ye) 執照。“要是沒有“跨省通辦”,去一趟就是幾千公裏,從(cong) 辦照、刻章到領發票、銀行開戶,怎麽(me) 也得跑個(ge) 三四趟!”樊女士說。
與(yu) 營業(ye) 執照異地辦理類似,納稅繳費也是企業(ye) “跨省通辦”的高頻次事務。日前,“東(dong) 北三省一市”,即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大連市推出稅費業(ye) 務互助服務。據介紹,跨省經營企業(ye) 可根據辦稅需要就近選擇稅務機關(guan) 申請辦理異地涉稅事項,稅務部門將采取“異地受理,內(nei) 部流轉,屬地辦理,辦結反饋”的方式完成“通辦”涉稅事項。
在國家政務服務平台“跨省通辦”服務專(zhuan) 區,記者看到,包括設立變更、準營準辦、商務貿易、金融證券、能源水利、交通運輸等22個(ge) 主題在內(nei) 的170個(ge) 法人辦事事項已被接入。
“對企業(ye) 來講,“跨省通辦”降低了企業(ye) 的製度性交易成本。”劉俊海說,這有利於(yu) 構建親(qin) 清新型政商關(guan) 係,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增強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和企業(ye) 家獲得感。
實現可持續的數據共享和政務協同
作為(wei) 國家政務服務的改革探索和創新實踐,“跨省通辦”在具體(ti) 推進過程中,也麵臨(lin) 不少難點、堵點。
“跨省通辦”要求在統一身份認證、電子證照等電子材料或技術全麵應用的基礎上實現數據共享。劉冰認為(wei) ,“跨省通辦”實踐中的數據共享麵臨(lin) “權力邊界”和“目標差異”的雙重挑戰:“權力邊界”指的是地方政府權限範圍以行政區劃為(wei) 邊界,並且與(yu) 其他地方政府處於(yu) 同級地位,無法依靠科層製中的等級權威實現強力整合;“目標差異”則是指參與(yu) “跨省通辦”的地方主體(ti) 在本地行政事務的優(you) 先性上存在差異,從(cong) 而可能造成“通辦”過程中不同地方之間成本和收益的不平衡。
對此,劉冰建議建立跨區域協同機製,將數據共享機製從(cong) 權威命令向協同治理轉變,借助現代數字技術在權力平等且目標多元的地區主體(ti) 間建立全麵可持續的合作關(guan) 係,破除“數據壁壘”並實現可持續的數據共享和政務協同。“在這個(ge) 過程中,需要政府、企業(ye) 等多方合力。”劉冰指出,一方麵,政府部門要進行治理思維的創新轉換,搭建平台調動市場、企業(ye) 參與(yu) ;另一方麵,企業(ye) 也要積極配合,提高效能,與(yu) 政府部門良性互動。
數據在共享過程中,還會(hui) 涉及網絡安全、信息安全和個(ge) 人信息保護等問題。專(zhuan) 家表示,必須加強信息保護,保障信息傳(chuan) 輸安全,注重保護國家秘密、商業(ye) 秘密及個(ge) 人隱私,防止其被濫用或泄露。
“跨省通辦”有了頂層設計,關(guan) 鍵還要真正落地。目前各地在推進“跨省通辦”方麵形成了一些好的案例,政務服務便捷度和群眾(zhong) 獲得感顯著提升。但也有群眾(zhong) 反映,一些地方形式主義(yi) 依舊存在,部分辦事人員服務態度有待改善,跨省辦事的效率仍需提高。
“為(wei) 人民服務無小事,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看,“跨省通辦”不僅(jin) 是政務服務,也是政治任務。”劉俊海表示,有關(guan) 部門應加強對各地區各部門“跨省通辦”工作的跟蹤督促和業(ye) 務指導,建立從(cong) 申請、辦理、反饋、回訪等全周期的行政服務體(ti) 係。對推進進度慢的地區和部門加大督促力度,重點督辦;對敷衍塞責、工作不認真、落實不到位的人員進行通報批評等處理。通過完善評價(jia) 規則,改進提升政務服務質量。
“加強法治保障也很有必要。”劉俊海建議,出台專(zhuan) 門針對“跨省通辦”的法律法規,對“跨省通辦”的基本原則、製度要求及相關(guan) 部門的職責範圍等作出規定。
鏈接
國家政務服務平台“跨省通辦”服務專(zhuan) 區
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提出,在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建設全國“跨省通辦”專(zhuan) 區,充分發揮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公共支撐作用。
同年12月,國家政務服務平台“跨省通辦”服務專(zhuan) 區上線。在各地區各部門共同推進下,專(zhuan) 區正陸續接入與(yu) 群眾(zhong) 生活、企業(ye) 發展密切相關(guan) 的高頻服務事項,支撐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多地聯辦等辦理模式,讓群眾(zhong) 、企業(ye) 辦事減少“多地跑”“折返跑”。
為(wei) 方便用戶選擇,專(zhuan) 區對所有事項按照個(ge) 人和法人辦事進行分類,並分別根據不同主題、生命周期、辦事部門等進行相關(guan) 政務服務事項的整合,便於(yu) 群眾(zhong) 、企業(ye) 一鍵直達。目前,專(zhuan) 區已接入個(ge) 人辦事事項151個(ge) 、法人辦事事項170個(ge) 。
更多區域性的“跨省通辦”服務正在陸續接入專(zhuan) 區,現已接入京津冀、長三角、泛珠區域、川渝、西南五省、東(dong) 北三省一區等區域政務服務專(zhuan) 區,設置省際跨省通辦專(zhuan) 區、地方跨省通辦專(zhuan) 區等服務,方便經常需要在這些區域間跨省辦事的群眾(zhong) “一站式”訪問。
(本報記者 史誌鵬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