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鐵牛”種棉
【我在現場】
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春光煦暖,機車隆隆。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博斯騰湖鄉(xiang) 庫代力克村,棉田一眼望不到邊。
“突、突、突……”大馬力播種機一邊和大地對話,一邊變著戲法:機器駛過後,一排排地膜隨之整齊地“罩”在了棉田上。
“這自動播種機,人稱‘鐵牛’,馬力大,本事更大!”種棉大戶陳玉考頗為(wei) 自豪,“過去人工播種,30畝(mu) 的棉田,我一星期都種不完。現在有了‘鐵牛’,轟隆隆一趟下去,開溝、下種、鋪膜、覆土,一氣嗬成,不到1小時就完事兒(er) 啦!”
速度是快,可“鐵牛”種棉,能像人工播種那麽(me) 細致嗎?以前,陳玉考也有點兒(er) 不放心。是農(nong) 機技術推廣站讓他“開了眼”。
“用上北鬥導航係統,1000米內(nei) 行直列齊的誤差不超過2.5厘米。”推廣站站長一番話,讓陳玉考知道,這“鐵牛”可不是粗笨的夥(huo) 計,精細得很哩!
種棉有“鐵牛”,速度效率都不愁!嚐到機械化種棉的甜頭,今年,陳玉考承包了棉田2800畝(mu) 。“現在種棉,播種、上肥、滅蟲、澆水、采收,都不用我自己動手!”望著齊整的條田,陳玉考喜不自勝。
今年,新疆預計播種棉花3700萬(wan) 畝(mu) ,已經實現耕地、播種全部機械化,棉花采摘機械化率也達到了80%。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